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曾几何时

学会一门手艺

就是一辈子吃饭的活计


老手艺

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呈现

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情感

甚至宗族间深厚而绵密的传承


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客家地区那些渐行渐远的

老手艺


容屋圆桶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钟新明 摄


  木桶,曾经是龙南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用品之一。很多人的记忆里,都会有年幼时洗澡用的大木盆,或者是爷爷奶奶提水的木水桶。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走街串巷的箍桶师傅。沈向鹏 摄


  印象中的箍桶师傅,他们每天迎着朝阳,拖着沉重的脚步走村串巷,不时呼叫“箍桶哦——,箍桶哦——”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钟新明 摄


  他们大都挑一个木制工具箱和一只竹筐,工具箱里有锯子、刨子、斧头、钳子、凿子、铁锤、铁圆规、小墨斗、虎头钳等专用工具,竹筐则放着几捆大小不同的铅线竹篾和一只长条形工作椅等物料。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钟新明 摄


  “箍桶”看似简单,却是个复杂的细活。箍桶工艺制作大概要经过这样几个流程:

  按需要的形状、尺寸据板取料,用斧头斩料。做圆形底板,环绕底脚拼板。用竹钉或胶水固定。其后上箍口,用竹篾或铁丝箍上,也有的是铁皮箍、铜皮箍。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紧箍。桶底小,桶口大的,从桶底上箍敲打,反之两头小中间大的从两头上箍敲打,越敲越紧。最后,要把木桶在烈日下暴晒几天,再上桐油,一只光滑、美观的成品桶就出现了。


钟新明 摄


  箍桶的小技术不是一般的木工所能做的,奥妙就在于用土法计算圆周率,还要加上经验灵活操作,才能箍的牢,做的滴水不漏。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钟新明 摄

客家土陶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王琼 摄


  龙南客家陶器的土法生产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人们利用当地优质陶土烧制成各式各样的瓦煲、碗、缸、瓮、盆、钵、瓦等生活用品。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王琼 摄


  20世纪80年代就在渡江发现了一千多年前的龙窑、象莲窑遗址。现如今,土窑慢慢减少,全县只剩下汶龙、东江两个小型土窑还在生产。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土法制陶之一揉泥。徐丽芸 摄


  制作土陶要用河泥做原料,加水反复用力揉捏,搅拌均匀后放在自制的木制轴盘下,脚在下方的踩板上不停地踩,双手和着转动的陶泥做出不同的造型,当胚子成型后,将其放置在墙边的小木架上晾干,晾干后的土陶即可上彩釉,最后放入窑内点火烧制成型。制作土陶的过程是在没有任何图纸和任何模板的情况下,完全靠手感和经验制作出来。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土法制陶之二拉坯。徐丽芸 摄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土法制陶之三晾干。徐丽芸 摄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土法制陶之四上釉。徐丽芸 摄




绞棕绳


钟新明 摄


  客家龙南传统的手工做棕绳,不知道是什么时间开始的。旧时,棕绳经济实惠又耐用,不怕日晒雨淋,需求量大,从事这一老手艺的人也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制作棕绳的费时、销售的低利润,使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干绞棕绳这行了。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钟新明 摄


  做棕绳分好几步,有割棕,晒棕,锤棕,抽丝,做准子,绞合等步骤,看似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钟新明 摄


  棕绳的制作最为复杂的一道工序是绞合,首先将棕丝整齐的捆在凳子上,用左手均匀的抽丝,右手协调的用摇把摇,随之就把抽好的棕丝捻成粗细均匀的细绳,缠在摇把上,先纺成一根,等到缠满两个摇把后,再合成,就是两股细绳合成一根棕绳。



做木杆秤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王琼 摄


  在客家村民的日常生活中,由于许多东西要称量过秤,于是也就诞生了木杆秤。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将选好的木材经凿、刨打磨成又细又长的秤杆。王琼 摄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制定重量刻度。王琼 摄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钻秤孔,一杆秤要钻近300个秤孔。王琼 摄


  据古籍记载,木杆秤是老祖宗发明的测量工具,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以前,它不叫杆秤,叫权衡,所谓“权”就是秤锤,“衡”就是秤杆。


冬头帕织带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徐晓虹 摄


  冬头帕是北方头巾文化的延续和闽粤赣本土文化的结合。客家人从相对开阔干燥的北方平原迁移至多雨潮湿的南方丘陵,为了御寒防湿,头巾更是成为客家妇女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叶焰菁 摄


  红褐、黑、白相间条纹的披肩,犹如客家层层的梯田;额前部的大块黑色面料配上艳丽的两根丝带,如厚重大地上的河流,这些都体现了客家人对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赵众 摄


  客家冬头帕一般是在妇女坐月子时和步入中年后佩带,成为龙南中老年妇女服饰的最典型特征,以前的女子在出嫁时杠盒里必定有六根冬头帕的带子作嫁妆,寓为带带(代代)相传。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王琼 摄


客家冬头帕织带时的工具主要包括:固定器 、绕线轴与杠白线小轴 、纵线 、手持排线棒 、扒车 、纺线车 、织带扁(织带梭) 等。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赵众 摄

织带流程:

1、选线:根据所织头巾的种类以及头巾的花样,选取相应颜色、粗细的纯棉线。

2、纺线:用纺车把选好的线纺成所需要的密度。

3、绕线:手持绕线棒、排线轴,把所需花样的线按秩序一上一下、配对好颜色绕在排线轴上。

4、固线:把绕好的线上、下之间对换,并把绕好在下面的线用纵线一根一根固定。

5、编织:一只手用小带扁挑起中间白色的线,另一只手用小竹条挑起,使白、黑线层次分明,织出字样的正反面。

渐行渐远的客家“老手艺”


  还有更多的老手艺不能一一呈现,它们是客家人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也是割舍不下的亲情思念。


  时光让曾经的人一一变老,这些老手艺留在内心深处扎根,时时萌发并触动内心深处的柔软情怀。


  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老手艺呢?欢迎大家参与留言互动,发掘更多正在消失的老手艺。来源:龙南发布


(武平热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