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准爸爸要求剖腹产,医生却说“没指征”,是顺是剖到底谁说了算?

干脆剖了吧,我老婆疼得受不了了!

宫口开得太慢了,我们想要剖腹产!

孩子太大了,为了安全,我们能不能要求剖腹产?

在医院的产房外,你可能经常会听到产妇的家属这样跟医生沟通,而医生的答复则通常都是说没有剖腹产指征,希望家属和孕妇再坚持。很多人因此都会疑惑,剖腹产指征是个什么鬼?自己想要剖腹产,为什么还得求着医生呢?老苗今天就这个问题科普一下。

准爸爸要求剖腹产,医生却说“没指征”,是顺是剖到底谁说了算?

什么是剖腹产指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剖腹产并不是和自然分娩等同的一种分娩方式,而是在自然分娩有风险的前提下,通过手术手段取出胎儿,它是自然分娩无法达成后的一个无奈之举,它比自然分娩对身体的伤害更大。既然它本身是一个手术,必然要求在医学上有某些特征情况下才能进行,这些特征就是所谓的剖腹产指征。

剖腹产指征分绝对指征和相对指征,绝对指征主要包括产妇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儿横位、软产道异常、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等,这些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可能安全地顺产,所以一经发现,医生都会建议择期剖腹产或立即剖腹产。

相对指征包括胎儿窘迫、臀位、部分性前置胎盘、低置胎盘、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产妇心脏病等等,这些情况下自然分娩或者剖腹产不及时可能带来风险,医生通常会跟孕妈沟通选择剖腹产或者尝试顺产。

准爸爸要求剖腹产,医生却说“没指征”,是顺是剖到底谁说了算?

是顺是剖到底谁说了算

除了以上医学指征外,剖腹产还经常遵循的一个指征是精神层面的,即“产妇强烈要求剖腹产”,分娩时的精神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因素,譬如有的孕妈顺产的条件非常好,不管是胎儿大小,产道、宫缩强度都非常适合,但因为她特别怕疼或者意志力很薄弱,精神上早早地被击溃了,那顺产也是无法完成的,临床上这类顺产到一半孕妈坚持不下去再拉去顺转剖的情况也很常见,所以说,在产妇强烈要求的情况下,医生告知剖腹产的后果,经产妇或家人签字后也可以手术。

所以说,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医生手里,而是产妇自己说了算,产妇应提前跟家属做好沟通,分娩时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自己实在无法坚持时怎么办,以便必要时能快速进行剖腹产手术。

准爸爸要求剖腹产,医生却说“没指征”,是顺是剖到底谁说了算?

医生更喜欢顺产吗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奇怪了,“不对吧,你说决定权在产妇手里,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总是产妇或家属求着医生剖腹产,这又是咋回事?”

事实上,前些年我国的剖腹产特别风靡,尤其是很多私立小医院,都大肆宣传剖腹产的好处而忽视它的坏处,因为对于医院来说,一个剖腹产只需要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而顺产则动辄10个小时以上,而且剖腹产的费用要比顺产高很多,所以从医院的利益来讲,推广剖腹产对他们其实更有利;而对于产妇来说,剖腹产尽管减少了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但剖腹产的并发症、产后恢复问题、再次妊娠时异常风险加大等问题其实对身体的伤害更大。因此直到近10来年,国家大力管控,才遏制住了这种风气,2017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护法》强调:医师和助产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提高助产技术和服务治疗,预防和减少产伤。这里的有关操作规程指的就是必须在有明确的医学指征,或者产妇强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剖腹产手术,而且即使产妇强烈要求,医院也必须告知其剖腹产的不利后果,做好充分的宣教工作,尽量鼓励顺产,实在无法坚持的情况下才让产妇或家属签字后实施手术。

所以,并不是医生更喜欢顺产,相反,这恰恰是医生敬业素质和医德的体现,因为人的精神层面的弹性是很大的,在产房里的分娩环境下,产妇不堪疼痛的折磨,一旦觉得有退路就很容易放弃,而医生如果听之任之的话,就会导致很多本来能顺产的产妇最终采取了剖腹产,事后后悔也来不及了,而正是医生们一遍遍地告知“没有剖腹产指征”、“再坚持坚持”,才帮助产妇们挖掘出了精神上的潜力,最终苦尽甘来,成功顺产。

准爸爸要求剖腹产,医生却说“没指征”,是顺是剖到底谁说了算?

剖腹产有指标限制吗

还有一种说法是医生之所以不愿意剖腹产是因为医院指标紧缺,这是无稽之谈,国家医疗体系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对剖腹产进行指标管控,即使个别医院有这样的情况,也是从母婴保护的角度出发小范围制定的激励政策,也是为了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健康。

所以,各位孕妈们不用焦虑分娩方式的问题,调整好心态,听医生的才是更明智的选择,因为相比你或者家人,你的医生可能更了解你的身体。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炸眼的男性护士长,扛得动“病号”,搬得起病床!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者困惑都可私信或留言问老苗。也希望你关注老苗一下,老苗将提供更多靠谱实用的育儿干货内容,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