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有抑郁倾向,该如何面对抑郁呢?

乱雨飘香


人生淡薄,活着就是福!

武汉肺炎应该惊醒抑郁的人们!

世人心中的科比离世,我门应该明白,生命诚可贵,活着就好!

它有时短暂到你没有时间去告别所爱的人,哪怕给他们一个眼神也好!

你还有功夫胡思乱想想不开?!

珍惜吧,活着的时光!

尽可能地敞开心扉,去享受大自然的阳光!


用户4372671490


原来“抑郁症"这个问题有这么多人在关注的,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抑郁症呢?

多年前,我也是一个轻度抑郁症患者。

少年不知道愁滋味,可能是还没有经历生离死别吧。

2006年10月之前,我很快乐,每天都很开心。

当外婆的死讯传来后,我的世界在瘫塌。

悲伤带着轻生的念头,我一天一天地过了将近10年。

有个抑郁患者,是这样形容那种感觉的。

他说: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一点一点地把我的灵魂从身体里拖出来,然后一天一天地把它拖进深渊。

我就数着时间过日子,过着每一天。没有期待更好。

直到2019年,我彻底从过去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我才有勇气去谈抑郁这件事。

抑郁不像传说中那么恐惧,它就像感冒一样,每个人都可能会得的。

如果你有抑郁,10个你必需知道的事:

1、抑郁的人,想法和信念都会比较负面

同样面对一件事,负面的人就会说,自己无能,不值得被爱,感到非常无助,有挫败感。

比如我,经常觉得自己个子比别人矮,就会很自卑,没有人喜欢我,也会缺少机会。也不敢对一些比我优秀的人抱有希望。

2、处于无助状态的时候,比较容易抑郁

看到身边很多人都过起了自由的创业生活,二话不说也辞工不干了。裸辞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钱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挣。

你是否会特别低估自己,贬低自己,觉得自己无能又无聊,也没有什么能力,对社会也没有什么价值。

如果让自己处于这种状态太久,也会比较容易抑郁。

3、很多抑郁的人,都是追求完美

前几天听到一个朋友分享,一个比较优秀的朋友。她一直都想开通公众号,但是它觉得公众号的第一篇文一定要高质量高水准,才值得发出来。结果过了一年又一年,公众号还是没有完成第一篇。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事件,但如果你总是事事寻求更好更完美,这其实是一个无底洞。

4、焦虑和抑郁总是结伴而行

常常看到朋友圈,好多人都已经习惯把正面的放上去,几乎看不到负面的生活状态。我们很容易接受优秀的人,但很难接受身边的人比你优秀。现在的时代,身边的人比你优秀也是比比皆是。应访以什么心态来对待?很多人不心动吗?心动,一心动,我们就成了被贩卖焦虑的那一方。研究表明,近50%的人被诊断存在抑郁症的人,同时存在焦虑症。

5、抑郁有时是生命成长的必要阶段

如果我们真的感到抑郁,也不要责怪自己和这个社会。有时候抑郁是生命成长的必要阶段,正好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究竟我们失去了什么。如果你今天只有20来岁,那我恭喜你,你往后余生的智慧比很多人都来得早。我用了13年时间与它相伴,最后我也感谢它让我知道,原来生命真实的样子,真的很轻松。

6、抑郁症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不要对它有任何的偏见

美国精神障碍提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心境低落、对身边的事物和活动失去兴趣和愉悦感;活动明显减少,几乎每天感到疲劳或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过多;很难集中注意力;不断自责、内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可能会有自杀倾向等。

如果怀疑自己有抑郁症,建议去专科医院检查。在专家的帮助下选用有效的方法康复。

7、抑郁后不要死杠

心理抑郁的人,最喜欢孤独。很多人感冒都自己在家,喝多点水,睡眠充足,就熬过去了。但是心理抑郁的人,会影响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如果有抑郁自己调节不过来,一定要寻求帮助。

8、疗愈抑郁,方法一定比问题多

抑郁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抑郁的人最重要是改变行为和思维模式。

当我被困抑郁时,看到父母怎么做,都觉得他们对我偏心,怎么说法都是害我的。

后来改变了思考模式,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对我,源于他们本身就有解决不了的负面情绪,还有就是严重缺爱。

本身就什么都缺的父母,你如果执着于他们一定要按你需求的给予,你一定会失望并且受挫。

9、抑郁的疗愈,必须跨越“接受”这一关

很多人都不改承受自己有抑郁,觉得会被别人笑话?或是别人带有色眼镜看你?

我以前也会有这种顾虑,后来我身边有一个朋友说它有自杀的倾向,我那一刻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了。

对啊,我就是有抑郁。我需要走出来。

当我接受这个事实,过了一个月,就遇到了现在帮我做情绪释放的老师。

与其自己一个人苦苦挣扎,不如说出来让别人帮你。

10、帮助别人,是疗愈抑郁的有效方法

多项研究表明,乐于助人,有利于心理健康。

多给予别人帮忙,最后真正帮助的是自己,助人自助。


黎阳兰情绪管理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但是我感觉幸福指数却是越来越低,记得小时候很穷,但是却很快乐,因为大家都一样,没有贫富差距。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经济条件都好了,可是我们却越来越不快乐了,因为选择了不同的职业所以就决定过不同的生活,可是大家都一样努力的工作,收入却差几倍甚至更多,怎能不抑郁不焦虑呢,我也是这几年经常感觉抑郁和焦虑,甚至有时候都感觉绝望。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不能这样下去,我要想办法自救,就找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去做,培养一种爱好,让自己重拾自信。或者找一些喜欢的刺激的大片看看,转移注意力,读读书,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信心。坚持锻炼,锻炼身体会让人心情愉悦,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我感觉这些方法都能让自己的情绪暂时得到调整。但是可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希望专业人士能给我们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走出抑郁和焦虑。


88888


曾经我也一度认为自己抑郁了,而且很多年。反正没有去看过,都是自己慢慢调解的。我觉得面对抑郁,首先要顺着自己来,爱干什么,干什么去,找朋友聚聚,聊聊天。去外面走走,做做义工,帮助别人。去看看大海,登登大山,走走沙漠,入入深林。把自己身心交给自然。


襄阳段友a奎


这个问题问的前半句是抑郁倾向,后半句是抑郁症。前后概念有很大差别。真的不知道您问的是哪一个?

抑郁是心理医学科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三个阶段:抑郁状态,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

抑郁症的病程时间为持续2周以上,表现为思维和行动迟缓,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社会功能下降,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食少体重下降,喜欢独处,爱哭,有轻生想法或行为。如果不及时治疗,有自杀,复发,生活质量降低的风险。抑郁症按精神卫生法只有精神专科医院有诊断和治疗的权利。

而抑郁状态是一种抑郁的情绪。具有执业范围的综合医院心理科可以诊断和治疗。您说的是抑郁状态吧?

抑郁状态的治疗有:1.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 3.生物电治疗。

首先,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医嘱进行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原则是足量,足疗程。防止自杀,防止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患者在配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同时也要做到:1.科学分析问题,人生是有限的,不可能完美。2.减少欲望,欲望多了,烦恼就多了,情绪也就多了。3.多进行体育锻炼和有氧运动。4.音乐也是释放情绪的很好方法。5.放松心情:如深呼吸,自我催眠,冥想正念等都可以缓解压力和情绪。6.最重要的是要有喜欢和兴趣的生活圈子,在圈子里可以倾述。

最后,要想恢复正常,要根据个体差异,量力而行。做到持之以恒,持续改进,不抛弃,不放弃,按医嘱执行。抑郁是一定可以治愈的


闯网人生


现代工业社会人口流动大,分工明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之前复杂了几个量级,这是全世界的发展趋势。

就国内而言,可能形势更严峻,九零前大多数的父母一代都是文盲或者准文盲。他们经历了动荡和极度贫穷的年代,很多都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障碍,我们接触的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是家庭原因导致的,包括我自己。



至于抑郁症的解决办法,我写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1.先确定自己家庭的物质条件和父母亲人对待患者的态度,以及对抑郁症本身的了解程度。如果条件还可以,亲人多少重视,那就尽量多沟通,让他们了解患者的痛苦。并且,不管是看精神科医生还是心理咨询师,都要让他们了解抑郁症的特殊性,以方便他们配合医生或咨询师照顾和引导患者。

2.如果家庭条件本身就不好,亲人还不理解甚至是打击,这要注意了,尽量找个相对简单的环境,尽量厚着脸皮向家里要些钱。积极治疗,不管是看医生吃药还是心理咨询,或者自己研究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也好,总之不能自暴自弃。然后等稍稍稳定点,找个特别简单,少人际关系的工作,慢慢调养。

3.一定不要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不管是医生还是咨询师,抑或是其他人。这点很重要,抑郁症的特质之一就是“靠”,一旦失去自我内在的动力,会很大程度上阻碍病情的好转。

4.记住,抑郁症等神经症是慢性病,不要期望一下子就能好,特别是社恐和强迫思维等等,要有长期和症状作斗争的心理准备,对自己有些耐心。

5.不要完全寄希望于别人,自己要学会掌握一些自我调控的办法,找到自我心理变化的规律,慢慢理清自己身心矛盾和对外的关系。

6.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基础康复训练,比如深呼吸、冥想和适量的运动等等。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有什么具体问题可以问我。


何老蔡


现在的社会抑郁症确实越演越烈,面对抑郁该如何面对,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抑郁从哪里来,如何消除抑郁情绪。

为什么抑郁倾向增加

也就是抑郁从哪里来,现在社会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当我们的承受能力无法应对现实的压力,就会失去平衡,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抑郁,焦虑,恐惧等等。

想要面对抑郁,就需要了解自己的抑郁从何而来,每个人可能会各不相同。

  1. 情感:可能来自感情重创,或者连续受挫(例如现代的相亲,总是相不中,家人却步步紧逼)

  2. 工作:可能是初入职场不顺,也可能是工作一段时间没有晋升的忧虑,或是打压排挤,亦或是被裁退的风险。

  3. 家庭:父母的不理解,孩子的叛逆,夫妻之间的矛盾等等

  4. 经济状况:那就是一个字“穷”

  5. 还有很多很多,也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偶尔也会沮丧失落,跌入抑郁的边缘。

举一个我上学时期的亲身经历:

在高中时期,高一的时候是随机分配班级,但是在高二的时候学校会根据各个班级的学习状况抽调学习好的学生组建重点班,进行重点培养。

在高一的时候我觉得学习轻松愉快,成绩自然也是不错,一直保持在前五,很自然地在高二的事情进入了重点班,在重点班级只能排中游的水平,于是有一些压抑,学习不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了,成绩一路下滑,进入了倒数的行列,成了老师“关注”的群体。

主要是英语和数学成绩,英语成绩从高一85分(满分100),下降到75.5分(满分150分);数学成绩由高一90分(100分制),下降到83分(150分制)。而我的班主任刚好是英语老师,两次被叫到老师办公室谈话,那时内向的我几乎进入了抑郁的行列。

痛定思痛之后,我找到了我高一的英语老师,询问提升成绩的方法,按照老师的指导,我加强练习,成绩才慢慢好转。

如何面对抑郁

当你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找到自己抑郁的症结,然后你必须付出努力去改变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沉下心来用心的对待。

被情绪困扰多半是想象着这样下去的危险性,而不是寻找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

比如相亲,遇到的总是不满意,或者接触一段时间无法继续。

然后你就开始担心,这样下去岂不是要孤独终老,家人和朋友又不停地催促,然后可能会接触更多的相亲对象,接触变成了快餐式,根本没有时间了解彼此,结果可想而知,成功的概率会比以前更低,结果进入恶性循环,反感相亲。

所以我建议:

  1. 找到问题的根源

  2. 根据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3. 实际行动去改善面对的情况,使得情况变得好转

  4. 在实际行动中不断修正,不断优化

  5. 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小心理


目前全球大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每隔40秒,世界上就有1人因抑郁症自杀。

首先,我们要明白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情不好”,它是一种疾病;患病并不是丢人的事情,但是病需要治疗。

很多人常常把抑郁和抑郁症相混淆——这导致当人们想到抑郁症时,脑中浮现的都只是日常生活的难过悲伤情绪,却不理解抑郁症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类综合症,是众多情绪感受失常的并发状态;它包含的不仅仅是绝望沮丧悲伤,还有丧失兴趣、疲倦、焦虑、厌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等等因素。

药物治疗是很有效的方式,不要害怕吃药,疾病不是耻辱,治疗更不是。

其次,心理治疗也是独立于药物治疗以外或者和药物治疗配合使用的方法,其原理就是直接向患者的认知偏见出击。


三冬暖心理咨询平台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2017年世界卫生日活动的主题为抑郁症,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发文称,全球范围内约有4.4%的人罹患抑郁症,患者数已达3.22亿,2005年至2015年间患者数量增加了18.4%。抑郁症每年夺走近80万人的生命,已成为15-29岁年龄段个体的第二大死因。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冯正直研究团队从行为、脑结构和功能等水平证实:抑郁症与你对自己的记忆障碍有关。

1. 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是抑郁症稳定的特质

早期研究发现抑郁患者存在记忆偏向,常选择与自己消极情绪状态相一致的负性的、概括的信息,并且对消极、概括的信息回忆增强的倾向,是抑郁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中自传体记忆是当前记忆研究的热点,是关于个人过去生活事件的记忆。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自传体记忆存在差异,前者在回忆自我相关的事件时,不能按要求提取特定时间内的具体事件或情节,更倾向于回忆更抽象含糊,缺乏具体细节的记忆内容,或类别化、重复性的事件,称为自传体记忆的过度概括化现象,是抑郁症稳定特质,也是抑郁发生和维持的易感因素之一。本研究团队也进行了行为学实验,发现抑郁症组具有过度概括化记忆特征,并且对抑郁症具体性记忆进行了功能定位研究,发现抑郁症组与正常组在具体性记忆和概括性记忆上均存在显著的脑区激活差异。

2. 抑郁症自传体记忆的搜寻和精加工异常在抑郁症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具体性记忆提取包括两个阶段,首先需要在搜寻阶段从自传体知识库中选择一个记忆事件而抑制其他无关的记忆;接着在精加工阶段对所选择的记忆进行保持和精细化提取。自传体记忆提取的搜寻和精加工两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神经网络,且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心理意义。本研究团队前期发现抑郁症组具体性记忆搜寻反应时显著长于正常组,而且对具体性记忆精加工所用的时间短,很难回忆出具体性记忆的详细内容;然后对抑郁症具体性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阶段的脑区激活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抑郁组在搜寻阶段左侧额中回、左侧海马旁回、左侧顶下小叶、左侧枕下回、双侧扣带回等脑区活性减弱,右额内侧回活性增强;在精加工阶段左侧额中回、左侧海马旁回等活性不足,左侧颞上回活性增强。研究提示,抑郁症自传体记忆神经功能异常可能是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的原因,如果改善自传体记忆提取的脑功能同样可能对抑郁症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抑郁组和正常组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阶段的脑区激活差异

3. 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具体性训练是缓解抑郁的有效方法

近些年来在临床治疗中认知训练开始兴起,其中通过自传体记忆具体性训练(MEST)改善抑郁症状以及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水平,证明是积极有效的。本研究团队从行为学、脑结构特点、静息态功能网络、任务态脑功能特点的角度,探索自传体记忆具体性训练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对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发现自传体记忆具体性训练能够缓解抑郁症状,在搜寻和精加工阶段改善抑郁症异常的脑区和脑网络,为抑郁症高效稳定的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了实证依据。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我们身边那些耳熟能详的名人,很多都死于抑郁症,比如梵高、三毛、玛丽莲梦露、川端康成、张国荣、乔任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增快,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抑郁症的常见表现:

1、睡眠紊乱:主要表现为失眠、睡眠感缺失(明明睡着了,却觉得一直都没睡着)等,不典型抑郁症也可能出现贪睡的情况;

2、食欲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不想吃)和体重减轻,不典型抑郁症则可见有食欲亢进(贪食)和体重增加;

3.性功能减退:可以是性欲的减退乃至完全丧失;

4.精力丧失:无精打采、疲乏无力、懒惰、不愿见人;

5.晨重夜轻:情绪差在晨间加重(每天一睁眼,就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拔,下午和晚上则有所减轻),但有些心因性抑郁的症状则可能在下午或晚间加重;

6.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头痛、全身疼痛,周身不适,胃肠道功能紊乱,心慌气短乃至胸前区痛,尿频、尿急等。

在生活中,我们最担心的抑郁症状是自杀。然而,自杀只是抑郁的其中一个问题,抑郁症是一种很糟糕的综合征,它的关键在于无法体验到快乐。你可以想想你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比如失去挚爱、失业、关系破裂等;如果罹患抑郁症,你成天都会有那种感觉,而且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抑郁症患者常会有这种无助感和无望感,自杀观念也会随之而来。还有一种特别的“微笑性抑郁”,常常发生于成功人士中,尽管他们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强颜欢笑,不易被周围人觉察,自杀风险也极高。

抑郁的情绪悄悄向你袭来,起初你只是被一些琐碎的工作杂事而困扰,可能会觉得头痛、全身疼痛,周身不适,胃肠道功能紊乱,心慌气短乃至胸前区痛,尿频、尿急等,你只是选择去忽视它们,告诉自己只不过是身体差,有点倒霉,又是糟糕的一天而已。

但实则不然,你被困在了这种情绪之中,你习惯将自己掩盖在忙碌的工作中,因为你不得不这样做。你渐渐感觉疲乏无力、失眠,明明工作到很晚,凌晨2点却又再次醒来,明明家人说你整晚都在呼呼大睡,你却总感觉整夜未睡(睡眠感缺乏)。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机械地重复你的日子,越来越消瘦。

然而困扰并没有消失,病情越来越严重,你早晨一睁眼,就为新的一天担忧、不能自拔,下午和晚上则有所减轻。以前让你开心的事情现在变得一文不值,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也让你痛苦不堪,和爱人不再亲密,性欲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整日无精打采,死党的邀约也拒绝,不愿出门见人,让自己反复沉浸在灰暗的情绪中。

直到有一天,糟糕的情绪恶性循环,你感觉度日如年,你觉得自己再也开心不起来了,于是麻木的自己选择放弃家人,放弃自己,放弃一切,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人会对重度抑郁患者说:“你需要锻炼,你需要振作起来!”事实上,如果你已经抑郁到一定程度,成天睡不着觉,无法集中注意力,在痛苦的深渊中无法自拔,连家门都不出,还打算出去跑步抗抑郁吗?有人说抑郁症自己坚强些调整调整就会过去,然而对于自杀自伤明显的抑郁症患者,他们可能需要更多专业性的帮助。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亲友有类似情况或感受,请前往专业的精神专科规范诊治,早日康复!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文章,带你走出抑郁症


科普狂犬病


抑郁症固然可怕。但比抑郁症更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认知缺乏、更是我们错误对待抑郁症的态度和方式。

一,求助专业人士治疗,考虑吃药,或者采取精神治疗法,比如说有音乐治疗法,艺术治疗法和宠物疗法。

二,改变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表,多运动,减少高糖分食品和快餐,多吃蔬果多喝水。重新修饰自己的仪容,维持良好的社交圈,多与能给你正能量的朋友交往。

三,调整你的行为,发展一个爱好,或者饲养宠物,充实自己。做一些让你开心的事,比如煲剧。写日记,把不开心的情绪发泄出来。尝试去帮助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