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慈禧的加急懿旨为何没能救宠宦安德海一命?

晃晃在线


太监一旦受宠,往往会把那原本生理上的欲望转嫁到权力方面,得势后便飞扬跋扈,甚至不把大臣放在眼里(其实,也不只太监如此,都这样),所以大臣们表面上都拉拢太监,其实内心恨透了这帮阉人。

同治八年(1869)七月,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安德海前往南方采办宫中物品,乘坐楼船沿运河南下,一路大张旗鼓、招摇过市,甚至打出钦差大臣的旗号,敲诈勒索,搞得地方官苦不堪言。当然,多数地方官都来巴结奉迎。

同月二十日,楼船驶入山东境内,抵达古城德州。安德海下令大船靠岸,大摆寿宴。第二天,他命人在船舱中并排放上两把太师椅,一把摆着龙袍和翡翠朝珠,一把自己来坐。船头插一面三角形、镶牙边的旗子,旗中间绘有一太阳,太阳中间则是一只三足乌鸦。船身两旁则分列两面大旗,一面写“奉旨钦差”,一面写“采办龙袍”。

安德海之所以特意挂出那面“日中三足乌”小旗,就是为了向地方官示意,自己乃奉西太后懿旨办差。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司马相如传》,即“幸有三足乌为之使”,下注:三足乌,青乌也,为西母取食,在昆墟之北。这面旗子足以震慑那些官场上善于阿谀逢迎之徒,但同时也会激怒那些刚正不阿的清官。德州知州赵新得到消息后,马上带着两名心腹直奔济南,来到山东巡抚衙门,将此事汇报给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对安德海之种种恶行早有耳闻,马上召集幕僚商议办法,决定双管齐下:一面拜密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北京;一面动用紧急公文,下令聊城知府、济宁知州、泰安知县及沿河各县,密切监视安德海一行,随时准备缉拿。此时,安德海乘坐的楼船行到临清后,因水浅无法前行,遂改乘车舆(20余辆),大摇大摆直奔泰山而来,于八月初二抵达泰安。丁宝桢即令总兵王正率部缉拿,从一口水井中成功将安德海缉拿,搜出珠宝无数,连夜解送济南。

丁宝桢亲自审讯,安德海有恃无恐,咆哮公堂,并口出大言:“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徒自寻死耳。”可谓气焰嚣张,狂妄至极。丁宝桢镇定如山,提审随从,查获龙衣一领、裴翠朝珠一挂,遂以“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定罪,奏请将安德海处斩。

八月初六,军机处封寄的谕旨下达。上谕称:“太监安德海,违背祖制,擅自出都,若不从严查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着直隶、山东、江苏各督抚速派干员,严密拿捕,拿到即正法,勿庸再行请旨。”丁宝桢遵照谕旨颁布文告,从大牢中提出安德海,验明正身,指认确实,即刻正法。

问题的关键在于,安德海该死,却不见得谁都敢置“她”于死地,毕竟背后站着的是“清代武则天”。所以,这件事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上层权力争斗。关于是谁下的斩首命令,目前学界有四种看法:

一、丁宝桢的奏折在半道上被慈安太后和同治帝所截留,由他们商议后经同治帝下诏诛安德海。当慈禧太后得知此事后,安德海已毙命多时,无可奈何之余,只好顺水推舟,表示赞同。

二、鬼子六奕䜣密嘱丁宝桢乘机诛杀。祺祥政变后,慈禧与奕䜣之间的矛盾开始上升,而安德海倚仗慈禧,与奕䜣之间积怨甚多。

三、慈禧得到消息,并发“上谕”至济南,但丁宝桢一面出府接旨,一面命人将安德海斩首弃市,此乃“前门接旨,后门杀安”之说。

四、丁宝桢乃奉慈安太后懿旨诛杀安德海。《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同治八年,内监安德海出京,山东巡抚丁宝桢以闻,太后(慈安)立命诛之。”

说白了,安德海是上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但也确实与其飞扬跋扈、树敌太多有密切关系。据相关史料来看,他与慈安、同治、奕䜣、丁宝桢之间皆存在矛盾,尤其是竟然不把皇帝放眼里,经常找小皇帝茬。所以,同治早就想弄死他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机会。

尽管如此,斩杀西太后身边当红太监,绝非小事,等于直接向最高统治者发起挑战。恐怕慈禧和安德海都没有料到,竟然真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偏偏山东出了个叫丁宝桢的巡抚,不畏权贵,大智大勇,利用矛盾,抓住机遇,果断诛杀安德海,不惜开罪西太后,举国震惊,朝野瞩目。时任湖广总督的李鸿章阅《邸钞》后,传示幕客说:“稚璜成名矣。”直隶总督曾国藩则对其幕僚说:“吾目疾已数月,闻是事积翳为之一开,稚璜豪杰士也。”

换句话说,这一刀,让丁宝桢声名鹊起,也留名青史!


读史品生活


1.依山东巡抚丁宝桢逮捕安德海的理由,只有一命呜呼。

清朝入关后有明文规定:“太监非经差遣不得出宫,违者杀无赦”,安德海出宫没有办手续,只此一条就可要其狗命;且一路挂出了龙凤旗帜风光无限,属严重违制,也可以拉出去砍了;太监外出,竟然带了一群女眷,显然籍此就可认定是假的“安公公”,因为太监不能过性生活,是不能娶妻的,现在妻妾成群,给丁大人抓住把柄了!



2.少年天子同治特批有决定性作用,给丁宝桢壮胆了。同治是慈禧亲儿子,已准备亲政,同治与恭亲王等人商议,清廷给出的答复有:


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


意思很明白:你不用再为此事请示朝廷了,也不用押他来京城,你丁某赶紧审问后就地正法(己免败坏我妈的名声)!丁宝桢心有灵犀,当晚提审,当天晚上就地正法!这事,从安德海被扣到人头落地,不过5天。


3.当时年富力强、长袖善舞的慈禧却鞭长莫及,根本没斡旋的时间,她看到奏折知道此事时,老奸巨猾的丁宝桢已经在提审安公公了,当她法子已经想出来,准备付诸实践去救人时,作恶多端的安德海已经一命呜呼了!加急懿旨到了,安公公已人头落地了!


希望星晨58298869


题目失之偏颇,所谓“慈禧加急懿旨”是不存在的。清廷朝命的发布方式中不可能有所谓懿旨出现,更别说加急了。

懿旨是指皇太后和皇后的旨意,它只限于宫廷中使用,而且一般都是口头指示,现在可以查询的清宫档案中,形成正式文件的懿旨可以说绝无仅有。如果说慈禧太后有懿旨给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按照清廷的规制,不会以懿旨的方式直接寄给丁宝桢,懿旨要变成能够指挥督抚的命令,必须经过朝命。

朝命是指皇帝的命令。包括官员的任免、对封疆大吏和六部九卿堂官就某一事件的处理方式请示的批示等,有固定的发布方式,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发起的。

朝命的形成一般都是自下而上的。首先是地方督府或中央的部院大臣给皇帝写奏章,奏章的内容包括对重大事件的处理意见和请示,对同僚和下级官员的纠参等;其次是御史或言官给皇帝写奏章,其内容包括搜集的各种情报,甚至街谈巷议,还有对各级官员弹劾的奏折等。

这些奏章外省的由兵部驿递到京,统一交到内奏事处,京内的则由各部院衙门统一呈内奏事处,内奏事处则分别轻重缓急呈皇帝阅示。皇帝阅后发还给内奏事处,内奏事处发交军机处,军机处根据皇帝的指示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再当面向皇帝报告,由皇帝最终裁夺,皇帝有了具体意见后军机章京拟旨形成朝命,再内奏事处和兵部驿递给各部院和各省督抚。



丁宝桢扑杀安德海事件发生在同治8年(1869年),这一年同治皇帝14岁,是小皇帝即将亲政的前夜。也许慈禧太后会很想回护安德海,但不管怎样她都要通过正规的程序来完成。

安德海的死,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总管太监。他因为在辛酉政变中为困在承德避暑山庄的两宫太后和留守北京的恭亲王传递了消息而立了大功。

安德海居功自傲,恃宠而骄。他的特点是什么人都敢惹,什么人都不放在他的眼里,而且胆大妄为,交结外官,干预朝政,贪墨纳贿。

两宫太后垂帘之初,恭亲王奕䜣是以辅政王和军机大臣的身份兼内务府总管大臣,安德海是长春宫的总管太监,所以从隶属关系上,安德海归恭亲王管辖。

据说恭亲王奕䜣对安德海的不法行为多次申斥,得罪了安德海,于是安德海在慈禧面前就不断地挑拨离间,慢慢地让慈禧对恭亲王产生了成见,最终导致恭亲王被御史蔡寿祺参劾而褫夺议政王头衔。

等到恭王复起时,辛酉政变时达成的“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平衡被打破,恭亲王由辅政的亲王变成了军机大臣领班。


这件事让朝中很多重臣忿忿不平,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就对此极为不满,他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要找机会杀安德海。

安德海惹的另一个人是当时已经14岁的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年幼时,安德海没拿小皇帝当回事,小皇帝淘气,安德海经常在慈禧面前以关心小皇帝的名义,添油加醋地把小皇帝的淘气作为泄露给慈禧太后,使得小皇帝受到很多无妄的责罚。

这让年幼的小皇帝对安德海恨之入骨。据说,每次慈禧责罚小皇帝时,小皇帝就在心里大喊一句:杀安德海!有一次忍不住竟然喊出了口。但慈安太后非常疼爱小皇帝,她怕小皇帝祸从口出,百般呵护才不至于被慈禧发现。

同治8年,安德海以奉懿旨去江南采办龙袍的名义出京,临行时他带了许多从宫里偷的东西,还带着自己刚娶的老婆、徽班旦角马氏。他娶马氏的时候,慈禧曾赏给他一千两银子。

一路上他非常招摇,带着大队人马,以奉旨采办龙袍钦差的名义挂着龙凤旗,迤逦南行。进入山东地界时,德州知府赵新向丁宝桢禀报,说有安姓太监一行,自称钦差奉旨江南采办龙袍,疑似招摇撞骗。丁宝桢指示立即抓捕,并要求黉夜押解送省。

丁宝桢不光嫉恶如仇,也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安德海解到历城县监狱后,他亲自审问,以防泄密,并连夜给皇帝写奏章报告此事。

丁宝桢两榜进士出身,在翰林院里磨砺了好几年,因此奏折写得很好,直指问题的核心。他在奏折中说,他怀疑安德海不是钦差,因为没有兵部的堪合。堪合就是钦差身份证明,由兵部发出,安德海出京时,担心节外生枝就没有申请兵部勘合。另外安德海一路招摇,挂龙凤旗,过生日时还挂出一件龙袍让随行人员行礼。丁宝桢认为以太后的英明,不可能派这样的人出京采办。还有,安德海随行携带女优多人,这也是严重的违制行为。

这个时候在北京,皇帝其实也早有预备。

安德海出京,其实是真的奉了懿旨的。他很早就说动了慈禧,因为清廷这时已经确定了小皇帝大婚的日子,各省督抚都有很多“报效”,包括大婚需要的各种物品,主要产出于两江各省。因此安德海游说慈禧,必须提前掌握江南各省的物价,以防地方督抚虚报贪污。安德海静极思动,他想借此机会出京勒索一番,还想把自己搜刮的财货卖个好价钱。

可是清朝祖制,太监不许出京,如擅自出京,必是死罪。当时慈禧太后刚刚罢黜过恭王,有些小膨胀,加上安德海极力串掇,慈禧才同意了。但这毕竟上不了台面,不能大张旗鼓地宣传,可是,安德海不懂这些。

小皇帝得知安德海出京以后,非常兴奋。但他不知道该如何促进此事。慈安太后深知小皇帝的愿望,很想帮他达成心愿。所以在慈安太后的宫里,她每天都对小皇帝面授机宜。

这时正逢慈禧太后生病。慈安太后就向慈禧太后建议,让小皇帝每天放学后到养心殿看奏折,学习政务。慈禧太后当然会同意。

小皇帝每天都盼着地方督抚奏报安德海的事情,可是过了十多天也没有消息,小皇帝都快失去耐心了。就这个时候等来了丁宝桢的奏折。小皇帝把丁宝桢的奏折偷走,然后独自召见恭亲王和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宝鋆提出最好的办法是对安德海就地正法,小皇帝明确指示照此办理。

军机大臣明知此事不能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办理,需要征求一下慈禧太后的意见。但当时的军机大臣从恭亲王以下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想杀安德海,而且小皇帝的处置方式中规中矩无可挑剔。加上大家都知道慈禧当时正在病中无法视事,正是一个借口。而且,小皇帝的背后是慈安太后,谁也不想冒得最她的风险。

慈禧太后虽然在病中,她还是马上就知道了此事。她当然非常生气,但小皇帝事先被内务府大臣明善等高人指点过。他上来就说安德海用龙袍、龙凤旗来招摇撞骗实际上是给慈禧抹黑,外界会误解慈禧纵容身边人。为了向外界宣示慈禧的无私,必须杀掉安德海。这样一来,不经请示擅杀安德海就变成了体恤老娘的孝顺之举了。

慈禧肯定有私心。在晚清的政治生涯里,她不止一次徇私,将个人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但她又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和出色的领导者。她识大体,懂得进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安德海事件中,她尊重规则,尊重督抚的权威,懂得顺势而为。更重要的是,没有因为安德海被杀而迁怒任何人。

丁宝桢虽然杀了安德海,但却并没有受到慈禧的报复。相反,慈禧却因此而格外重用他。安德海事件不久,丁宝桢就被慈禧提拔为四川总督,此后二十年,丁宝桢在四川励精图治,不仅弥补了他的前任吴棠的过失,还成就了四川历史上最优秀的当权者的佳话。

所以,不能用经过黑化的逻辑去判断慈禧,把她描绘成一个不知好歹的老妖婆。政治人物都是很复杂的,她肯定有腐败、自私的一面,但同时也有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官场治理逻辑的一面。

否则哪里来的同治中兴?


国史馆


公元1869年,安德海借口为同治皇帝准备大婚典礼,请求慈禧太后派他去江南采购,实则是想借机出宫游玩以及敛财。

奈何朝中早有规定,有“六不许”,慈禧太后为了遵循祖训,只能口头上承诺安德海的出京计划,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

(安德海剧照)

安德海虽说没有正式公文,但是依然大张旗鼓的出去了,未曾想这一去竟然丢了性命。这又是为何?

原来安德海在出京经过山东德州的时候,德州知州赵新是个脚踏实地的官员,做事都是按规矩办事,看见安德海出宫竟然没有公文,于是立马上报了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和安德海的过节早已根深蒂固,丁宝桢也很快上奏慈安太后以及同治皇帝,最后在其允许下抓获安德海,而后丁宝桢接到了军机处的密谕,决定将安德海在济南就地正法。

(丁宝桢)

慈禧得知后,下了一道旨意要保住安德海的性命,结果丁宝桢决定采用“前门接旨,后门斩首”的方法, 最后安德海被拉到西门外丁字街被斩首,慈禧最后也很无奈。

那么丁宝桢为何非要将安德海斩首?

丁宝桢是一位刚正不阿、一清如水、铁面无私并且不喜好趋炎附势的人,他之所以要杀安德海是有原因的。

(安德海被斩)

一是安德海讨好慈禧祸害百官;
二是受宠忘形有恃无恐:
三是权欲熏心利令智昏;
四是对同治皇帝不尊重;

安德海仗着得到慈禧的庇护,经常趾高气扬,将一些大官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据说有一次丁宝桢在叩见慈禧太后之后,因为顶戴失落,没有帽子在那个时候被认为是不义。是不尊重他人。

(慈禧太后)

而当时安德海将丁宝桢的帽子踢到了一边,还说丁宝桢在慈禧太后失仪,还向丁宝桢所要5000两银子才肯将帽子给他,如果不给就将丁宝桢的帽子挂在城墙上,并标明是谁的帽子。丁宝桢尴尬不已,最后只能借2000两银子将帽子赎回。

安德海唯慈禧马首是瞻,竟然对同治皇帝也是无视,表现的很傲慢,很多小事也总要找同治的茬,据说同治6岁的时候就问:“当皇上好吗?是不是想杀谁就杀谁?太监就问要杀哪一个?同治在手心上写了个“小安子”。

安德海离开京城,同治就开始找慈安太后商量,如何除掉安德海?

慈安想出一个办法,就以慈禧太后身体欠佳为理由,让同治皇帝看奏折,学习处理政事,于是同治经常翻看奏折,也有了机会除掉安德海。

最后终于盼来了关于安德海的折子,最后瞒着慈禧决定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猫眼观史


安德海是慈禧的贴身太监,是慈禧的红人。咸丰皇帝死后,他在慈禧和顾命八大臣争权时立下了大功。

话说咸丰帝病逝承德避暑山庄,慈禧和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展开了明争暗斗。慈禧想垂帘听政,顾命八大臣极力反对,于是慈禧想联合京城里的小叔子奕訢发动政变,意思是在肃顺等人扶棺回京后一网打尽。

可是谁去宫中联系奕訢呢?

这时慈禧想到了太监安德海。这一年安德海刚12岁,年龄小不会引起肃顺等人的注意。

慈禧把安德海叫到密室,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小安子。小安子说:“主子你就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



慈禧和小安子随后上演了一出“苦肉计”,慈禧打了小安子一顿,故意生气让他滚回京城,安德海乘机回了北京,一点也没引起肃顺等人的怀疑。

安德海回京后,把慈禧的计划告诉了奕訢,奕訢随即联络了京城“警备总司令”僧格林沁,一班人等肃顺一回到北京发动突然袭击,把肃顺等人投进了大狱,没过几天就砍了肃顺等人。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北京政变”。

讲真安德海为慈禧掌权做出了贡献,后来慈禧掌权后对安德海投桃报李对他宠爱有加。安德海因此飞扬跋扈显赫一时。

就在同治亲政前,安德海想出宫溜达一圈,看看外面的世界,顺便捞点油水,让地方官孝敬点银子。于是他就向慈禧请示,当然安德海不能直说,他借口为同治皇帝下江南采购制作龙袍的黄绸缎,慈禧点头同意了,于是安德海带上一些人浩浩荡荡出宫了。




安德海高调出行,船头高悬大清龙凤旗,他所到一地,地方官都孝敬他一笔可观的银子,安德海赚得个“盆满锅流”。

然而当他带着一班人行走到山东地面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下,丁宝桢以假冒皇宫太监罪把安德海关押了起来。

其实丁宝桢已经了解是安德海,他早就派人进宫告诉了恭亲王奕訢,当时东太后慈安也知道了这件事。几个人唯独没告诉慈禧。

这些人为何都瞒着慈禧呢?

原来这是宫廷斗争所致。慈禧夺了政权后,逐渐疏远和打压小叔子奕訢,慈禧防止小叔子做大做强。因此奕訢很不满意,于是就和同样被压制的东太后慈安结成了联盟。

安德海平时眼中只有慈禧而没有其他人,这些人把对慈禧的不满发泄到了安德海身上,也就是通过杀安德海来给慈禧一个颜色看。



此时慈禧的儿子同治也想亲政,古代一般皇上到14岁就能亲政,亲政就意味着慈禧撤帘归政,同治也想说了算。

奕訢、东太后和同治一商量,一致同意丁宝桢立即斩杀安德海,不必押解回京审问。同治也恨安德海在宫中一手遮天。也就是说,几个人瞒过了唯一能救安德海的慈禧太后了。

山东巡抚丁宝桢接到密信后就把安德海杀了,从接到密令到安德海被杀前后不到五天,可谓雷厉风行。

当安德海被杀时,据说慈禧太后还在颐和园看戏呢。安德海被杀后她才知道了情况,讲真丁宝桢来了个先斩后奏。

慈禧虽然心中不高兴,但是人已经死了,说什么也没用了。从历史资料来看,安德海被杀时,慈禧没有下达懿旨要救安德海,因为慈禧压根不知道要杀安德海,安德海死后她才得到了消息。



丁宝桢杀了安德海后悬尸示众,人们看到安德海确实没有“小鸡鸡”,是个不折不扣的太监。丁宝桢这一举动无疑救了自己,本来慈禧要报复丁宝桢,丁宝桢这一做法无疑洗去了慈禧身上的污点。

原来人们传说安德海是假太监,和慈禧太后有一腿。现在好了,安德海是真太监,也就不存在着和慈禧太后有暧昧关系了,因此慈禧放了丁宝桢一马。


秉烛读春秋


加急懿旨一说从何而来,恐怕是各种野史传闻以及影视剧的艺术创作。

在《清史稿·丁宝桢传》中,安德海被杀经过很简单,从捉拿到正法仅5天时间,安德海就以违反祖制之罪被杀。

在安德海一案中,安德海必须死,慈禧也不会公然营救,以免落下口实。

安德海其人

在清朝,太监的地位非常低下,安德海算是清朝宦官中的佼佼者。

安德海,今河北省南皮县人,因为在“辛酉政变”中奔走于北京和承德之间,联络慈禧和恭亲王奕訢传递情报,为慈禧夺权立下大功,而得到慈禧的重用,升任为总管太监。

得势后的安德海背靠慈禧愈发张狂,同治八年借为同治采购大婚应用之物的机会出宫,却有去无回。

丁宝桢其人

咸丰三年进士出身,因镇压起义有功而逐步升迁,后来在山东镇压捻军表现出色,得到朝廷的重用。

光绪二年,丁宝桢出任四川总督,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光绪十二年在四川总督任上去世。

诛杀安德海一事不得不说的明争暗斗

杀安德海虽然有法可依,但是在五天之内简单审理后就将其处死,丁宝桢一个巡抚恐怕没这么大能力。那么是谁在暗中支持丁宝桢呢?

安德海在朝中有三个主要敌人,确切的说是安德海的主子慈禧的敌人,分别是慈安,奕訢,以及同治皇帝。

奕訢和慈禧有仇,这是公开的秘密,奕訢被革去议政王之职,幕后操控者就是慈禧,而安德海则是慈禧的“武器”。

同治虽然是慈禧的亲生儿子,但是和慈安的关系却更亲密一些,安德海经常会将同治的一些事情密报慈禧,导致同治受到严惩,而慈安则相对宽容许多。

而慈安也早对慈禧的种种做法颇有不满,身为“母后皇太后”此时她有必要站出来。

基于这些原因他们有了共同对付慈禧的基础,而诛杀安德海则是他们共同的杰作,丁宝桢不过是执行者。

表面上看安德海因为违反祖制私自出宫于法当杀,实际上却是满清高层的一场权力的游戏。


一点点历史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和慈禧扯上关系的太监,一般人只知道大太监李莲英,其实在李莲英之前慈禧还有一个心腹太监——安德海!可是这位慈禧面前的大红人竟然被人一刀给宰了,杀了他的山东巡抚丁宝桢还一点事情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1、安德海的发家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而咸丰皇帝则带着全家老小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也许是被吓着了,31岁的咸丰在承德驾崩,留下了唯一的一个、只有6岁的同治皇帝和颇具野心的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

咸丰驾崩前给同治留下了以肃顺为首的八名顾命大臣,慈禧想从他们手中夺权,她唯一的盟友就是留在北京与洋人谈判的恭亲王奕訢。双方之间需要联络商量计策,此时安德海就奔波在北京和承德之间,充当信使。

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权之后,安德海就成了慈禧最心腹的太监,也成了紫禁城最牛叉的太监,此时的安德海才16岁!

慈禧的宠信让他飘飘然,再加上狡诈的性格,让他在短时间得罪了同治、恭亲王、慈安太后等除了慈禧之外的所有权贵,安德海认为只要慈禧罩着自己,就没人敢动自己。

同治14岁时,太平天国平定,清廷也要为同治准备大婚,需要大量采购,安德海一直想出宫看看,顺便赚点银子,于是就一直和慈禧说官员采办不力,无法体现皇家权威,申请出宫去江南采办,慈禧没摇头,安德海就当做同意了,于是就浩浩荡荡地出宫去了。

2、遇到狠人了

时任山东巡抚丁宝桢为人刚正不阿,安德海踏入山东地界,就有人给他报告,毫不犹豫地下令逮捕安德海,理由如下:

第一条:顺治规定,太监非经差遣不得出宫,违者杀无赦,安德海仗着慈禧宠信,出宫没有只会任何部门,没有取得任何手续,就这一点足以杀头。

第二条:朝廷派出钦差采办龙袍这是大事,应该有相应的行文给到地方,但是山东没有接到,那么安德海就是假冒钦差,死罪一条。

第三条:安德海飞扬跋扈,以为宫廷采购为由,在船上挂出了龙凤旗帜,这是违制,又是死罪一条。

第四条:安德海真的是昏了头,太监出行竟然带了一堆女眷(安德海以太监身份娶了妻子),有违大清国体面,又是死罪一条。

安德海的丑恶名声早就被丁宝桢知道,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现在送上门来的机会,怎么能放过,但是他还是留了个心眼,让人快马加鞭把事情递到京城。

3、一群狠人要安德海的命

14岁的同治,已经准备开始亲政,所以各地的奏章他能看,能批,能盖章签发了。

丁宝桢的奏折到了同治御前,同治找来恭亲王等人商议,于是清廷给出的答复如下:

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倘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

意思很明白,就是这家伙在京城让我们很不爽,你丁宝桢赶紧审问,确定后就地正法,不用再请示了!

接到命令的丁宝桢了然于心,当天晚上就提审安德海,当天晚上就地正法,什么余地都没留,从安德海被逮捕到人头落地,前后才5天。

一向官僚作风流程漫长的清廷,在这一件事情上效率奇高,不得不说安德海实在是人人得而诛之。

同时整个过程慈禧根本没有反应的余地,等她看到奏折的时候,丁宝桢已经在提审了,当她想要救人的时候,安德海已经人头落地了。

慈禧眼见事情不可挽回,于是顺水推舟,还把安德海几个亲近的太监也处决了,并褒奖丁宝桢,以此来给自己涨一点政治声望。安德海死的最大原因还是现在慈禧没有绝对掌握权力,如果十几年后,安德海能不能死就不一定了。


荣耀历史


众所周知,宦官乱政是古代社会一直以来存在的极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明代,宦官对于朝政的干预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顶峰,致使朝廷的基础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伤。清朝吸收历代宦官乱政的经验,严令不允许宦官参与朝政,所以在清代鲜有宦官乱政的局面出现。不过,虽然宦官不行乱政之事,然而倚靠着权贵狐假虎威是存在的,你比如说清末的安德海。

一:初进皇宫显机灵

安德海是河北南皮县生人,年仅十岁就进入宫中做了太监,因为为人机灵能干,长相周正,所以被派到咸丰皇帝侍候。咸丰皇帝以及兰贵人(即慈禧)都很喜欢他,尤其是后者对安德海“爱的深沉”。咸丰死后,安德海完全投靠到了慈禧这边,在辛酉政变中,安德海只身从热河行宫前往北京联系恭亲王,把慈禧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恭亲王,两者强强联手解决了顾命八大臣。经此一变,慈禧对于安德海更推心置腹。随着慈禧的权力越来越大,安德海更加牛气冲天。

二:横行霸道闯山东,巡抚出手断其活路

安德海在宫里横行霸道惯了,总想换个地方耍耍威风,他假借着到江南去给皇室采买衣料的名号沿途骚扰各地的官府,要求他们给予孝敬。船行到山东境内的时候,山东巡抚丁宝桢正好想惩治这个阉人,于是布下天罗地网只等他往套里钻。安德海刚刚行到德州,丁宝桢就命令当地知府抓住了他,并且火速把安德海被捕的消息送到京城,请旨处斩安德海。慈禧太后得知其被抓,马上下旨要丁宝桢释放安德海,但是丁宝桢这边却手起刀落砍了他。

三:太后懿旨都无力回天,为什么安德海必死无疑呢?

在帝国的土地上,慈禧太后的懿旨可以说就是尚方宝剑,为何这把尚方宝剑保护不了安德海呢?安德海死首先在于丁宝桢。丁宝桢和安德海有私人恩怨,当初在京城安德海当众羞辱过丁宝桢,而且丁宝桢是一个极度正义的人,他很讨厌慈禧干预朝政和安德海的狐假虎威,所以早已经下定决心要杀了他。慈禧懿旨到的时候丁宝桢已经猜到这是要他释放安德海,所以他以太后懿旨要建皇亭才能宣读为由拖时间,终于等到皇帝旨意。

圣旨一到丁宝桢马上行刑,完事以后再接慈禧懿旨,只不过安德海已经死了,这时候懿旨也没什么用了。再者,安德海违背大清律在先,丁宝桢有理由杀他。根据清朝律令上规定:内监不得无故离京五十里,违令者由当地地方官斩之。安德海虽然得到了慈禧的暗许,但是却没有得到皇帝的授权,故安德海此行便可以说是私自离京,如此一来的话,丁宝桢当然可以算是依法办事。

最重要的一点,皇帝不喜欢安德海这个人,早都有了要除之而后快的心。因为当时慈禧患病,故而奏章临时由载淳批阅,接到丁宝桢奏章的他批阅了这么几个字:“毋庸审问即行就地正法,不许任其矫饰。”帝国最高掌舵人要他安德海死,安德海焉能不死?


小镇月明


丁宝桢等的就是慈禧赦免的诏书。正因为朝庭不让杀,我才杀他!如此,会成就丁宝桢的英名。还有,安德海出京,打出了一面旗子,上面是一只三条腿的鸟儿。三足乌,为西王母取食。不杀安德海,就等于承认此事,影响慈禧的声誉。最后,从慈安到同治,恭王,内外官员,无一不讨厌安德海。有了这三条,安德海必死无疑。


作家三藏大师


“前门接旨,后门开斩”的故事发生于同治年间,既慈禧、慈安两宫垂帘听政期间。(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垂帘听政是慈安和慈禧两人。

慈安在宫中资历深厚,十六岁就封了皇后,咸丰淫乐而亡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地位自然在慈禧之上,在垂帘听政中应该占主导地位。

但实际上,从政变开始到垂帘听政的真个过程,事实上的当家人一直都是慈禧一人。这一点从当时的权臣曾国藩、翁同龢等人的日记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垂帘听政时,慈安基本上都不怎么说话,而是慈禧对朝政任意裁决。

尽管如此,慈禧仍觉得性格温和、与世无争的慈安妨碍了自己独断专行,因此便在私底下架空慈安,甚至企图置慈安于死地。


时间一长,两宫不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慈安也对慈禧产生了看法。

1869年(同治八年),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安德海得到慈禧的允许离开北京,一路勒索行贿无恶不作,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

但大多数人知道他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只敢怒不敢言。搜刮到山东时,当时山东督抚乃有名的丁宝桢,这丁宝桢也不客气。

就地擒拿之后,不是向慈禧太后汇报,而是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与慈禧有矛盾的慈安太后,慈安太后以“内监不得擅离京城”的祖训为由,下令处死安德海。

慈禧在宫内耳目众多,很快就知道了此事,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到山东,丁宝桢执意处死安德海。

为朝廷为人民拔下这个蛀虫,于是一便命人在后门就地正法安德海,自己一面出去迎接慈禧太后谕旨。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前门接旨,后门开斩”故事,其实还是宫廷斗争的一个反映,只是安德海做了引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