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關於酷暑的詩詞有哪些?

一顆紅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詩詞也正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裡面有各種不同的類型的作品,而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無比的經典,其中一些詩句更是深入人心,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口頭用語,這也正是詩詞最獨特的一個地方。

那你所提到的關於酷暑的詩詞,應當說比比皆是,而且這些作品,大部分也都是出自於名家之手,很多的詩人他們往往能夠信手拈來間,便是寫下一首優美動人的詩作,從而關於這種酷暑的詩詞也是有很多,那下面為你推薦四首。

第一首:《山亭夏日》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是唐代著名詩人高駢,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描寫的很是生動,同時也無比的唯美,讀來更是朗朗上口,而我們從這首詩中,也是立馬能夠感受到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一份酷暑,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

第二首:《鄂州南樓書事》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那這首《鄂州南樓書事》則是北宋著名詩人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同樣描寫的很是生動,通篇更是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詩人更是把自己乘涼那種極為細小的事情,也描寫的出神入化。

第三首:《夏日雜詩》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這首《夏日雜詩》是清代陳文述的作品,而且在這首詩中,我們也是能夠感受到那一份夏日酷熱,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

第四首:《納涼》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那這首《納涼》則是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的一首詩,而這首作品同樣描寫的很是生動,也是一首描寫夏日最經典的一首作品。

其實關於酷暑的詩詞還有很多,但是在這裡只稍稍為你介紹了這四首,如果你喜愛詩詞,只要翻開那些詩集,便是會發現,無論是什麼類型的作品,裡面也都是比比皆是。

希望我的回答還令你滿意,要是覺得還滿意的話,那麼請給我點一個贊吧!


品詩讀詞


酷暑到了,詩人們都紛紛直呼受不了,連李白都直接成了“膀爺”,不信你看:

夏日山中

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警察叔叔就是這個人!看吧看吧扇子都不願意搖了,就愛脫了衣服在樹林裡乘涼,把頭巾往石壁上一掛,露出頭頂吹吹涼爽的風。就算你是李白,這也太豪放了吧!還是同時期的杜甫要穩重一些,你看他是怎麼說的:

夏夜嘆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連杜甫都感嘆白天太長了,天氣又悶又熱,把人都快烤壞,希望要是有陣大風就好了,把衣服都吹翻的那種!蘇東坡也在一首菩薩蠻(夏景迴文)中寫道:

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

走在太陽底下身上像在烤火一樣,不停的流汗跟珍珠似的,甩了馬上又有,汗水堵著毛孔身體像在烤火一樣!烤火流汗、流汗烤火反覆循環,這能不熱嗎?南朝的梁簡文帝也是深有體會:

《苦熱行》

六龍鶩不息, 三伏起炎陽。

寢興煩几案, 俯仰倦幃床。

滂沱汗似鑠, 微靡風如湯。

六條龍拉著太陽在天上不停的跑,三伏天像火燎一樣的灼熱,翻來覆去睡也睡不好,汗跟滂沱大雨一樣好像整個人要融化,好不容易來陣微風吧,也猶如燒開的開水一樣燙人。


詩享課堂


關於酷暑的詩詞有以下幾首:

劉禹錫在他的詩《劉附馬水亭避暑》中寫道:

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

琥珀盞紅疑漏酒,水晶簾瑩更通風。

翠竹、紅蓮圍繞的水上建築,開敞通風,讓鋪設的竹蓆自然生涼。陳設、器具也都很精緻,盛酒的是紅琥珀杯,掛的是晶瑩的水晶簾。這樣的貴族生活,誰能不羨慕,誰能不向往?優美的環境,精緻的生活,自然的微風,美好的時光。尋一處清涼的佳處,度過漫長的酷暑,這恐怕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吧。

夏天是荷花盛開的季節,最喜歡荷花的詩人楊萬里頗有感受,他的避暑方法自然不能離開荷花,他在《暑熱遊荷花池》中這樣寫道: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炎熱的夏天,如果能夠聞者荷花的香氣,吃著清甜的蓮子,看著色彩豔麗的荷花,即使太陽耀眼又怎會害怕。在滿眼荷花的池水中,在荷花的香氣中,夏天也變得充滿了浪漫的色彩。在鮮花的圍繞中,一切都變得非常美麗,一切都是美好的生活。

現代人喜歡在夏天喝冷飲、吃冷食,但是沒有冰箱的古代人,怎麼辦?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夏日消暑飲品——茶。茶這種古老的飲料,一年四季皆可飲用,不但適合冬天,也適合夏天。宋代梅堯臣在《中伏日妙覺寺避暑》寫道:

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何朔飲,煮茗自忘歸。

想要避暑,詩人來到了寺廟,在幽靜的禪房中,品一杯佳茗。滿眼的花木鬱鬱蔥蔥,在這樣安靜的地方,喝著天然的消暑飲品,感到涼自心生。這裡的“河朔飲”還有一個典故,據史書載,漢末劉松與袁紹子弟,三伏天酣飲於河朔以避暑。這裡梅堯臣用喝茶替代了喝酒,夏天避暑還是喝茶最舒服。

瀟灑狂放的大詩人李白,面對酷熱難耐的夏天,有自己的應對方法。他在《夏日山中》中這些寫:

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天氣太熱,搖扇子太累,不如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任由林間的涼風吹過,在這種自由自在中度過夏天。雖然夏天少穿才是王道,但是李白的這種瀟灑,現代人卻不能完全效仿。畢竟文明的現代人是不允許當“膀爺”的,“裸體”更是不允許。還是保證文明為前提,儘量穿的涼快吧!

避暑的方法不勝枚舉,從古至今充滿智慧的人們能夠想出各種方法,但是最重要的避暑,還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當代大詩人白居易就寫了一首關於心靜自然涼的詩:《銷夏》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心靜自然涼,由表及裡,漸至清涼佳境。無論我們的設備如何先進,無論外部條件有多好,其實最重要的還在於人的內心,由內心生出的清淨與祥和,能夠不懼外部環境的燥熱。這種清涼與外界無關,是發自內心的涼爽,也值得浮躁的現代人所學習。


草夕寸品文史


問題:關於酷暑的詩詞有哪些?

這個問題讓我來回答,我會告訴題主:

如果不是太懶的話,完全可以查查《全唐詩》、《宋詞三百首》……那裡有關這方面題材的名家作品應該比比皆是!

或者在任何一個瀏覽器查閱這方面的資料,然後點擊“複製”、“粘貼”便可完成。每天背誦一首,不出一個月你自己都能出口成章,信手拈來便是一個美好的夏日。



至於夏季酷暑炎熱的詩詞,在最近幾天,特別是入伏以來,頭條詩詞歌賦類文章中,可謂如過江之鯽,針對這個問題,咱們就廢話少說,為大家推薦 的幾首習作,以飧讀者,敬請關注分享:


【自由體•酷暑1】

文/ 【原創】

熱浪翻、蓮水蒸香,蟬嘶噪柳蛙藏。

宛若桑拿,輕衫透汗,綠草乘驕陽。

羨遊鱗,思冰霜。

秋月冬夜漫思量。

無奈。

四季有常序,冷暖莫忘。

願做荷塘藕。

陷淤泥、忍半世哀傷。

待秋來,只與枯葉相伴,濯汙換新妝。

縱花落,生蓮蓬。

新苞雨後漲荷塘。

悵惘。

世事滄桑,也亦尋常。



【巫山一段雲.酷暑2】

文/ 【原創】

暑溽欺清夜,燻蒸涸瀑泉。

林蔭棲鳥覓良緣,踏翠舞枝顛。

沉李浮瓜季,農家汗伏天。

時霖一夜萬家歡,閒話醉鄉眠。


【七言古詩.酷暑3】

文/ 【原創】

三伏風火暑連天,萬物焦灼莫等閒。

鮫帕輕紈綾綺試,浮瓜沉李簟席沾。

飛禽倦縟煩豐羽,走獸潛蔭恨卷團。

此去蟾宮尋冷趣,仙童也把世塵嫌。


【七絕.夏夜】(新韻)

文/ 【原創】

人靜蟬鳴唱未休,綠籮架下景天遊。

清風猶解逐涼意,悠送蓮香過榭樓。

這樣的回答,詩詞皆有,是否符合題主的要求?鑑於本人水平有限,但已盡力而為!

再次感謝悟空問答平臺!感謝文友提問邀答!

【溫馨提示:兵法天下,詩詞文化。尊崇原創,不忘初心。自古讀書本難,行文不易;既然頭條有緣,文筆相見。如果您認可 ,敬請贊轉分享,雅評留言——贈人玫瑰 ,手有餘香;奇文共欣賞,疑意相與析】



兵法天下


關於酷暑的詩詞很多,著名的有:宋代的《大熱五首》(戴復古)唐詩《苦熱》……許多。這些都是描寫酷暑難耐的。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小時候,在《水滸傳》中讀到的一首七絕——

赤日炎炎似火燒,

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

公子王孫把扇搖。

這當然是大師施耐庵的傑作。只是他在《智取生辰綱》一章中,借梁山英雄白勝的口,人物沒出場,先聲奪人,且歌且行。

大概,古人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有大行動,必須輿論先行。

當時,梁山好漢初具規模,可是糧餉無著。正好聽說貪官汙吏搜刮民脂民膏,巴結北京的梁中書,送他生辰大禮,而且必經梁山附近,軍師吳用定計取之。

這場戲開頭就是白勝扮賣酒的,挑擔入場。時逢盛夏,要依計而行,想取得勝利,也只能利用這炎熱盛夏。

吳用算定,那些推車挑擔的腳伕,遠路來此,捱過鞭抽、拳打、腳踢,肯定又飢、又渴、又累、又困,更難以忍受酷暑炎熱,這時,酒水可能就是他們的救命丹。

“赤日炎炎似火燒”,正說到了那些腳伕的苦處;“野田禾稻半枯焦”更戳到他們的疼處,讓他們想到,家裡莊稼不知道怎麼樣了?家人也許更會擔心在外受苦的他們吧,一想到這裡心焦如絞,這才是“農夫心內如湯煮”的真實寫照。

也許這就叫攻心之術吧!也還真的收到了輿論的效果。

看到賣酒的,正當他們垂涎欲滴的時候,那些吃飽喝足的押運官和軍爺們,提著鞭子,搖著扇子,不讓腳伕們買酒喝,怕酒裡摻了蒙汗藥。一個梁山好漢假扮的路人,拿自己的碗買一碗酒,當著大家的面喝了。腳伕們看到沒事,再也忍不住了。軍漢們再也擋不住起鬨的下苦人,白勝趁機拿放了蒙汗藥的酒瓢在酒桶裡一晃,給每個腳伕舀了一碗,連軍爺們也忍不住了……這一起鬨,也是農民起義的一個縮影,造反精神是滲入受壓迫農民的骨髓的人們的本性。

“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一不平等現象的對照,正可以說是產生造反精神的根源——造反精神往往都是逼出來的。

這首詩,字面意思很清楚:啟承兩句,描寫天上烈日如火,大地似烤;轉句與結句寫富貴人家與窮苦人家對酷暑不同的行為與感受;細看,可透視炎涼世態;深究起來,這是在揭示

社會、人性的精神本質。

(附:描寫酷暑的部分詩詞——

一,宋.戴復古

《大熱五首》

天地一大窰,陽炭烹六月。

萬物此陵鎔,人何怨炎熱。

君看百穀秋,亦自暑中熱。

田水沸如湯,背熱溼如潑。

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二,唐.王轂

《苦熱行》

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日輪當年凝不去,萬國如在洪爐中。

三,北宋.晁補之

《仲夏即事》

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壓枝。

溼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

四,宋.鄭剛中

《書齋夏日》

五月困暑溼,眾謂如蒸炊。

幽禽蔭嘉木,水鳥時翻飛。

五,擇句二則:

1.

自從七月困暑溼,

如做深甑遭蒸炊。

(唐.韓愈)

2.

六月季夏雲,

身熱汗如漿。

(宋.張來)











安東佚夫


自古至今,關於寫夏日酷暑的詩作自有許多。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又如:"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中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甚至施老先生也將此寫入作品《水滸傳》中借白勝口來唱出!

近翻宋詩,讀得一篇《暑旱苦熱》(原題即如此),可見作者所感覺到的熱。作者: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字逢原,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以教學為生,。其詩作或描寫當時的社會生活,表現不滿時政之情,或抒寫自己的政治抱負,風格頗豪放。可惜沒有機會施展其抱負,二十八歲即逝去。他的詩,想象豐富,有深刻的社會內容,在宋詩裡超群出眾。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稱為可與自己"共功業於天下"的人。

其詩曰: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汊幹?

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位,何忍身去遊其間!

註釋:屠得~消除。著翅~裝上翅膀。意即:太陽不肯下山。

竭~水都曬乾了。河漢~天河。崑崙~指崑崙山,我國西方最大的山脈,因山高,致山上的積雪終年不化。蓬萊~神話傳說中東方大海中的仙島天境。意指蓬萊雖離人間很遠,總是保留著清涼。即指,既然沒有辦法把整個天下一塊兒帶到崑崙和蓬萊的清涼世界,但是我怎麼忍心獨自一個人去呢?

說明:赤日炎炎,久旱不雨。人在熱得難熬的時候,自然而然會遙想到終年積雪不化的崑崙山以及傳說中的蓬萊仙島的海上樂園。後兩句則是全詩主題所在:我不能使天下人民逃避苦熱,我自己豈能一個人安心去遊清涼世界,獨享清福?!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夏夜

悠悠南風,盈盈冷露,人在階前月下。l遙望霄漢,指點星辰,一席人間閒話。點支香菸,沏一杯淡淡清茶,和和稀泥,扯扯麻紗,也談莊稼。!

吃的人間煙火,肉賣十五,雞賣廿八,米在漲價,油在漲價,暫且不去管它。月移花影,嬌滴滴應知是她。糖浸梨子,冰鎮西瓜,趣看琵琶。

夏夜

迢迢夜幕掩重門,

小酌軒窗杯未空。

生香玉體餐秀色,

止渴西瓜鎮薄冰。

望月懷中詩方就,

戲星夢裡情更瘋。

恣意綣繾良宵短,

笑顧芳喘也銷魂。


唐伯符



《納涼(自由詩)》

入伏天似火,蛙啼蟬鳴熱。

坐在河邊觀柳枝, 風停柳枝靜垂河。

納涼躺樹下,汗水依淌落。

偶見河中鯉戲水, 又有燕在荷叢躲。

不會玩游泳,不敢下到河。

只道水涼鯉魚樂, 我在岸受熱折磨。

怱見柳枝動,誤認風來過。

卻見鯉躍撞柳枝, 落水濺出花樣波。

投石落水中,驚飛荷上雀。

所幸岸上紅玫瑰, 絢麗開放陪伴我。

#原創詩詞# #詩詞# #詩歌欣賞# #每天一句詩# #每天一句詩# #社會# #詩詞# #白話詩歌# #現代詩詞#


遼海醉仙


鷓鴣天·大暑夜吟

暑夏何由大小分?

流螢入夜逗兒奔。

河南氣悶汗涔背,

橋北雲翻雨潑盆。

瀦潦水,孓成蚊,

狼煙嫋嫋退飛軍。

空調懼熱喘無息,

夢裡駝梁疊瀑吟。

注:狼煙,指蚊香。駝梁,河北避暑勝地。


嘯軒居士602


關於酷熱詩有“《鋤禾》,《酷熱》等,記不清楚了。

酷熱

酷熱如小人,

到處苦相侵。

清風如君子,

來時寬我心。

酷熱驅不去,

清風留不住。

此情無以訴,

吟傍陰陰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