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滕州市明代移民是山東省最少


滕州市明代移民是山東省最少

《滕縣縣誌資料》記載:滕縣人民政府地名辦公室於1980年對全縣1801個自然村作了全面的普查和考證,1983年11月東部山區8個公社劃出後,滕縣今存的1223個自然村地名檔案材料中,通過核計其立村年代為戰國以前的34個,漢代18個,隋代4上,唐代27個,宋代45個,元代45個,明代687個,清代365個,民國10個,建國後26個,無考據的4個。共1261條,其中明初立村較為集中,數量較歷代為多。以現存戶藏的425份族譜和碑文中,115份記載為明初遷入滕籍,225份明確記載為明洪武、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也有記載為平陽、臨汾的。按:明初平陽府治臨汾,轄洪洞,為同一地區)遷發來滕者,佔明代遷滕立村的50%。今全縣22個鄉鎮,經核查均有山西洪洞移民後裔之村莊,最少的1村(黨山鄉),最多的25村(級索鎮),一般鄉鎮約為10個村莊左右。從今滕縣自然村1223條檔案中,有碑譜確證為山西洪洞籍的225條,滕縣民間廣傳為“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種說法雖不盡然,亦有它的來歷。以光緒三十三年《滕縣鄉土志·氏族》記載的滕縣門戶較大的望族十二姓,其中黃、張、王、侯、楊氏五族祖籍系山西洪洞縣,黃氏族譜具體到喜鵲村,遷滕紀年系明初洪武間,即說明這一點,同時也說明洪洞遷民來滕後發展的大戶族系所佔的比重是相當可觀的。滕縣史志辦徐文潮同志對滕縣碑、譜記載洪洞遷民的情況進行了統計,其中級索鎮劉溝村《劉氏族譜》,沒有記載遷滕年代;永豐鄉《劉氏族譜》,明初遷;泉上村《劉氏族譜》,明朝遷;前趙莊《趙氏族譜》,洪武二年遷;彭莊《趙氏族譜》,洪武年遷;韓莊,韓氏族譜》,洪武年遷;後楊崗《楊氏族譜》,洪武年遷;北楊樓《楊氏族譜》,洪武年遷;道溝《徐氏族譜》,洪武二年遷;石灣《王氏家譜》洪武二年遷;蓋村《王氏族譜》洪武年遷;王波《王氏家譜》,洪武二年遷;子崖《王氏家譜》洪武年遷;郝屯《王氏家譜》,洪武年間遷;董莊《王氏家譜》,洪武年間遷;千佛閣《王氏家譜》,洪武年間遷;羊二莊《滿氏家譜》,明初遷;前潘樓《牛王廟碑銘》,明初遷;時莊《泰山廟碑記》,洪武年間遷;翟莊《翟氏族譜》,洪武年間遷;西宗莊《宗氏族譜》,明朝遷;前楊崗《馬氏家譜》,洪武年間遷;牛集《牛氏家譜》,洪武年間遷;姚莊《周氏家譜》,洪武年間遷。望冢鄉小劉莊《劉氏族譜》,明初遷;邱村《邱氏族譜》,明初遷;馬村《馬氏家譜》,洪武年間遷;刁村《刁氏祖碑》,明初遷;西謝莊《謝氏家譜》,洪武年間遷。姜屯鎮劉樓《劉氏家譜》,洪武二年遷;侯顏莊《侯氏族譜》,洪武年間遷;孫村《孫氏族譜》,洪武年間遷;大彥《孫氏家譜》,洪武年間遷;解莊《解氏祖碑》,洪武年間遷;滿園《滿氏族譜》,明初遷;戚莊《戚氏族譜》,元初遷;西馬場《馬氏族譜》洪武二年遷。大塢鎮吳樓《吳氏族譜》,洪武年間遷;戰河《戰氏族譜》,洪武元年遷。西崗鎮東莊《王氏家譜》,清康熙年間遷;杜莊《杜氏族譜》,正統五年遷;兩河岔《滿氏祖墓表》,永樂年間遷;費莊《費氏家譜》,洪武年間遷;卓樓《卓氏墓表》,洪武年間遷。棗莊城區記載洪洞遷民的族譜統計:南石鄉南石村《田氏族譜》,洪武年間遷;高樓《高氏族譜》,洪武年間遷;西石溝《陳氏族譜》,洪武二年遷;石溝管《袁氏族譜》,洪武年間遷;陶管鎮石廟《石氏家譜》,洪武年間遷;袁莊《袁氏家譜》,永樂初遷;張範鄉湯莊《湯氏墓碑》明末遷;朱莊《朱氏族譜》,明代遷。興仁鄉西谷山《楊氏族譜》,洪武二年遷;東谷山《張氏族譜》,洪武年間遷。山東地區建村、家譜資料的調查統計,充分說明了洪洞大槐樹移民在山東地區所佔的比重是較大的,分佈是較廣的。

據定陶縣地名辦公室調查:定陶縣有村莊1050個,其中有386個村莊的居民祖先是明朝時由洪洞遷移來的,另18個是元清時期由洪洞縣遷來的,最多是明洪武時來陶241戶,當時移民每戶一般為一至三人,個別有四至五人,按此推測明朝時從洪洞縣移民來定陶縣約396戶計800餘人。其情況如下:元朝末期14戶,明朝洪武時期241戶,其中洪武初年為130戶,明朝建文年間2戶,明朝永樂年間100戶,明朝洪熙年間1戶,明朝宣德年間4戶,明朝正統年間2戶,明朝景泰年間7戶,明朝成化年間11戶,明朝弘治年間3戶,明朝正德年間1戶,明朝嘉靖年間3戶,明朝萬曆年間9戶,明朝崇禎年間9戶,共有移民398戶,800餘人。曹縣地名辦郝秀玉同志《明初晉民東遷與曹縣移民建村考》中說:“據地名普查資料統計,曹縣共有自然村2776個,系明代移民建村者竟達1606個,佔總數的57.9%;現行的31個鄉鎮駐地,明代移民建村的即有18個,佔鄉鎮總數的57%;資料同時表明,移民時期在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移民大多來自山西洪洞。”據《鄆城縣地名志》統計:鄆城縣共有自然村1388個,其中明朝建村966個,有279個直接遷自山西洪洞縣。據潘永修先生調查:鄆城縣有楊氏、高氏、魏氏、侯氏、寧氏、徐氏、司氏、王氏、劉氏、鬱氏、何氏、張氏家乘均記載是山西洪洞移民,有不少寫的非常具體,侯集李莊遷自洪洞縣雙龍街,賈樓遷自東門裡,黃堆集的文橋集遷自洪洞縣雙獅子衚衕,梳洗樓的牛莊遷自洪洞大椿樹衚衕;有的把洪洞縣的村莊名字也帶來,如陳坡的康莊遷自洪洞縣北六里老康莊,張集的藺屯遷自洪洞縣藺村,侯集的秦集遷自洪洞縣城南秦家堡,蘇閣的楊莊遷自洪洞縣城北楊六莊,侯集的棗杭遷自洪洞縣棗園村。還有的提到洪洞縣的廣勝集、老關溝、魏石溝、舌關村、大柳莊、霍山、玄帝廟等。嘉祥縣地名辦公室調查,全縣70%的自然村均為明洪武、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的。民國版《重修莒志·氏族》載:洪洞馬氏,明洪武遷至弧山莊;洪洞縣潦窪村高氏,明洪武遷至石嶺子;洪洞縣孝義村郝氏,元末遷至城西粟園;洪洞縣萬氏,明初遷至萬象山;洪洞縣趙氏明初遷至山東益都縣,永樂間遷莒北門;洪洞縣趙氏,明洪武初遷至棋山鄉趙家莊子;洪洞縣徐氏,洪武二年遷至棋山鄉水溝;山西段氏,洪武初遷至棋山威服村;洪洞縣孫氏,遷至棋山鄉褚家坡;洪洞縣韓氏遷至棋山鄉長寧村;洪洞縣林氏,遷至棋山鄉大林茂;洪洞縣潦窪村高氏,洪武遷至招賢鄉高家橋;山西省祁縣,明遷至徙阿莊。這些姓氏除家譜傳說外其中孫氏1958年尚存有當時遷民執照,惜無保存下來。鉅野縣扶集村讓德成函告其讓氏為洪洞移民。這些對山東洪洞大槐樹移民分佈村莊戶數的抽樣調查統計,洪洞大槐樹移民在山東的所居村佔到一半以上。著名作家李存葆採風調查說:“在中國兩千多個縣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要數山西洪洞了。……我乃山東五蓮人氏。兒時,卻不知有五蓮而先知洪洞。……年長後,我曾多次問父親老家究竟在哪裡,父親總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老家就在洪洞縣的老槐樹下,是洪武年間遷來的。投鋤從軍後,烹文煮字的生涯使我有了遍遊魯豫燕趙的機會。不論是在宋江的家鄉鄆城、墨子的故里騰州,還是在沂蒙大山皺褶裡的小村落、中原腹地裡的開封府,談及先祖何處,不管耄耋老叟、垂髫年少,還是田夫村姑、文人雅士,大都說他們的先祖也在洪洞。前些年,我瀏覽過不少魯北豫東農村的族譜、碑文、墓銘,大多記載其先祖是明初從洪洞大槐樹下遷來的。”(李存葆《祖槐》摘自《中篇小說選刊》1999年第六期)

由以上地名辦調查及家乘資料可以看到,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最初主要分佈在魯西北一帶,這主要乃元末明初山東的戰亂和黃河氾濫都在魯西北、魯西南地區,但經過明初的再遷移,就分佈到山東的大部分地區了。據筆者對山東地區的家譜、碑文、地方誌和收集的信函資料不完全統計,山東地區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主要分佈有92個縣(市):濟南、歷城、章丘、長清、青島、膠南、膠縣、即墨、淄博、棗莊、滕縣、德州、寧津、商河、濟陽、禹城、夏津、陵縣、齊河、武城、廣饒、濱縣、墾利、陽信、沾化、利津、孽興、惠民、濰坊、濰縣、諸城、郯城、安丘、臨朐、壽光、高密、益都、煙臺、牟平、文登、萊陽、棲霞掖縣、榮城、菜西、招遠、黃縣、臨沂、沂水、日照、平邑、沂源、沂南、莒縣、莒南、費縣、泰安、萊芫、新汶、肥城、平陰、寧陽、東平、濟寧、兗州、魚臺、嘉祥、汶上、曲阜、鄒縣、菏澤、鄆城、鉅野、單縣、曹縣、鄄城、梁山、定陶、東明、聊城、東阿、臨清、莘縣、金鄉、微山、陽穀、冠縣、高唐、鄒平、無棣、威海、蓬萊。80%山東、河南、河北人的祖先來自山西!揭密明朝大移元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沉重的賦稅,再加上連年的戰亂和黃河決堤中原百姓簡直哀鴻遍野。

幾乎每年都有洪水氾濫成災,由於當時黃河、淮河多次決口,使中原之地,淹沒州城、村寨甚多,漂沒民居無算,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荒墟。

持續17年的元末農民戰爭主戰場在黃河下游、黃淮平原一帶,使山東河南地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樂陵一縣,僅剩 400 餘戶;濰縣之族姓,惟存李、金二姓……

而同時期的晉南一帶,由於群山環繞,易守難攻,免於戰亂。再加上沒有黃河決堤的災害,風調雨順,人民生活比較安逸,明朝以後,人口日益增多。

永樂登基後,著重辦兩件事,一件是建設北京,作為日後的首都,另一件就是移民,把山西的眾多百姓移民到中原來。

明朝大移民最早開始於洪武三年直至永樂十五年,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間十次;永樂年間八次。十八個省,五百個縣。八百八十一姓!

據部分調查資料顯示,中原一帶特別是河南、山東一帶半數以上的村莊是明代建立的。如:山東省金鄉縣共有村莊1247個,元朝以前建村69個,明朝建村830個,清朝建村323個,民國以後建村8個,建村年代不詳17個。金鄉縣百分之七十的人口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山東省曹縣共有自然村2276個,屬明代移民建村的就有1606個。滕州市現有1223個自然村,屬明代建村的就有687個。現存425部族譜和碑文中,有225部族譜明確記載是明朝洪武、永樂年間,自洪洞縣遷民來此。河南省的林縣、孟縣、湯陰、內黃、蘭考、修武等大多數縣份的村莊都是自山西洪同大槐樹移民來此。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古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洞縣大槐樹祭祖園管理所副所長劉中平說:“根據《明史》、《明太祖實錄》、《明太宗實錄》等史籍以及民間史料的記載,從明洪武至永樂年間,共組織大規模移民十八次,總人數達數百萬。其中,遷居山東的大約有五十萬。”。

多年來,在山東民間一直盛傳“多數山東人的祖先都來自山西”,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移民後裔的數量之多以及分佈之廣,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明代大移民究竟有多少人、多少姓氏家族遷居山東。

據劉中平介紹,洪洞大槐樹遷民並非自明代開始,從宋、金便有,元初不斷,既有官方組織的,也有自發遷徙的。而到了明初,則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有政府組織的移民活動。

明代大槐樹遷民也並非只遷洪洞人。洪洞大槐樹只是山西遷民的聚集地,遷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陽(今臨汾)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為主之人。從現在來看,遷出地應是臨汾、運城、晉中等地區以及太原、長治和晉城等市。除了雁北地區,幾乎包括了整個山西省的中南部。

明朝移民條律中規定,凡同姓同宗者不能同遷一地。“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曾是中國文化崇尚的一種人格風骨,這條律就迫使一些同宗兄弟為生活在一起,不得不更姓易名,從而導致部分家族分成多個姓氏。

在魯西北一帶,曾流傳關於“打鍋牛”的傳說,也廣為流散。相傳,洪洞縣有牛氏五兄弟,在集結於大槐樹下後,方知同姓不能同時遷往一地。五兄弟深知自此要勞燕分飛,天各一方,便匆忙將一口大鍋砸成五瓣,各執一片,以備將來做為續祖尋親的標記。後世牛氏相見,就會問:“打鍋不打鍋?”若“打鍋”即為本家,若“不打鍋”則為旁支牛氏。

當時明官府規定“同姓同宗者不能同遷一地”,主要是為了打破多年形成的家族勢力,以利於民族融合以及移民區的穩定、均衡。

曹縣劉莊《魏劉氏合譜》中記載說:“予族山西平陽府洪洞縣人士,大明洪武二年遷民招下,條款具備,律森嚴,凡同姓者不準居處一村。始祖兄弟二個,不忍暫離手足之情,無奈改為兩姓─—魏姓和劉姓,銅佛為記。”

而不願改姓的只能分居異地,如廣饒縣陳官鄉古氏與昌樂縣朱劉鎮東南莊古氏、壽光城南田馬鄉院上村古氏、五蓮縣古氏等,均為山西洪洞縣古氏一族。

對於一些大的姓氏,同姓不同族的情況也非常多見。

商河縣韓廟村的王新強說:“天下王氏有很多宗族,而我們韓廟王氏被稱為‘殺驢王’。相傳當年移民時,韓廟王氏的祖先有三兄弟,在依依不捨中把家中唯一的一頭驢殺了,相約把各自的後代都稱為‘殺驢王’,以免與其他宗族混淆。”

曹縣莊寨鎮虎頭王村王紅梅說:“我們虎頭村王氏都是山西洪洞縣移民後裔,至今已形成一萬多人的大家族。據族譜記載,移民時我們的祖先帶著面老虎來到這裡落戶,因此取名‘虎頭王’。”

濟陽縣崔寨鎮封劉賈村主要由封氏、劉氏和賈氏三大家族構成,均是明代由棗強縣遷來。其中,封劉賈村的劉氏一族被稱為“黑槐劉”,得名於村裡的一棵老槐樹。據封劉賈村的賈先生介紹,村裡那棵老槐樹已有數百年曆史,被村民稱為“神樹”。人們都非常愛護這棵老槐樹,有時被風颳段一截樹枝,即使在幾里地以外,被人拾到後也會送回村裡。

而薛姓原本發源于山東境內,為古薛國(今滕州市)的後裔,後來沿黃河向西遷徙,明代大移民時又遷居到山東、河南、江蘇、陝西等地,分化為多個宗族。

同時,山西移民對山東的民俗亦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如今,山東許多村莊的命名仍然能反映出當時的大移民背景。

因明代大移民採取了軍屯、商屯、民屯等方式。所謂軍屯,即每個士兵授田五十畝,在邊防地區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在內地則二分守城,八分屯種,由衛隊長官管理。商屯,即通過鹽商招募居民到邊地開墾荒地,以生產之穀物向政府換取鹽引(買賣憑證)。而其屯種地區也多以屯或營來命名,如鄆城、鉅野、莘縣、齊河等地的丁官屯、隨官屯、李屯、張營、胡官屯等等。

再以聊城的屯村為例,因元末連年戰亂和天災,兼之明建文時的“靖難”之役(俗稱“燕王掃北”)使兩淮、山東、河北、河南之民十亡七八。尤其山東的高唐州、東昌府為當時的主要戰場,已成荒無人煙之地。以至於“春燕歸來無棲處,東地千里少人煙”。明朝定鼎,既實行了大量的移民屯田,移民多來自山西洞洪與山東膠東一帶。因此,大多村落多於此時形成。所以高唐帶“屯田”色彩的地名很多。今南鎮鄉共有48個自然村,有8個帶屯字的村莊。它的近鄰趙寨子鄉,共有39個自然村,有7個帶屯字的村莊。高唐真是 “無屯不成鄉鎮”。

清明時節吃冷食、蒸“面燕”(一種麵食,又名“子推燕”,本是山西人紀念春秋時被焚於綿山的山西人介子推的習俗)、插柳條等習俗,原本是山西的民間風俗,隨著移民遷居山東,這些習俗便也流傳山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