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直道没有混凝土, 两千年时间没人走, 为何到现在都不长草?

汪贵显


说秦直道不长草太夸张了,草还是长了不少的。

(秦直道)

秦直道是秦始皇命令蒙恬监督修造的,用了30万名工人,花费两年半时间,总长度为736公里。修建秦直道的目的也很简单,防范匈奴的侵扰。

从咸阳到九原郡(现内蒙古包头附近)这么远的距离,修建了一条大致平直的道路,绝对是“高速公路”的鼻祖。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想保证这条路2000年还有迹可循,不容易。


秦直道之所以现在依然能看到,关键是一直有人用。

(匈奴一直威胁着中原王朝)

秦朝灭亡,不代表秦直道就废弃了。西汉初年的时候,中原地区依然面临匈奴的威胁,当时匈奴多次南下,而匈奴左贤王还一度占据了阴山和河套地区。不过,没过多久他们就撤走了……原因很简单,西汉王朝可以利用秦直道运兵,快速打击匈奴。

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曾随汉武帝巡游,从泰山向东到达海边,然后向北经过辽西,再经过九原郡直接回到咸阳。而这最后一段路,明显走的就是秦直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匈奴趁机南下劫掠,把蔡文姬也抢走了,走的应该就是秦直道。而曹操把蔡文姬赎回来,应该也是走的秦直道。

所以,汉代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范,一直在利用秦直道,也经常进行维护。

到了唐朝,要面对漠北崛起的突厥大军。公元626年,突厥趁玄武门之变政局不稳,率大军南下直逼长安,打到了距离长安仅40里的地方。而唐王朝也一直再防范游牧民族的侵扰,秦直道的作用不言而喻。


可以说,历朝历代,只要北方游牧民族还构成威胁,秦直道就一直在用。

(秦直道遗址)

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一直到清朝,秦直道的作用才慢慢变弱。当然,除了军事作用,民间商业运输和陕、甘、宁、内蒙等地的交流,也一直利用秦直道。

所以,题主所说的秦直道“两千年时间没人走”是不对的。准确的说,秦直道一直发挥着作用,一直有人走。

秦直道如果没人走,不要说2000年,200年都不用就完全找不到踪迹了。


七追风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想明确一下什么叫秦直道,秦直道究竟是什么,拓展说明一下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

秦直道最早记载在《史记》之中: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埋谷,直通之。

就是说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开始修建了直道,从南方甘泉宫出发出发,一路向北最后抵达了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全称按今天的计量单位,得有1400公里。



秦直道今天的遗址在陕西旬邑县和甘肃正宁县的子午岭主脉上,2000多年不长草的秦直道也是说的这一块发的直道遗址。



之所以两千年过去,直道还能保留下来这和直道的修建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

层层夯土

层层夯土为了保证直道质量,在修建时直道是采用了一层一层的夯土进行压实。夯土层为8层,每层40~50厘米。直道上夯土层最后的地方甚至有足足6米。



夯土密度本就大于正常的土壤,在加上一层一层堆叠后,再次夯打,直道上的泥土中几乎没有什么缝隙,这样的土壤自然很难长草。

我要纠正一下直道上并不是不是不长草,而是不长树。在有的直道遗址上长出了灌木和细草,但全部遗迹从未有树长出。

也正是因为草木稀疏,秦直道才能才两千年前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堑山堙谷

直道修建时还有一项技术,就是“堑山堙谷“。

简单说就是遇到山头直接把山头给削平,旁边如果有山沟,就用土石填平,这样施工的直道路面普遍宽约30-40米。

很难想象20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确定道路的走向,选中路线,开山填壑,组织施工,运走和填满难以计算的土方量。

伟大的道路

直道1400公里,期间一路向北,穿越了今天所说的黄土高原、陕北高原、子午岭、白于山、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

都说大陆通罗马,我觉得罗马大道远逊于我们的秦直道。


大泽遗珠


秦直道由扶苏与蒙恬将军主持修建,道路的起点在陕西咸阳,然后一直北上通到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

秦直道修建是为了打败北方边疆地区的匈奴一族。匈奴频繁骚扰中原,对于刚刚建立六国统一的秦始皇来说肯定忍无可忍。而秦始皇都城陕西咸阳到北方边疆路途遥远,山路崎岖受沟壑地形与山地的影响。行军打仗不方便,所以下令修建秦直道。

打败匈奴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打的差不多。秦直道肯定一直在用。

秦直道不仅在秦朝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历朝历代起着重要作用,一直延续至今。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就成了路




搬讲历史


古人有古人的智慧,古人在当时技术限制的条件下,只能用智慧想办法。古人筑墙修官道都想持久耐用,如果生虫长草那容易破坏工程就不够用了。所以古人就发明了夯土。秦直道所用到的建筑用土全都是熟土,熟土就是经过炒熟或者碾碎用火烧过的泥土,这样的泥土失去了养分,而且当中的微生物都死光了,是不能用于种植植物的。然后将这些泥土夯实在一起后,这条路面就会十分平整坚固,没有养分和微生物,虫子杂草都不会出现在上面。

考古专家表示,这样烧焦后的泥土作为建筑用土使用,导致整条路的地面其实和混凝土一般坚硬。在当时,人们的交通工具都是马车和马匹,如果上面用的是其他的泥土,只会扬起大量的灰尘飞沙。熟土既坚硬还无杂草,就算是下雨也不会变得坑坑洼洼的,没有积水,就大大提高了马车行驶速度。


墨韵无疆


这个问题问得不错


壹号选手


你可以去检测一下


建筑1加固


秦始皇那么多军队哪去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