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野史:两位大臣将他们的皇帝拉下马,没有背负骂名,还扬名天下

在历史长河中,总有着这样那样让我们措手不及的故事,而今天要说的主题就是两位反对“皇帝”的“大臣”,或者说是两位大义灭亲,驱身于大义之下的正义侠士。

野史:两位大臣将他们的皇帝拉下马,没有背负骂名,还扬名天下

少年名门的得意门生

一位,少年就投在梁启超的门下,那一年他十五岁,名字叫蔡锷。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后,离开了中国去了日本,蔡锷也一心想出国学习,苦于没有经费,后来是袁世凯给他了出资1000大洋,让蔡锷得偿所愿,可以出国求学,当时蔡锷对袁世凯评价很高,称之为当代伟人之列。

袁世凯见蔡锷竟然起兵反对自己,非常震惊,就邀请蔡锷到京城一叙,没想到的是,蔡锷竟然真的来了。袁世凯对他是加官进爵,奉以厚金,最后袁世凯称帝的心思让蔡锷知道后,内心极其矛盾,最后还是决定离开袁世凯,站在正义的一边。于是他逃脱了京城,远远的跑到了云南,着手起兵,征讨袁世凯。

野史:两位大臣将他们的皇帝拉下马,没有背负骂名,还扬名天下

一边是袁世凯的知遇之恩,一边是四万万百姓的天下大义。蔡锷选择了后者,甚至袁世凯后来取消帝制,还想做一个总统的时候,蔡锷都坚决反对,后来谈及此事,蔡锷说:“为了正义,不能徇私”。

深受赏识的得力部将

另一位,是由日本学成归来,深受袁世凯赏识的章士钊,袁世凯对章士钊的偏爱,让蔡锷都有些嫉妒,那种爱已经是君王对臣子爱的极致了吧,“欲总长,总长之;欲公使,公使之。”由此可以看出,这份厚爱快到父亲对儿子的溺爱了。

野史:两位大臣将他们的皇帝拉下马,没有背负骂名,还扬名天下

1913年3月20日,这一天很普通的一天,却因为一个人的死,变的不再平凡了,这个人就是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这一天他在火车站被人暗杀,轰动一时,此人与章士钊关系不浅,是在日本的革命同志,还是湖南的老乡,在章士钊知道宋教仁的死和袁世凯有关后,章士钊立刻离开的京城,四处奔走,促成各方讨伐袁世凯的势力兴兵讨袁。在讨伐的时候,一般都是先发檄文,列举被讨伐人的罪状,这样才能出师有名,历史上有名的檄文,陈琳骂曹操的算一个,甚至把曹操的病都骂好了。而讨伐袁世凯的檄文,正是章士钊亲笔所书。

袁世凯是一个野心家,他对蔡锷、章士钊的厚待自然让人称叹,但是他走的路却偏离了正义,说蔡锷和章士钊背叛了袁世凯,不如说是袁世凯背叛了正义更为贴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