03.05 老师开公开课的能力与他的什么方面有关?

as297243008


因为外出讲过三次公开课,结合自身的体验我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很多老师说,公开课谁都可以讲,但我觉得讲课谁都可以讲的,但是讲的怎么样就需要自己和大家来评判。

我认为,一节公开课的成功,离不开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前充足的准备。


1,课前充足的准备。

因为我是语文老师,我在讲公开课之前,我需要把我要讲的文章多读几遍,然后脑海中构思我讲课的具体思路,每个环节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层层深入等方面。

我觉得不管是公开课还是简单的出一节课,自己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有这节课的灵魂。如果自己没主见,只凭别的老师帮助自己完成设计,那讲出来的课会很空洞,因为不是自己的。

而有了具体的思路,就需要串联每个环节,思考设计怎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慢慢地深入文本。这时就可以写教案了,完成教案之后,结合教案制作课件或者其他上课所需的内容。

然后可以开始试讲一节课,让同科的老师去听,听取他们宝贵的意见,再做一下改变。


2,驾驭课堂的能力。

一节成功的课,除了精心的制作之外呢,老师的能力很关键。像我们语文,普通话的要求要高一点,老师的朗读要有感染力,声音能够传达到孩子们的内心。

并且,要及时处理课堂上的突发现象,比如学生不敢举手怎么办?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激情,让他们投入课堂,大胆的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要运用表扬的力量,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踊跃举手。


敏家的小淘气


我必须先告诉这位老师,不管您开公开课是学校要求、被逼无奈?还是专业提升的主动诉求?可能在同行眼里还会被认为是作秀、表演?我都可以肯定地告诉您,公开课是非常锻炼人的!对学科专业的促进非常有必要。别抵触,也别怕。

我参加工作18年,前10年基本都是从公开课、参赛课的磨练中一路走过来的,深有感触。我把个人经验分享给您。

1.对教材的钻研能力——备课要下足功夫

备课充分不是为了完美的表演和作秀,而是要对得起牺牲个人时间来听你课的同行们。先把心态摆正。像于永正、贾志敏、窦桂梅这些真正的教育名家,他们驾驭课堂的自如,是你想学也学不来的。即便把课堂实录、教案详本照搬过来,你也讲不出那种效果。为什么?看似自然、轻松的课堂,其背后对教材的深钻深研、个人深厚的学科素养,不是我们靠表演能学来的。起初,我刚登讲台,刚讲公开课的时候,也有过那种心理。会埋怨学生不配合、教学设备不趁手。后来再反思一些成功的公开课案例,你会发现,还是备课下足了功夫。头脑中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非常清晰。对教材所涉及的相关背景、字词运用等相关内容了然如心。让学生读熟的课文,自己之前有感情朗读至少10遍以上。走着坐着想这一节课,读着读着,对教学就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新颖的想法。这是讲公开课带给一位老师最直接的收益。讲得不好,能一下找到对教材把握不到位的症结和原因。这里所说的备课,也包括备学生。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段特色,才有找到教学有效切入点。所以,公开课对个人专业的提升非常有助益。

2.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学科专业素养

课堂驾驭能力,人们会先想到随机应变的综合能力。这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和一些公开场合的亲身体验慢慢积累而来的。除了这一点,我更想告诉您的是:越是临场发挥越能体现一个老师的学科素养水平。窦桂梅老师说过一句话,个人非常认同。她说,“我不是教语文,而是用语文教。”语文课,老师的导入、课堂评价,哪怕是教学环节的过渡语,都要有语文味儿。这些用词用语虽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同样,数学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非常强。数学课上教师用语可能更简洁、干练,但非常准确。这就是学科专业素养。纵观名师课堂,脱口而出的成语、精彩的点评、小结都是一个好老师学科专业素养的良好体现。因为公开课,你的举手投足都是大家学习、品评的典范。这一点很重要。

3.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力——包括扎实的基本功

公开课场地大、人员多,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对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必不可少。不仅要会用,还要会选择适合自己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当然,标准的普通话、大方得体的衣着、一手规范、漂亮的粉笔板书,也会为公开课增色不少。

其实,公开课的细节还有很多,这三点个人认为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谢谢!


亦师亦母非专非家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对外开设各种各样的公开课,诸如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特别是现在评高级职称,要求老师的赛课要拿到大市一等奖以上的奖项,因而在我们学校,除了临时接待来访的兄弟单位听课以外,这些课大多都是由年轻人来完成的。

开设公开课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全方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以下结合我校物理学科的情况谈一谈体会。



1、要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要上好一节公开课,自己先拟定上课思路,设计好课堂教学案,请特级或有经验的老教师试听,根据他们的意见加以改进,不行的话,要推倒重来。成型后,先同组老师听后,讨论修改。然后全组老师再听,集思广益,再讨论修改。全组通过后才能基本定稿。最后反复试讲,进行微调。


2、要有把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上好一节课,起码要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尽相同,当重难点相一致时,花多少时间,以什么方式攻克,要思路清晰。如果重难点不一致,也要有相对的应对策略,是通过语言叙述、多媒体展示,还是实验来说明,要反复斟酌。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置,对学生突然提出的不同意见的应对,都要力求做到最好。


3、要有创新能力。要上好一节公开课一定要有亮点,就是要有别人或过去没有的东西。比如优选实验方式方法、自创实验仪器、改进改造实验仪器、把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力求通过创新,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年轻的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提问的逻辑性、思维的严谨性、语言表达的科学性、练习设计的层次性,都要反复锤炼。甚至个人喜好、课堂站位、服装发型等细节,都要力求做到最好。因此,真正要上好一节公开课,需要具备全方位的综合实力。


汉之韵


能否上好公开课主要与这位教师是否热衷于表演,是否具有良好的表演能力有关。

公开课主要作为一种教研活动的形式存在,也是晋级评比打分的主要依据之一。


公开课的举行有确定的目的、确定的任务、确定的目标学生,往往还有一群专家和评分教师在台下打分。

公开课是有它存在的积极意义的:

  • 它是一个好的教法、学法的交流平台。
  • 它是一个教学方式的好的推广平台。

但是公开课绝对不可能是日常上课的翻版。公开课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打磨,研究的,甚至是一个教学组,一个学校共同打造的精品课,对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会认真推敲。


这里去上公开课的人可以说只是一个负责表演出来的教师,这个课已经不是他的了,他上课绝对不是这样。越是级别高的公开课表演性质越强,往往不具备实战意义。


所以一个具有良好舞台经验,能控制好台面,具有好的台风往往可以把预设好的环节表演出来。


师说教育


我以为一个老师要讲公开课,首先是对他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的考验。尽管很多公开课都会进行提前彩排,以确保正式上课的顺利进行,但是难免不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这就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临时应变能力了。

那么,第一要有临时应变能力;

还有就是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艺高人胆大,只有底子厚了,才能保证临场发挥的精彩,如果专业知识不够硬,临场应变能力再强也不过是投机小聪明,很难出彩。

那么,第二就是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

其他还有气质,谈吐之类的吧。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剪刀手维珂


公开课上得好,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稳定的心态

公开课上,不能因为想赢得台下听课老师的认同,就急于证明自己。经验不足者在教学时,总有赶的心理和表现,恨不得一股脑儿倒出来,一着急反而多了些硬塞给人的勉强。

而出色的老师,会像平时那样稳定,把心思集中在诠释教学内容上。

舍弃的魄力

公开课上,贪多求全,不善取舍,不分主次,不做减法,也是忌讳。经验不足者对于一切有新意的东西,总割舍不断,不自觉地就把新东西大量地堆砌出来。

而出色的教师,总是选择最少最精的点作重点突破。好比拳击台上,试探性的刺拳再多也无关痛痒,不如一记有力的重拳,能够一锤定音。

提前的预判

经验不足者,常常出现教学进度把握不准,没有时间感、节奏感,前重后轻,前拖后抢的毛病。

而出色的老师,会对公开课的整个流程作通盘考虑。他们会预计可能的场景,如果时间允许,还要适当预演。

临场的机智

公开课上,经验不足者常常自嗨,不善关注听课老师的即时反应,出现了状况也很难作出适时调整。

而出色的老师会事先作好处理突发状况的准备。一旦过程不像预计的那样稳妥进行,比如在开场白的时候就卡壳,中途忘词等,他们懂得灵活救场,抛开预设,跟着感觉走。

自在的状态

经验不足者往往演练过度,连表情动作、声调重音都固定下来。上课不是表演,缺乏真诚,不走心,哪怕满面春风、声情并茂,也会让人觉得呆板、俗套。

而出色的老师会抓紧核心内容,实出课堂主题,其他的顺其自然。就连课件,也只作为辅助,绝不为它掣肘,他们容许课堂上随时会出现的惊喜生成。

当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了天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悉心体悟,方能出色出众出彩!


剑客谈教育


当老师上公开课是必须具备的一个能力。那么如何上好公开课,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基本功还是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慢慢的磨练形成。

那么就上好公开课要注意的问题谈以下几方面:

1、不要紧张,一定要把台下的每一个听课者当成学习者。要有信心,心里面要自我暗示,我能行,我一定能够上好这节课。

2、其次就是要做好课前准备。记住一点要做到知识准确,绝对不能出现知识方面的偏差。

3、要注意课堂语言的把握。语速很重要,不能过快,节奏要慢些。

4、上课的过程中跟学生要有互动,不能讲解为主,同时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当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


墨上桃源


老师要上好一堂课不容易,要上好一堂公开课更不容易。

有人曾经这样说,上公开课的老师需要播音员的普通话、演员的表现力、书法家的板书、还有推销员的感染力,甚至于老师个人的形象和仪态也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但课堂毕竟不是秀场,以上这些素质对于公开课来讲是很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堂,但这些都还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核心还是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是老师呈现内容的方式,是老师内心对于教育的理解。

具体到一堂课中,我认为关键有这么几点:

一是讲课内容有自己的思想,有灵魂,也就是说你对这堂课的掌握已经紧紧抓住了其核心和灵魂,已经融在你自己的脑子里了。否则,上课的过程就只是照本宣科的“播音”过程,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还需要老师干什么?老师的作用就是要用你的思想赋予学生以启发,让课堂成为师生思想碰撞的过程。

二是讲课中要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而不乱,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上。我们为什么要备课?就是为了能够充分掌握课程的要义,重新组织课堂的形式,能够补充很多教材外的东西,能够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观点,达到超越教材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积累、总结与提高。

三是讲课要有激情,要与学生互动,努力使自己的讲课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要在走上讲台前酝酿好情绪,把自己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尽情地展现出你的感染力、穿透力与引导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的过程。

四是要思考型讲课,不要死板的程序化讲课。我认为,教师的讲课过程应该是不断思考的创作过程,有思考就能产生激情,有激情就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就能成为师生传递智慧的殿堂。


教育苏谈


真正的公开课,是有内涵的,是课堂过程的自然流露。真正好的公开课,并不是教材的照搬,也不是教参的临摹,我们要真正的知道学生需要什么知识,课堂过程不能是表演,而现实确实很多是表演。教室的公开课应该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完美发挥,不仅仅只是知识的支撑,怎样把知识转化成课堂所需要的,这才是能力的体现。




文科先生


与投入有关,与后期价值有关,如果没有产出或免费提供给社会估计都会是一些笑话!毕竟穷的地方连教师出去观摩的机会都少得可怜,闭门造车是不可能的,十几年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将一直伴随农村教师到几十年后,直至退休!义务教育均衡不是只上报些摸脑袋数据,而是要强制统一配备,现代化和古老相隔可能只有30公里,可能却是30年都到不了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