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溫暖”的工作餐

通訊員 朱孝榮 廖智慧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秉鈞

“洗手吃飯咯!”1月29日晚,在資興市州門司鎮楊頭村防控檢測點旁的樓房裡,王丙輝和李小蘭兩夫妻正大聲招呼在外執勤的工作人員進屋吃飯,小孫子也賣力的把凳子一個個搬到飯桌前。夜幕下,屋前亮著的兩盞紅燈籠,讓楊頭村這個氣溫比市區低幾度的小山村變得格外溫暖。

“温暖”的工作餐

今年春節前,王丙輝的小女兒早早地就買好了大年初一去北京的火車票,想圓父母的“首都夢”。可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斷了王丙輝一家的北京行。

“退了票沒多久,就看見鎮幹部在我家門前搭了個簡陋的帳篷,接著就忙著給過往的車輛做檢查做登記去了。”王丙輝說。

1月24日,資興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在與其他縣市區交界的鄉鎮(街道)設置了12個外來人口體溫監測點,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做到逢車必檢、逢人必測,全力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該市州門司鎮楊頭村位於資興市和桂東縣交界處,地勢高,氣溫低,且往來車輛多,值守條件十分艱苦。住在檢測點旁的王丙輝一家自告奮勇,義務做起了一線幹部的後勤保障員。

“我們檢測點正好在風口上,站在這裡真的是刺骨的冷,前幾天還下了大雪。這裡離鎮政府10多公里,回去也不方便。多虧了王叔叔一家,讓我們能第一時間吃到一碗熱乎乎的工作餐。”州門司鎮幹部黃曉強說,從執勤第一天開始,王丙輝家的房門就再也沒關過,白天兩夫妻為執勤的鎮幹部做飯吃,半夜就讓幹部“自助”取暖、喝茶。

“温暖”的工作餐

“我兒子是黨員,他說黨員幹部不帶頭,誰帶頭?再說了,防疫不光是政府的事,還是我們老百姓自己的事。”王丙輝兒子、兒媳都是鄉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接到取消休假的通知後,便立即趕赴到了一線。“兒子每天都會打電話來,還叮囑我們要照顧好這些執勤幹部。我要他安心工作,我們會做好後勤服務的。”王丙輝說。

每天在王丙輝家吃飯的執勤幹部,多則有10多個,少的時候也有五六個。一些本來要來給兩夫妻拜年的晚輩,都被“拒之門外”。“一來響應號召不聚會,二來沒空招待他們。”李小蘭笑著說。

“你們放心吃,碗筷我都消毒了……多吃點,不夠我再炒。”李小蘭熱情地招呼大家吃菜。雖然現在集市休市了,好在之前夫妻為春節招待親朋好友準備了不少葷菜,自家地裡還種了蔬菜,加上自己手工做的油豆腐、魔芋豆腐,頓頓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第一天吃完飯,執勤人員自覺上交“伙食費”,王丙輝夫婦說什麼也不肯收。“比起他們為了保障我們的健康沒日沒夜地工作,我們做這點真的不算什麼。”王丙輝說,看著這些幹部,就想起在一線工作的兒子、兒媳,希望他們要加強防護,照顧好自己。

“1月29日晚餐,6人。”晚飯後,州門司鎮幹部陳威拿出手機,備忘錄裡詳細記錄了從大年初一以來執勤人員在王丙輝家吃飯的人數。“王叔叔一家辛苦了,不能讓他們又貼錢又貼力,等值守結束後,我們要把工作餐費付給他們。”陳威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