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民国时的土匪为何那么多?

黑天仔


民国时期,袁世凯时期应该是控制力最强的,发生了著名的白朗起义,段祺瑞率兵镇压,起初不利,被袁世凯指责“军界之耻”。外国人要求自己带兵镇压,稿得袁世凯很没面子。

民国土匪形象(图注)

之后,皖系、直系、奉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其中直系控制力相对更强。直系一把手曹锟盘踞的河北,二把手吴佩孚坐镇的河南,理论上应该更安全,山东也应该不错,因为曹锟和吴佩孚是直、鲁、豫巡阅使和副使,相当于清朝的“三省总督”。然而,即使在直系势力范围核心地带,山东又发生了著名的“临城大劫案”,不仅震惊国内,还惊动了海外。

如果连军阀势力范围的核心地带,土匪都闹得这么厉害,其他地方还用说?那么,土匪为什么敢在军阀的势力范围内横行?

民穷国弱,政府没什么钱,不可能养那么多兵,直系先后打败皖系和奉系,都是以少胜多。因此,直系兵力在河北、河南和山东只能控制重要的“点”和“线”,其它地方鞭长莫及,成为土匪的乐园。在吴佩孚的河南地盘上,有一个绰号叫“老洋人”的土匪甚至向“玉帅”叫板,让吴佩孚出来和他单挑,如果不敢就派人送去100万元,可免一死。甚至在吴佩孚驻跸的洛阳城内,居然都能发现土匪贴的榜,声称要将吴大将军绑票。

直系兵力不够才导致匪患猖獗吗?

非也!

皖系和奉系兵力多得多,理论上镇压土匪绰绰有余。然而,这些官兵本身就是“匪”,比如张敬尧在湖南表现得完全是个土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至于张作霖的奉系部队,娘胎里就带了匪气,穿上军装也改不过来,到哪儿都鸡飞狗跳。

中原土匪猖獗,东北土匪横行,西南这类地方也好不到哪儿去,云南督军顾品珍就是被土匪追杀,干脆自尽。

在乱世,土匪总是更快活。


脑洞大开的历史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乱世当道衍奸匪

土匪是是“三害”之首,他们心狠手辣,草菅人命,视法度如无物。民国时期,各地土匪猖獗,且难以消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呢?

经济决定民生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人民饥寒交迫难以生存,又有什么事儿干不出来。

土地政策不够完善 由于缺乏长子继承权,战乱连绵,制度化的土地市场仍不发达,所以每户土地分割为很小的数块。不多的土地在各个军阀的剥削之下,岂有完卵?

民营企业举步维艰 民国时期的民营企业就像是一颗在夹缝中求生的小树,为什么这么说呢,日资企业和其它外企更多的是依靠机器来生产,而民营企业却还停留在人工。政府对于外资企业的大开方便之门!社会不安,民营企业更是首当其冲。

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艰难 其实早期的民国物价稳定,但随着内战的爆发,长期的损耗,使得民国政府财政日益枯竭,为了维持政府的财政开支发行了大量纸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尤其是到了内战的中后期,为了筹集内战胜利的资本,更是大力发行纸币,使得通货膨胀到了顶点,物价飞涨超过了老百姓所能承受的支点,带给他们恍如隔世般的感受,无法生活的老百姓只能头蒙拐骗抢劫。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恶行推动了中国商业的发展,却改变了原有的雇佣市场,文化程度低的老实的农民找不到自己的出路。而当你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便不是怎么成为一个好人,而是怎么成为一个人活着,在这样子的情况下,很多农民便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匪。

政治紊乱不安

这时候如果有有效的政府干预,那小部分的土匪怎么可能成气候。

民国时期,清政府已被推翻,国民党虽然取得了政治主导权,但满洲伪政权仍在日本的支持下存在,共产党也逐渐开始走上上升期,政治情况着实不清明。 政权还没有巩固的情况下,领导阶级在意的是怎么打江山,而不是怎么安抚百姓,谁知道战乱结束之前,你所修筑的城墙会不会是自己的。

所以这时候,很多官员收受土匪的贿赂,包庇他们,根本不管农民死活,以至于土匪便可以光明正大地横行霸道、鱼肉乡里,而得不到保护的农民:被欺负还是同流合污,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还用想吗,如果当坏人是不需要付出代价还能生活得更好而当好人只能在苦难中死去,那你会怎么选择,这时候,便又有一波人加入了水泊。

文化思想的转变

推翻封建思想的统治,在迎来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同时,也伴随着传统文化思想的下滑,民国时期的文化思想状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打倒孔家店,农民信奉的孔孟之道受到了冲击,没有了信仰,而新潮的思想还并不能深入民心,这时候少数无所寄托的农民没有了安全感,生活又太过艰难,他们便开始放纵自己的想法,不再去顾忌传统的善恶,不择手段去追求自己的想要的物质生活,暴力的强取豪夺虽然有一点风险,但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举动可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存。

实际上,土匪只是一个社会问题,倘若社会清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稳定,谁又会落草为寇呢?

路过的帅气小哥哥,漂亮的小姐姐,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补充,顺手给萌新加个关注吧。


安静相恋


  从晚清到民国,东北的土匪横行一时。更不用说张作霖等奉系巨头,原本就是土匪出身。而东北的匪患背后,其实从一开始就有日本的影子存在。

  

  

  (真实的东北土匪)

  众所周知,日本蓄谋侵占中国东北由来已久。日俄战争之前,日本军方就开始派遣特务到东北和内蒙勾结匪首,组织土匪武装,并提供武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一系列战争荼毒东北,造成严重灾情,田野荒芜,民不聊生,社会极度动荡不安。一些不逞之徒与散兵游勇结合形成匪帮,这些土匪在日俄战争中又被战争双方尤其是日本所利用。比如活跃于奉天的张作霖、冯德麟、杜立山等绺子,都是在日俄战争中兴起。

  日俄开战后,为了在战争中争得有利条件尽早制服对方,日俄双方都处心积虑地拉拢和培植东北地区的绿林土匪,这成为东北匪患的一个重要源头。尤其是日军,大肆收买招募东北土匪,将它们加以组织训练,组成“东亚义勇军”或“满洲义军”,利用土匪熟悉当地情况的有利条件,去打击和破坏俄方军事设施和补给线,袭击俄国兵站,骚扰俄军后方,使俄军疲于奔命,屡遭重创。

  

  

  (日俄战争时期中国东北的日军,注意图中的中国人)

  比如辽西巨匪冯麟阁、金万福、赵德涵、田玉本等人组成的“东亚义勇军”,直接由日军派遣军事顾问指挥作战。日本人道见勇彦,中国名江仓波,江湖绰号江大辫子,为田玉本绺子充当顾问,指挥这支绺子的土匪在营口、辽阳等地配合日军从俄军侧面发动游击战,破坏俄军运输线。日本人桥口勇马,中国名乔铁木,在冯麟阁绺子充当顾问,指挥土匪与俄军交战32 次,毙伤俄军官兵千余人,还受命破坏俄国修筑的东清铁路。战后,日军奏请明治天皇授冯麟阁宝星勋章。战后日本人表现还算“义气”,强令清朝地方官府收编“东北义勇军”。比如盛京将军赵尔巽就被迫收编了冯麟阁的队伍,将其改编为奉天巡防营。冯麟阁本人则由此步步高升,由巡防队帮统直至统领,后来成为东北的地方实力派。

  

  日本除了派军事顾问积极培植中国本土的土匪,还派遣间谍直接当匪首组织匪帮绺子,配合日本国内实施扩大侵华阴谋。日本在东北开展土匪间谍活动有两个领导系统:一是参陆军谋本部的第一部,即作战部,领导现役军人和情报部门的职业间谍;二是参谋本部的第二部,即情报部),领导“大陆志士”,即各路日本浪人、商人、退役军人等等。这些日籍土匪在东北总数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数量一定大到惊人。1918-1922年间,《马贼之歌》流行于日本和中国东北,鼓吹、刺激和号召日本青年到中国东北当土匪。《马贼之歌》歌词如下:

  我要前去你也去,狭小日本无生计。

  隔海彼岸是中国,四亿民众期待我。

  我无父而又无母,无依无挂无惜别。

  情人眷恋别离苦,梦中相会可倾诉。

  告别故国少年华,征尘仆仆满伤疤。

  不愧丈夫男子汉,笑语声中胡须拂。

  长白山上晨风吹,挥剑仰望雁南归。

  北满原野望无际,茅舍渺茫不欲回。

  故乡别离十余载,屹立满洲大马贼。

  出没高原密林间,叱咤风云兵五千。

  今日吉林城郊外,马蹄声声几徘徊。

  明日急袭奉天府,长发迎风驰骋出。

  闪光雷电草上飞,五万猎物又归谁。

  飞奔疆场舞刀枪,壮龙洒血黑龙江。

  晴空高悬银白月,戈壁沙漠枕过夜。

  比如日本浪人土匪“天鬼”(中国名薄益三,日本名不详),1907年到中国东北从事土匪活动,1911年在间岛拉起绺子,自任大当家,报号“天鬼”。他手下有日籍匪徒骨干26人,均是心狠手毒之辈。“天鬼”跟间岛和吉林一带的各路中国土匪绺子勾结, 联手打响窑,袭击警察局,抢掠民财和武器。“天鬼”绺子的势力不断扩大,直至参与协助巴布扎布组织宗社党和满蒙独立活动。直到1916年策动满蒙独立失败,“天鬼”转而在日本军政财界要人帮助下兴办“实业”,搞起“东亚劝业公司”从事经济掠夺。

  

  

  此外还有山本重太郎(中国名白云龙,报号红颜龙)、根本豪(铁甲)、小日向白朗(小白龙)、山本菊子(西伯利亚阿菊)、河村菊子(小金凤)等等都是活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土匪。他们与中国当地土匪勾结,参与各种土匪活动,执行日本军方的各种任务,直接为日本侵华服务。

  

  总之,日本侵华的野心之大,谋划时间之长,布局之刻毒,今天看来依然是让人感到惊心动魄,不由得不对这个看似已经人畜无害的旧日敌国再度提起警惕。参考资料:民国时期东北匪患产生的日本因素探析

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系列文章。


战争史


太平盛世的时候,从来没有几各土匪。即使有,也是大猫小猫三两只,翻不起什么风浪。

小土匪居多,这种土匪的势力单薄,武器力量薄弱,他们在原先根本就是农民,在被剥削的实在受不了了,于是聚一拨人上山拉杆子造反,这种土匪干的大多是打家劫舍,欺负富户,是非常令大土匪不耻的。在逼急了的时候,偷鸡摸狗的事也没少干,更有甚者,有着一种山贼,不打家不劫社,专心盗墓,简直是土匪中的一股清流。

大一点的土匪,原先在乡里就是大户人家,可能是被官员逼得急了,亦或者是相当土霸王了,于是买个百八十杆枪,聚集一些强人,便开始当上了土匪。这种土匪类似于现在的黑社会,专收保护费,当然收成不好的时候,也会兼职打家劫舍的一些勾当,不过也是打劫大户人家。地方官员对他们也是无计可施,毕竟拳头大的才是大佬。逼急了他们往山上一躲,谁能找的到他们。

最大的土匪,可以称之为军阀了,他们大多有欧美列强做靠山,所以武器装备十分精良,而且他们早自己的势力范围里建立自己的武装,简直是土皇帝,杀人放火对他们来说都不叫事。不过也有一些好的军阀,比如张学良少帅,对抗日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直系军阀的靠山就是英国和美国,奉系军阀的靠山是日本,皖系军阀的靠山也是日本。

土匪出现的原因还是国家动荡,内忧外患频出。像如今,哪还有土匪:。

著名的土匪头子座山雕三爷,占领了威虎山,座山雕开始是属于小山匪,后来属于政匪,他先投靠的是东北抗联,后来投靠了日本帝国主义。他脚踏两只船,等日寇投降后又投靠了国民党,最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剿灭。可见再厉害的土匪在国家面前也只是纸老虎


靖柏


一提起土匪,我们总能想到他们拦路抢劫、打家劫舍的画面,这些人往往隐居深山,靠烧杀抢掠为生。那么民国时的土匪为何那么多?这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关系。

民国时期,刚刚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军阀混战的局面,国家依然处于动荡之中。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许多百姓生计难以维持,当然也有些人不想寄人篱下,于是便上山做了土匪。这样一来可以逍遥自在不受人管辖,二来靠掠夺为生足以温饱有余。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这是世所公认的,但是每逢乱世,也正是土匪猖獗的时期。由于时局动乱,这些人便趁乱占山为王,过上了自立为王的生活。那么,很多人会问:当时为什么不大力剿灭土匪呢?

不是没人剿,而是比较困难,往往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军阀们谁也不想得不偿失。当然也曾有人派兵清剿土匪,可最终结果却是灰头土脸败退。因为土匪通常藏身于深山老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当时的条件进行缴费难免损失惨重,所有各路军阀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时的整体局势加上军阀的消极纵容,越来越多走投无路的人选择上山落草,毕竟人为了生存,有时候很多也是无奈之举,只要有饭吃,哪怕落草为寇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战乱动荡的年代使得土匪在深山上能够暂时过上一种不受约束的生活,但做土匪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一些具有爱国之心的土匪愿意为国出力,很多被正规部队所收编,而一些执迷不悟,与人民为敌的顽固土匪,不受律法所约束,做危害人民的勾当,终究被国家所剿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彻底肃清了全国各地的土匪。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乱世荡道衍奸匪”,民国那样的时局环境下滋生土匪在所难免,我们应该庆幸能够生活在太平盛世,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是资深历史达人,深入浅出为你解读历史,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读史知天下


民国时期,国家分裂,军阀混战,首先就无力围剿土匪。自然引发匪祸蔓延。

其次,军阀混战造成经济凋零,一旦有大灾荒发生,很多正常百姓活不下去,就只能选择加入匪徒。

第三,民国多对大土匪采取招安政策,这些匪徒具备官方身份,可说是官匪兵匪一家,白天是官兵,晚上就是匪,比以前更猖狂。


四川達州


民国时期实际上是处于乱世。名义上是统一的,但各地军阀势力是独自为政的。各方势力勾心斗角,不是为了保地盘就是想扩大地盘,所以民不聊生,所以产生了很多落草为寇的组织。


萃辰天心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