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这几天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询问,手机都有F1.7、F1.6、F1.5大光圈了,为何虚化效果不明显?相机F8的光圈都可以虚化明显,为何手机做不到?

手机的超大光圈你别太认真

如今为了体现拍照的强大性能,手机可谓煞费苦心。超大光圈必然会拿出来说事。在单反变焦镜头上,F2.8的恒定光圈就是牛头了,大三元,都是上万的镜头。可谓光圈大一级压死人,于是手机也会拿F1.5、F1.6拿来说事,不小不明真相的小白还真信。可此光圈非彼光圈。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关于手机镜头光圈是怎么回事?大家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手机真能实现可变光圈?与电子光圈有何不同?》,构造都不一样,手机镜头上的光圈只是一个数值,而已!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尽管像三星S9,实现了可变光圈,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与相机镜头相比,仍然连屁都不是。关于相机镜的构造,你可以看看《涨知识:你知道相机镜头是怎么做的吗》

我们先不管手机光圈值是怎么来的?相机镜头的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孔直径。就拿F1.8的50mm镜头来说,它的光圈孔径要达到27.8mm。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手机因为轻薄化的原因,物理焦距也就是CMOS到镜头聚光点的距才4~6mm,算它6mm,做到F1.8,光圈孔径也就3.3mm。所以有人说,手机和单反镜头的光圈即使一样,孔径也很小,也就相当于针眼吧,呵呵。

如果硬要像等效焦距那样强行换算的话,也可以套用公式。

等效焦距=物理焦距×等效系数,这个等效系数=43mm÷感光元件对角线长度,43mm就是全画幅相机的对角线长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相机中的英寸并不能用我们常见的25.4毫米作为换算,而是用16mm)。

那么现在很多手机上采用的1/2.3英寸CMOS,换算成对角线长度就是7mm,与全画幅的43mm相除,就可以得到大约8.1的等效系数,按这么算,手机的F2.0光圈实际等效全画幅F16的虚化效果。

光圈就是一个比值,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更不要说手机摄像头与单反镜头结构的复杂程度是无法比拟的,镜片镀膜、玻璃材质都有所不同,单反变焦镜头因为需要纠正不同焦段相差,要使用更多的高折射率的玻璃,以及非球面镜。而手机有6片镜片已经是最高端的了。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虚化效果好不好?还得看有没有“底”

玩过单反的用户都知道,同样的镜头在残幅机身上和全画幅机身上,虚化效果是有较大差别的。全画幅的虚化效果明显好于残幅机身。一个原因在于,全副的“底”大。

虽然现在一些手机在不违背轻薄化的前提下实现了1/1.7英寸的“大底”,但这个尺寸相比单反相机采用的APS-C画幅甚至全画幅来说依然如同沧海一粟。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目前手机中感光元件最大的当属松下的LumixCM1,该机搭载了2000万像素1英寸图像传感器,不过带来的问题是镜头硕大、凸出,有悖于智能手机轻薄化发展的大趋势,所以智能手机底通常还是控制在1/2.3英寸左右。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其实这就是一部可打电话的相机

手机能不能虚化?能!

那么手机能不能玩虚化呢?能,拍微距!而且虚化效果非常明显。说到拍微距,这到是成了手机的优势。能用F2.0光圈达到单反F20光圈景深效果,而且还灵活方便。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拍微距,相机一般都是F16这样的小光圈,光圈大了,景深浅了画面模糊了。而手机F2.0光圈能把主体拍得很清晰,就是因为景深比较大。同时也有很好的虚化效果。不过焦外的需要效果是与相机的虚化效果有明显的差距。

至于想拍人像达到很好的虚化效果,这个的确有点为难手机了。如果你看到那些拍人像的广告,别真以为能拍出虚化的背景。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手机有F1.5的超大光圈,为何还虚化不好?

先天不足,后天弥补,近几年手机一直在虚化效果上努力。不过这一切都是通过后期的算法来实现的,有时会给你一点小小的惊喜,但你就不要拿它跟单反去比较了。

手机拍照能力进步了,但依然是手机

近几年,手机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手机CMOS越来越强大,从小底到“大底”,进步是明显的。但对焦速度最快可以达到0.0几秒,像素超过单反,还有你们梦寐以求的大光圈,拍照技术已经媲美单反,甚至要干翻单反,只能呵呵了。

手机拍照在便携性、滤镜处理以及社交分享等方面确实比单反好,但以目前的手机摄像头的组成结构来说,在不悖于智能手机轻薄化发展大趋势的情况下,单反级别的景深、感光度以及变焦能力都是难以实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