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曾幾何時

學會一門手藝

就是一輩子吃飯的活計


老手藝

不僅僅是一種物化的呈現

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情感

甚至宗族間深厚而綿密的傳承


現在

就讓我們一起看看

客家地區那些漸行漸遠的

老手藝


容屋圓桶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鍾新明 攝


  木桶,曾經是龍南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用品之一。很多人的記憶裡,都會有年幼時洗澡用的大木盆,或者是爺爺奶奶提水的木水桶。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走街串巷的箍桶師傅。沈向鵬 攝


  印象中的箍桶師傅,他們每天迎著朝陽,拖著沉重的腳步走村串巷,不時呼叫“箍桶哦——,箍桶哦——”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鍾新明 攝


  他們大都挑一個木製工具箱和一隻竹筐,工具箱裡有鋸子、刨子、斧頭、鉗子、鑿子、鐵錘、鐵圓規、小墨斗、虎頭鉗等專用工具,竹筐則放著幾捆大小不同的鉛線竹篾和一隻長條形工作椅等物料。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鍾新明 攝


  “箍桶”看似簡單,卻是個複雜的細活。箍桶工藝製作大概要經過這樣幾個流程:

  按需要的形狀、尺寸據板取料,用斧頭斬料。做圓形底板,環繞底腳拼板。用竹釘或膠水固定。其後上箍口,用竹篾或鐵絲箍上,也有的是鐵皮箍、銅皮箍。其中,很重要的一環是緊箍。桶底小,桶口大的,從桶底上箍敲打,反之兩頭小中間大的從兩頭上箍敲打,越敲越緊。最後,要把木桶在烈日下暴曬幾天,再上桐油,一隻光滑、美觀的成品桶就出現了。


鍾新明 攝


  箍桶的小技術不是一般的木工所能做的,奧妙就在於用土法計算圓周率,還要加上經驗靈活操作,才能箍的牢,做的滴水不漏。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鍾新明 攝

客家土陶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王瓊 攝


  龍南客家陶器的土法生產歷史悠久,分佈廣泛,人們利用當地優質陶土燒製成各式各樣的瓦煲、碗、缸、甕、盆、缽、瓦等生活用品。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王瓊 攝


  20世紀80年代就在渡江發現了一千多年前的龍窯、象蓮窯遺址。現如今,土窯慢慢減少,全縣只剩下汶龍、東江兩個小型土窯還在生產。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土法制陶之一揉泥。徐麗芸 攝


  製作土陶要用河泥做原料,加水反覆用力揉捏,攪拌均勻後放在自制的木製軸盤下,腳在下方的踩板上不停地踩,雙手和著轉動的陶泥做出不同的造型,當胚子成型後,將其放置在牆邊的小木架上晾乾,晾乾後的土陶即可上彩釉,最後放入窯內點火燒製成型。製作土陶的過程是在沒有任何圖紙和任何模板的情況下,完全靠手感和經驗製作出來。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土法制陶之二拉坯。徐麗芸 攝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土法制陶之三晾乾。徐麗芸 攝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土法制陶之四上釉。徐麗芸 攝




絞棕繩


鍾新明 攝


  客家龍南傳統的手工做棕繩,不知道是什麼時間開始的。舊時,棕繩經濟實惠又耐用,不怕日曬雨淋,需求量大,從事這一老手藝的人也多。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製作棕繩的費時、銷售的低利潤,使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幹絞棕繩這行了。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鍾新明 攝


  做棕繩分好幾步,有割棕,曬棕,錘棕,抽絲,做準子,絞合等步驟,看似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鍾新明 攝


  棕繩的製作最為複雜的一道工序是絞合,首先將棕絲整齊的捆在凳子上,用左手均勻的抽絲,右手協調的用搖把搖,隨之就把抽好的棕絲捻成粗細均勻的細繩,纏在搖把上,先紡成一根,等到纏滿兩個搖把後,再合成,就是兩股細繩合成一根棕繩。



做木杆秤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王瓊 攝


  在客家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由於許多東西要稱量過秤,於是也就誕生了木杆秤。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將選好的木材經鑿、刨打磨成又細又長的秤桿。王瓊 攝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制定重量刻度。王瓊 攝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鑽秤孔,一杆秤要鑽近300個秤孔。王瓊 攝


  據古籍記載,木杆秤是老祖宗發明的測量工具,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以前,它不叫桿秤,叫權衡,所謂“權”就是秤錘,“衡”就是秤桿。


冬頭帕織帶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徐曉虹 攝


  冬頭帕是北方頭巾文化的延續和閩粵贛本土文化的結合。客家人從相對開闊乾燥的北方平原遷移至多雨潮溼的南方丘陵,為了禦寒防溼,頭巾更是成為客家婦女服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葉焰菁 攝


  紅褐、黑、白相間條紋的披肩,猶如客家層層的梯田;額前部的大塊黑色面料配上豔麗的兩根絲帶,如厚重大地上的河流,這些都體現了客家人對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與應用。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趙眾 攝


  客家冬頭帕一般是在婦女坐月子時和步入中年後佩帶,成為龍南中老年婦女服飾的最典型特徵,以前的女子在出嫁時槓盒裡必定有六根冬頭帕的帶子作嫁妝,寓為帶帶(代代)相傳。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王瓊 攝


客家冬頭帕織帶時的工具主要包括:固定器 、繞線軸與槓白線小軸 、縱線 、手持排線棒 、扒車 、紡線車 、織帶扁(織帶梭) 等。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趙眾 攝

織帶流程:

1、選線:根據所織頭巾的種類以及頭巾的花樣,選取相應顏色、粗細的純棉線。

2、紡線:用紡車把選好的線紡成所需要的密度。

3、繞線:手持繞線棒、排線軸,把所需花樣的線按秩序一上一下、配對好顏色繞在排線軸上。

4、固線:把繞好的線上、下之間對換,並把繞好在下面的線用縱線一根一根固定。

5、編織:一隻手用小帶扁挑起中間白色的線,另一隻手用小竹條挑起,使白、黑線層次分明,織出字樣的正反面。

漸行漸遠的客家“老手藝”


  還有更多的老手藝不能一一呈現,它們是客家人童年中最美好的記憶,也是割捨不下的親情思念。


  時光讓曾經的人一一變老,這些老手藝留在內心深處紮根,時時萌發並觸動內心深處的柔軟情懷。


  在你的記憶中,還有哪些老手藝呢?歡迎大家參與留言互動,發掘更多正在消失的老手藝。來源:龍南發佈


(武平熱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