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他救過胡志明,軍閥混戰中是廢物,抗戰卻徒步出川,打出了血性

四川人善擺龍門陣,把民國的四川軍閥形容為五龍。劉文輝錢多地廣,金龍;劉湘以侄犯叔,孽龍;鄧錫侯綽號"水晶猴子",水龍;田頌堯瓜氣十足,悶龍;楊森這傢伙由清軍到革命軍,甚至投靠滇軍,回到四川也沒站穩腳跟,有地兒準丟,沒地兒再搶,一輩子東跑西顛,所以,得了個"滾龍"的綽號,倒也實至名歸。

他救過胡志明,軍閥混戰中是廢物,抗戰卻徒步出川,打出了血性

1884年2月20日,楊森出生於四川廣安縣龍臺寺鄉,幼年家境一般。父親是當地的武庠生。受父親的影響,楊森打小兒便對習武從軍深感興趣。南充中學畢業後,他於1908年考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其間加入同盟會,積累了寶貴的人脈資源。畢業後,楊森被派任尉級軍官,參與了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時,楊森被滇軍俘虜,在集合訓話中,將領黃毓成命令:"是軍官的,向前五步走!"眾人驚懼,唯有他挺步前行,大聲道:"報告長官,我是少校營長楊森。"黃很欣賞他的勇氣,任命他做了自己的副官。幾年後,楊森審時度勢,為響應"川人治川"的口號,脫離了滇軍,復歸川軍,一直做到了川軍第二軍軍長。

1923年,楊森失勢後,跑去投靠吳佩孚,陪著吳佩孚騎馬聊天,並結交了一大批傑出人物。回川東山再起後,手下漸有何金鰲、範哈兒等桀驁部屬,號稱"楊家將";此外,他還釜底抽薪,將各師的精銳之士編成執法大隊,機槍大炮編成機炮大隊,全部用自己的子侄和廣安同鄉來帶領,人稱"廣安幫"。

他救過胡志明,軍閥混戰中是廢物,抗戰卻徒步出川,打出了血性

王纘緒知道楊森多疑,就帶一幫兄弟在左臂上刺了個"森"字,還用藍靛染上,以此換得信任。不過,江湖沒有永遠的老大,只有永恆的利益,他後來還是改換門庭,投了劉湘。楊森是袍哥出身,對此心知肚明。有一回,他想算計部將郭汝棟,請其參加會議,就派一個小老婆和一個兒子去做人質,那老郭也不含糊,也派手下領著自己的老婆來代表,本人呢,絕不動窩。

楊森深知處亂世之中,生存第一,實力至上,成功固然可喜,失敗也不可怕。1927年5月,楊森奉命出川進攻武漢,結果大敗虧輸,情急之下換上便衣,騎了老百姓磨坊裡的一頭驢,才逃了回來。但他不以為恥,反而津津樂道。1928年他被劉湘打得找不到北了,逃竄路上,他曾下令讓士兵睡覺時把褲子集中起來,以防有人逃走。

打跑了熊克武,楊森入主成都,搞起了所謂"新川政"。為修馬路,他下令強拆了不少民房,也不補償,於是,"五老七賢"前來請願。他並不買賬,說這比進城時放把火強多了。小報為此諷刺:"民房早拆盡,問將軍何日才滾;馬路已捶平,看督理哪天開車。"楊森很喜歡張貼標語,比如禁止纏足、勤剪指甲之類,可偏偏加個前綴"楊森說",一時大街小巷遍佈,顯得好生怪異。

有段時間,劉湘為了瓦解"倒劉聯軍",請出了德高望重的王陵基先生,去遊說老同學楊森。無奈積怨過深,任憑王老師說破了嘴皮,楊森也只是笑著搖頭,絕不鬆口。王陵基技窮之下,只好揮手說:"再見!"楊森也揮手道:"戰場再見!"

1935年秋,紅四方面軍打出"打到成都吃大米"的口號,與川軍激戰。楊森受到重創後,又遭到老同學劉湘的排擠,在蔣介石的調解下,調到西昌駐防。第二年,楊森想借助中央的力量,擠走"雲南王"龍雲,就帶著他的軍體隊到昆明進行友誼比賽,一探虛實,沒想到碰了一鼻子灰,無奈之下,按原計劃去了河內。可也湊巧,他很同情越南的民族主義者,順手把胡志明等20多人喬裝打扮成了軍體隊隊員,一口氣帶到了貴州安順的楊公館,住了兩個多月。這段友情可是寫進了越共歷史的。

1937年,楊森所部徒步出川,劃歸名將薛嶽直接領導,趕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大戰五晝夜後,全軍傷亡慘重,但血性十足。隨後他參加了武漢會戰、三次長沙會戰、長衡會戰等著名戰役。1945年1月,楊森被蔣介石委任為貴州省主席,1947年出任重慶市市長,相傳他曾仿效三國李嚴,有過開鑿鵝嶺連通兩江的規劃。

他救過胡志明,軍閥混戰中是廢物,抗戰卻徒步出川,打出了血性

新中國成立前夕,有人勸楊森把蔣介石扣起來向共產黨獻禮,他哭著說:"就像當年不能背叛吳子玉一樣,現在我也不能這麼做。"隨即從成都乘飛機到海口,然後轉飛臺灣。蔣介石待他不薄,委任他擔任多種顧問。他偏愛體育,發掘了短跑名將紀政,90歲時還爬上了臺灣第一高山。他在臺北稻子園買了一座山,修建起別墅,以安度晚年。他平時鑑賞古玩字畫,也愛好寫詩,還有收藏手杖的癖好。

在國民黨人物中,福壽雙全的不少,如宋美齡、張學良、陳立夫等都是百歲老人,各有各的養生訣竅。楊森雖然差幾歲才到百歲,但其養生辦法很獨特:娶小老婆。他一生妻妾成群,不少是美豔一時之輩,號稱"十二金釵"。

他救過胡志明,軍閥混戰中是廢物,抗戰卻徒步出川,打出了血性

楊森治家如同治軍,所有人分工明確,按月發薪。楊府有名目繁多的家規,每天必須早起,統一著軍裝和腰帶,由一名副官帶隊,風雨無阻。早飯後,還有正課:古文、英語、彈鋼琴等。無故缺席曠課者,馬上會遭到鞭打,叫作"滿堂紅"。夫妻同房也採取嚴格的"輪宿制"。抗戰期間,薛嶽司令曾派專機,為在前線的楊森接來一位在成都的夫人,第二天再送回。

楊森很自得楊府家法,經常向朋友介紹經驗,還說:"我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不然滿屋子人,咋個鎮得住嘛。"

楊森過九十大壽時,蔣介石親書"貞固康強"壽軸,掛在壽堂正中央,來賓達三四千人。楊森很開心被稱為傳奇人物,言道:"我一生過得平凡而實在,如果歲月不會催人老,我將繼續拿出我的力量,為人生而服務。"1977年5月,楊森走完了他90多歲的人生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