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生前打死不当皇帝,死后被强制尊为皇帝,古今中外,也只有他了

生前打死不当皇帝,死后被强制尊为皇帝,古今中外,也只有他了

对历史少有一点涉猎的朋友都知道,在唐睿宗李旦之后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但其实在他们中间,还有一个“皇帝”,“让皇帝”李宪。李宪在生前并没有在位一日,而是死后被被唐玄宗追谥的。

生前打死不当皇帝,死后被强制尊为皇帝,古今中外,也只有他了

李宪又名李成器,早在六岁时就被册立为皇太子,当时是武则天当政,皇帝的继承人瞬息万变,唐睿宗李旦刚当上皇帝没几年就被武则天废了,后来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了野心勃勃的韦皇后,扶立自己的老爹李旦再次当皇帝。

当时,关于谁做储君的问题成为一道难题。显然,李宪是名正言顺的最为合法的继承人,既嫡又长,而且名分早在武则天当政时就已经定下了。问题在于李隆基是唐睿宗重新走上皇位的第一功臣,名声享誉天下。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将要立太子,由于宋王李成器是嫡长子,而平王李隆基有大功,犹疑而不能决断。李成器推辞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就是说,国家太平时就先立嫡长子,国家危难时则先立有功者。这句话尤其值得注意,非常有道理,唐高祖如果用这个方法,可能就不会出现‘玄武门之变’了)。如果违背时宜,就会让天下人失望,臣死也不敢居平王之上。”

生前打死不当皇帝,死后被强制尊为皇帝,古今中外,也只有他了

李成器多日流泪坚持请求将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

大臣们也大多说平王功大应当立为太子。刘幽求说:“臣听说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救社稷危难和君亲之难,论功劳没有比他大的,论德行也最贤,立他为太子没有可犹疑的。”唐睿宗采纳了,立平王李隆基为太子。李隆基又上表让给李成器,唐睿宗不同意。唐睿宗任命李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

李宪的这一让,不仅让帝国关于接班人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还让出一个“开元盛世”来。李宪是怎样一个人呢?虽然正史中对这位前太子的事迹记载的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唐人笔记中感受到这位审时度势。明哲保身的王爷真实的一面。

李宪长在武则天时期,从小耳濡目染政治斗争的残酷,秉性仁慈,由于受过很好的教育,对于绘画和音乐有极高的天分,李宪一生对名利看得很淡,每次加官进爵都会再三婉言拒绝。而且李成器尤其恭敬谨慎,未曾谈论过时政,也从不与人结交,唐玄宗更加信任敬重他,因此谗害离间的话没有人敢说。

生前打死不当皇帝,死后被强制尊为皇帝,古今中外,也只有他了

公元716年,宋王李成器改名为李宪。

公元719年,唐玄宗将宋王李宪改封为宁王。

公元741年,太尉、宁王李宪去世。唐玄宗尤其哀怜惋惜,他说:“天下,本来是兄长的天下;兄长坚持让给我,普通的名号不足以体现他。”于是赠谥号为“让皇帝”。

李宪的儿子汝阳王,上表追述父亲的愿望,谦让不敢接受帝号,唐玄宗不同意。等到入殓之日,唐玄宗拿出皇帝的服装给李宪穿上,并手书致于灵牌,称“李隆基告白”,又称李宪的墓为惠陵,追谥李宪的妃子元氏为“恭皇后”,合葬在一起。

生前打死不当皇帝,死后被强制尊为皇帝,古今中外,也只有他了

李成器(李宪)极受唐玄宗尊崇,主要原因有:

一是作为兄长的李成器将太子之位谦让给了当时还是平王的弟弟李隆基;

二是李成器恭敬谨慎,敬畏皇帝,不谈论时政,不与朝臣结交;

三是李成器也非常有见识,使唐玄宗没有滥杀人。

这三个原因之中,尤其是第一个原因,使得唐玄宗对李成器(李宪)极为尊崇。因为,一个人可以做到绝色美女面前不动心,可以做到亿万金钱面前不动心,甚至可以做到将相的权位面前不动心,但是在帝王之位面前不动心的古来没有几个。

所以,一个人能够谦退,成全有功劳、有德才的人,也一定会赢得他人的尊崇。再加上有一颗敬畏之心,更加会令人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