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哪些好听的豫剧?

梦幻之星V



豫剧目前在全国属于第二大剧种,好听的豫剧有很多,在旦角方面分为常陈崔马阎后来又续了桑,生角方面有唐派,豫东红脸,豫西红脸等。下面分别为您介绍各个流派比较好听的豫剧剧目。

1、常派:代表人物常香玉,她的代表剧目有《花木兰》《拷红》《白蛇传》


2、陈派,代表人物陈素真,她的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三上轿》《春秋配》

3、崔派:代表人物崔兰田,她的代表剧目有《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

4、马派,代表人物马金凤,她的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对花枪》《花打朝》

5、阎派,代表人物阎立品,她的代表剧目有《秦雪梅》《西厢记》《盘夫索夫》

6 桑派,代表人物桑振君,她的作品有《对绣鞋》、《打金枝》、《白莲花》。

生行方面,唐派唐喜成的《南阳关》《三哭殿》。

丑行方面,有牛的草的牛派,代表剧《七品芝麻官》。

还有后来的新戏《朝阳沟》《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都是非常好看的豫剧戏。


豫见唢呐


好听的豫剧有:

常香玉的《花木兰》,马金凤的《对花枪》,魏云的《朝阳沟》。另外还有豫剧《穆桂英挂帅》《大祭桩》《红娘》《抬花轿》《七品芝麻官》《三上轿》《铡美案》《八珍汤》《破洪州》《白蛇传》《五世请缨》《桃花扇》《三哭殿》《秦雪梅吊孝》等。



清雅绿菊


豫剧发源于河南开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具体那些好听喜欢听那些这完全属于因人而异,下面把我喜欢的推荐给大家。

《下陈州》,三侠五义戏,改编自三侠五义第九回至第十五回包公陈州放粮片段,成被戏曲改编成豫剧传统剧目,李斯忠代表剧目之一。

《七品芝麻官》,是豫剧表演艺术大师牛得草先生的一出别具风采的喜剧性清官戏,情节生动,表演风趣。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句曾风靡一时的台词就出自豫剧《七品芝麻官》。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北宋时,宋辽两国争战不断。萧太后请来高人相助,摆下天门阵,再次兴兵挑起战火。杨门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杨六郎等终放下架子,亲自向桂英道歉。桂英归宋成为杨家女将中最突出的猛将之一,连同八妹、排风等再显威风,一举大破天门阵。破阵时,主要由杨六郎组织人马。六郎首先争取辽国的盟友——西夏国的郡主黄琼女和黑水国的名将土金宿归宋。随后,穆桂英一马当先,勇破中阵,逼杀韩昌;杨五郎斧砍萧天佐;杨宗保枪刺苏阿庆。天门阵土崩瓦解,萧天佑败归北辽。

朝阳沟

《朝阳沟》的问世,无疑是现代戏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情节,再加上豫剧三团各位艺术家精湛的表演,使的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名闻全国。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朝阳沟》中的大部分唱腔在中原地区仍还在广为传唱和流传,这一切都证明了《朝阳沟》所具有着的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剧作除主人公银环外,还刻画了拴保、拴保娘、拴保爹、二大娘、老支书等朴实、忠厚的农民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崭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社会主义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全剧语言富有个性特点,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唱词生动、风趣,节奏明快。剧本故事完整,人物集中,在运用传统的结构方法方面取得了成就。


贵老师讲大名历史


第一个是豫东刘派。创始人刘忠河。经典曲目《打金枝》、《十五贯》、《辕门斩子》等。

第二个就是旦角儿戏常香玉常派的代表作品《花木兰》《大祭桩》这两部戏。还有陈素真老师的《十面埋伏》、《反长安》、《如意剑》、《白蛇传》、《嫦娥奔月》、《天地配》、《香囊记》这几部经典作品。此外对于阎立品老师的《秦雪梅》、《西厢记》这两部作品也比较喜欢。

第三个就是净角儿戏。《下陈州》、《跪韩铺》、《包龙图坐监》、《司马茅告状》、《探阴山》这几部作品。

第四个就是丑角戏儿,牛得草老师的《七品芝麻官》和李天方老师的《李豁子离婚》。


精选曲艺


祥符调是豫剧的母调,祥符调最耐听。陈派,桑派,阎派。代表剧目有宇宙锋,三上轿,对绣鞋,蝴蝶杯,秦雪梅,盘夫索夫等。当然豫东红脸戏也不错,代表人物是唐玉成。李斯忠的李派,唐喜成的唐派也不错,可惜后继乏人。牛派是唯一把丑角演成主演的派别,也是可惜后继乏人。至于常派常香玉先生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在豫剧届恐怕以后也无人撼动,常派的传承人要加油了,不要在前人的光环下吃老本。崔派以悲戏为主,兰田先生的鼻腔共鸣后人很难模仿,张宝英老师继承和发扬了崔派艺术,这是值得崔先生欣慰的事情。马派艺术高亢明亮,通俗易学,并且马金凤先生是老一辈立派豫剧人中唯一健在的,九十年的舞台生涯恐怕要打造吉尼斯世界纪录了,祝愿先生百岁挂帅重新出征。同时豫剧朝阳沟开启了豫剧现代戏的新篇章,六十年过去了仍然传唱不衰,让我们缅怀杨兰春先生,缅怀魏云老师,共同祝愿王善朴老师,高洁老师,柳兰芳老师,杨华瑞老师身体健康。我们更不能忘记一直根治在群众中间,一直为豫剧的传承不懈努力的老艺人们,比如苏兰芳先生,她是那么的胸怀宽广,那么的淡定从容,那么的不计名利,让我们把最好荣誉送给她们,豫剧最可爱的人,她们的声音也会根治老百姓的心中,最好听的声音一定会在唱三百年。


上善若水338904613524


什么豫剧好听?这个问题问的太偏颇了。我感觉豫剧都好听,就看你喜欢听什么样的了。我不是专业的人士,但作为一名河南人来说,对豫剧还是有一些了解。有的人喜欢听曲剧,有的人喜欢听越调,还有的喜欢听道情,还有的喜欢听坠子,这应该就是豫剧的四大种类吧!里面又分了很多派系,各有各的听众。

戏曲一般都是60后之前的人喜欢听的多,因为他们所处的年代,歌曲也差不多高音多,大家听不惯还不如戏曲,大家都能够听懂,而且有剧情大家很享受。后来港台流行歌曲在大陆广泛传播,戏曲市场就越来越惨淡了。不过还好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又一次把1亿的河南,和河南周边的群众拉了回来。使豫剧在年轻人中又吸了很多粉,虽然大家很少唱但大家在耳睹目染下,还是知道也能记着很多唱段。

小时候每当听到哭戏时,心里就很难受,因为她嗷嗷嗷嗷,一下子要几分钟。要么就是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拉音,让我很焦急。除非听丑角的就像“王金豆借粮”的那段,有点类似现在的说唱,“老汉我名叫刘老七,今年已有五十一,家有田地四五倾,我不愁吃来不愁穿。见了富人我喊声爷,见了穷人我不答理。”好像记错了,反正这出戏和“李天宝吊孝”已经分不清了,剧情有些相似。

豫剧和京剧相比,我们应该更应该喜欢豫剧的唱,喜欢京剧的打斗,因为豫剧的打戏很少,虽然也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但京剧武打的更多,但他们的唱腔我们一句也听不懂。

现在我已经喜欢听豫剧的嗷嗷嗷嗷了,也喜欢她拉长音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戏曲的韵味越来越能感受到她的魅力了,就像流行歌曲的高音和长音一样。尤其喜欢一些唱段像“风雨故园”里的“再也不把女人投的唱段”,小蜗牛,小蜗牛......二十年未曾和他牵过手,二十年不知道啥叫温柔,二十年我还是一个女儿身,二十年我天天守着一个愁......

当然还有比较欢快的就是“朝阳沟”的选段,亲家母你坐下,咱俩有话拉一拉,俺的银环好喝水,茶瓶茶碗有俩仨......说实话豫剧名段很多,像大家最熟悉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辕门外三声炮”、“周凤莲坐在轿子里喜气洋洋”等等太多,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已经很晚了,欢迎大家关注我,在评论区留言,探讨哦!谢谢了!


李红周看世界


我认为常香玉老师的考红,花木兰,。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唐喜成唱的李世民那一段。崔兰田的唱腔等都很好听。











顺其自然65491946


喜欢的流派太多了!唐喜成的三哭殿,李树建的程婴救孤,李忠和的打金枝,常香玉的花木兰,拷红,阎立品的秦雪梅吊孝,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陈素质的陈三两,牛得草的七品芝麻官,海连池的卷席筒等等,脍炙人口,老百姓都会唱上两句,中国戏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最接近老百姓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伶仃海岸


戏缘APP有很多豫剧名家名段,欢迎观看


戏缘


予剧,只有一个,河南予剧,首先,予歌,戏歌不算予剧。要说什么予剧好听,那太多了,常,陈,崔,马,闫,桑,河南第一小生,王素君,唐派的唐喜成,河南第一黑头大王,李斯忠,名丑,高兴旺,牛得草……等等等等,举不胜举,现在的所谓名家,大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幌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