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合陽縣新池鎮南溝小學教師劉英:靠近我溫暖你

周恩來同志說:“只有忠於事實,才能忠於真理。”現代社會,物質充盈;日月更迭,瞬息萬變。單親離異、父母身體智力殘缺、家庭經濟困難,因學、因病或因勞動力短缺造成學生學習或生活中的種種貧困。但無論哪一種家庭困頓模式,只要我們幫扶教師能給孩子一片明朗的天空,孩子就能明朗的成長。

合阳县新池镇南沟小学教师刘英:靠近我温暖你

考入高等學府深造,豐收了學業,贏得了尊嚴;也有人惶惶不可終日,陷入了迷途,貽誤了青春。身為人師,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必須肩負起保護、教育貧困學生的重任。使他們健康地成長,不因經濟緊張而輾轉作難;更不因物質短缺而限制思維。

直視現實,勇敢面對,打開天窗說亮話

合阳县新池镇南沟小学教师刘英:靠近我温暖你

我幫扶的小秦(化名)同學,因為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姐姐不懂事,媽媽沒有教育能力。家庭的重壓,輿論的譴責,使初懂人事的小秦一下子變得不知所措。原先那個整日裡圍著我問東問西的陽光少年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看見我的身影就遠遠地走開。甚至我有時故意喊她,她也裝作沒聽見。課堂上,更是躲閃著我的目光,選她發言時也只是簡單的應付。我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可憐的孩子,這樣下去還了得?

初春的嫩柳已經吐出新的葉芽,泛著鵝黃的葉片遠遠看去呈現出綠的生氣。伴著清早的晨讀聲,我走近小秦:“老師想聽見你的聲音,只有大聲讀才能記得快,還能記得準呦。”聽見我說話,她先是一怔,繼而就大聲地讀給我聽。

臨下課時,我又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老師剛才一進教室就在全班同學的聲音裡找到一個人的聲音了。

小秦同學的聲音最洪亮,大家想不想一起來聽聽呢?”同學們都很興奮。小秦在大家的掌聲中捧起了課本。我終於聽到了久違的聲音。

隨即學校要舉行詩歌朗誦比賽,小秦以她洪亮的聲音參加了比賽,雖然因為朗誦技巧的關係沒有得獎,但我發現她還是很開心。

轉眼,各色的月季花開了,柳樹的葉子更加濃郁得喜人。在一個綠柳飄飄的午後,我和小秦聊得很深:“每個人長得是美還是醜,我們自己能決定嗎?”“老師,當然不能。”小秦搶著說。

“每個同學生下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的,自己變不了。”我感覺氣候成熟了:“小秦,爸爸媽媽和姐姐的事情,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事情呀,一次成績考得低了,我們可以通過認真聽講、多想多問、查資料、動腦筋、多積累、勤用功。

在下一次考出更好的成績。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小秦點了點頭。

我又說:“五年以後,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高中,再過五年,你會長成大姑娘,大學畢業可以在大城市裡找一份體面的工作。到時候你就可以把爸爸、把媽媽接去旅遊,讓他們為你而驕傲。這都是可以通過你自己的努力實現的……”我發現小秦同學的眼睛在泛著光,那道光裡有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也有為自己可以通過努力而實現自己價值的自豪。更有著一份潛藏在心底裡的對爸爸媽媽的深深的愛。

花兒,不躲避風雨的洗禮,才有了嬌豔欲滴;礁石,不躲避浪花的撞擊,才有了濤聲依舊;人生,因不躲避前途未知的坎坷而綻放出流光溢彩。

迴歸集體,包容萬象,兄弟姐妹一家親

小妮(化名)同學是我幫扶的貧困學生,美麗的校園總少不了她歡騰的身影。可不知什麼時候,晨跑時,只有她畏畏縮縮。大課間活動時,也只有在教室才能找到獨自發呆的她。

經過調查訪問,原來小妮的媽媽外出打工,沒有文化。爸爸整日裡鬱鬱寡歡,缺少技術。家庭經濟困難,小妮同學平時就很少與同學們說話,班裡所有的活動都儘可能的不參加。成了一隻孤飛的大雁,茫茫然迷失了方向。

經過每週一次的作業輔導,學週一次的興趣培養,每週一次的勵志教育。我決定在班集體為她過一個即將到來的生日。第二天放學後,我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寫上了:“小妮,祝你生日快樂!我們永遠是一家人!”同學們也擺好了氣球、塑料花、還有各自準備的小禮物。當班長拉著小妮的手再次回到教室時,我們一起為他唱響了:“祝你生日快樂”,唱響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美妙的歌聲伴著同學們捧上的一份份禮物,一張張真誠、充盈著愛的笑臉。我看見小妮同學眼睛裡閃動著淚花。也跟我們一起唱了起來。

隨後,我們一起討論第二週學校將要舉行的“毅在腳下”越野比賽的活動事宜。沒想到,小妮同學主動請纓要求參加跑步。這一想法,讓其他同學更是磨拳擦掌。

關愛是溫馨的港灣,包容漂泊的靈魂;關愛是如傘的大樹,遮擋酷夏的驕陽;關愛是清涼的雨絲,拂去疲憊的征塵;關愛是永遠的牽掛,珍藏幸福的存根。

梅花優於香 桃花優於色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第一句話給我很深的感受。我認為:雖然不幸各有各的不幸,但我們所要追求的幸福都是一樣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有你的口大老虎,我也有我的頸粗野牛。我們不比短處比長處。

對於那些在生命成長過程中有所缺失的孩子而言,他們的情感更加脆弱,他們的自尊心更加易受傷害,這就需要我們從教育三扶的細節出發,一點一滴地發現、融合、鼓勵,你對孩子的一點點用心,他們都能夠感受,都能夠接受並傳遞下去,而這也正激勵著我更好地改變他們、引導他們。生命是需要尊重的,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儘可能地尊重理解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人都得到積極主動、全面和諧、充分自由的發展,使他們真正地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

把我的心貼近貧困學生的心,傾聽學生的心,溫暖學生的心。構架起心靈的橋樑,營造起和諧的樂章。因為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供稿:新池鎮南溝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