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很多年轻人过年不回家,是因为自己没赚到大钱”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主要因为没钱,想加个班过年多赚点,好多都是年后回,像我这样的因为欠账信用卡网贷必须不能回家了今年,要兼职在这跑滴滴,加上单位的值班,多赚点还账,对不起父母啊,每年这时候都是盼望心带老婆孩子回去过年,本来去年就是去的南方老婆家过的年车今年正常该回我家了,就是因为自己作欠账而不能回去陪爸爸妈妈过年,好难受。



麻绳力工张老三


一进入腊月,母亲的电话就不停地打,总是在问我今年什么时候回家?我总是含糊的推脱着,母亲说大过年你不回来,别人怎么看?我只能说现在正忙,假期没有批下来。可事实上,我的假期已经安排下来了,我从大年初三开始休息到大年初九。可是,我不愿回家,我更愿意呆在我工作的地方。可能有些人会说你没有挣到钱,所以你不想回家。真不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衣锦还乡的期望比父辈要淡化的多,我们更加务实,更加理性。你究竟过的好不好赚钱多不多在外面混的怎么样,你过年回不回家大家伙心里都门清。我们不会因为我们没有赚到钱而不回家的,只是过年期间不想回而已。

去年,我回家了,我觉得这时间纯粹都是浪费,一个假期下来我比上班更累。我提前一个月订好票,在母亲的期盼中回了家。坐车的痛苦不必说了,即使是开车一趟5个小时,身体受不了,高速路交通,天气情况各种突发因素让人回家的感觉更不好。回到家中稍微休息一下,这一天的时间都算是过去了。第二天要陪父母走亲戚,各种寒暄各种应酬,大姑小姨的各种灵魂拷问总让人心有戚戚焉,稍有不慎就会得了目中无人不知礼数的称号,小心翼翼的尽量得体回答,我知道他们是好心,他们的局限使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我都理解。可是我还是受不了这种方式,我喜欢大城市人与人适当距离,可能就是他们所说的淡漠。但就是这种淡漠有着人与人之间最起码尊重与客气。第三天要去村里的叔叔伯伯家看看,母亲的原话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你回来了不去探望,总归面子上过不去。我心里不想去,因为婶婶年轻时欺负母亲,我觉得真没必要说那么多假惺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话。去看了一圈,叔叔婶婶一直夸我有出息,又说道自己年龄大了没有办法挣钱,这里疼那里疼的没有钱看。我想了半天,理解了他们说的意思,我给他们留了二百块钱,便离开了。母亲知道了很生气,说他俩见谁都想要钱,见了自己亲生的孩子屁都不放一声,还埋怨我给的太多了。不去面子上过不去,去了心里面生气。这又是何必呢?第四天,二姑让我去相亲,我真的不想去,我去年才毕业,母亲说你先看看,万一合适呢、可以先留下个微信聊聊天。我去看了,没什么感觉,对方想必是和我一样,不咸不淡的聊了几句,便没有下文。第五天,我们去附近的旅游景点玩了一圈,就是人多,别的没有什么稀奇。第六天准备返程。这就是我过年回家所经历的一切,这个假期根本不像个假期。母亲还在埋怨都和我没说几句话都又要走了,我看着母亲想再说些什么,想想还是以后再说吧。

今年这个假期,我不想回家,我想在我所在的城市过年,我想犒劳一下一年辛辛苦苦的自己,我也想让父母一起过来,过个真正的假期,真正的放轻松一下。可是我却不能说,我们对过年有着不同理解,对于他们来说,过年是亲朋礼尚往来,而我觉得这种过年方式让我觉得索然无味,没有真正的意义所在。这就是我的看法,过年不想回家不是因为没有赚到大钱,而是我想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假期,来慰藉一下疲惫的心灵。




deer1998


确实有很多,包括我。

我是一个80后,我记得我1999年第一次到深圳打工。时隔5年才回家一次。我当时就是这种想法。

  1. 年轻人想法都应该是这样的,自己没赚到钱,没脸回家。【面子过不去】


  2. 没钱回家,七大姑八大姨都会问你“在外面做什么工作,一个月多少工资啊,有女朋友了吗?”【最怕问这个了,要怎么回答呢?】

  3. 总是想到父母嘱托,他们的爱让你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觉得自己辜负了他们。

  4. 回家后免不了和同学,朋友一起聚餐,自己没钱,就怕他们攀比。

不知道我分析的对不对,反正当初我就是这种想法。

在2019年我回来了,决定不出去打工了,原因是“哪一年回家,见到父母一下子老了!”所以决定不出去了,想陪陪父母,我们能陪陪父母也就哪里几年了。

有钱没钱哪有怎样,父母还能活几年。即时没钱,我们也可以陪伴来弥补。

【管他的狗屁面子,管他的七大姑八大姨,管他的狗屁同学攀比】

为自己的父母还能做多少事?


沙哥回农村


这个想法很现实也很无奈,不只是年轻人,很多中年人也如此。

我们这个民族过去基本上是遵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一习俗。但是突然之间好像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回家过年了。我拿我三十几岁的不大不小的年纪来试着分析一下。

90年代以前我们基本还是个农业社会,大多数人都呆在农村,人们还都基本是朴素的农民意识,不管城里还是农村,互帮互助是基本生存法则,整天东屋西屋串门,一个村里也就一个两个万元户,大家财富差别不大,相互之间谁也不会瞧不起谁。

那时候出来打工的还是少数人,最早脑子活泛的是一小撮城里人,动不动还被视为投机倒把或者不务正业。打工的人还基本以农村老家为根,还没敢想在城里买房。所以在那个时期以前人们还没有从农村的土地上逃脱,农民的生存法则还没有分崩离析。

后来打工成为主流了,上大学的也更多了,出去做买卖的也多了,当老板的也多了,除了老弱病残农村人越来越少了。这时候人和人的差距就大了,大学上的好的就不回来了,买卖干得好的也可能很早就进城甚至出国了,但也有很多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没有一颗削尖了脑袋赚钱的心,慢慢落后于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拖了国家的后腿,甚至拖了村里的后腿。

这是个什么都要比一比的时代,没房没车没老婆,觉得没脸回去的人恐怕不在少数。

农村人少了,回去也见不到几个同龄人。人情淡了,大家都是天南海北各有自己的小圈,回去也不见得想见。

不是不想回家,是故乡早已不是那个故乡。回家就是坐困愁城,徒增烦恼。


老高不老高


做为同是过年不喜欢回家的年轻人,我就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很多年轻人过年不回家,也并不是全部因为没有赚到大钱,主要是不怎么喜欢现在过年的气氛,感觉现在过年的味道已经变了,并不像小时候年味那样浓,现在过年更多的是回去吃吃喝喝聚聚玩玩,而且在吃吃喝喝聚聚玩玩上,大家聊的更多是攀比和八卦,走亲戚逛邻居时,他们聊的都是谁家的孩子做生意赚了多少,又在哪里买房了之类的,同学朋友聚会时又是说谁谁嫁了个富二代,谁谁娶的老婆多么漂亮之类的,这种感觉完全不像是过年团圆,而是一场久违碰面的攀比而已,所以我们也就越来越不喜欢这种过年气氛的。



风木住林


不只是年轻人,很多中年人也如此。

我们这个民族过去基本上是遵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一习俗。但是突然之间好像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回家过年了。我拿我三十几岁的不大不小的年纪来试着分析一下。

90年代以前我们基本还是个农业社会,大多数人都呆在农村,人们还都基本是朴素的农民意识,不管城里还是农村,互帮互助是基本生存法则,整天东屋西屋串门,一个村里也就一个两个万元户,大家财富差别不大,相互之间谁也不会瞧不起谁。

那时候出来打工的还是少数人,最早脑子活泛的是一小撮城里人,动不动还被视为投机倒把或者不务正业。打工的人还基本以农村老家为根,还没敢想在城里买房。所以在那个时期以前人们还没有从农村的土地上逃脱,农民的生存法则还没有分崩离析。


米扬Y


看了各种的回答,我想说今年春节我也不回家了。第一假期太短来回折腾受罪,本来十个小时的车程生生走了三十几个小时。第二,回去也就那么几天说实话在家陪父母吃饭聊天的时间都很短基本上是各种聚会。所以说不如平时回去陪陪父母或者把老人接过来开心地玩几天,并非是非得春节回去不可。


打工族之小莫


我天天在家也没赚到钱,还把身体健康也亏进去了,天天看头条,没赚到一分钱还把眼睛都看坏了!不过我不年轻了,也没谁春节会来我家,孤孤单单的太清静了,想去老人院又不够年龄,有没有那个好心的骗子,最好是女的,能经常给我打打电话聊聊天,再没人跟我说说话我怕我连声音都发不出来啦!


没有未来得过且过


我在北京已经超过十年的时间了,所以我觉得我具备发言权。这十多年,我只有去年春节没有回家。年,是中国人的节日,也是团聚和寄托。有钱富着过,没钱省着过,但是家只有一个,在异地不是家。有钱没钱都不是最重要的,心态才是关键。


疯狂数据


  • 我爱这人间烟火,也接受一个人的孤独 有一个作家梦的97年小雒~

“年轻人过年不回家,是因为自己没赚到大钱”,身为一个90后,想到过年回家的确会因为没有赚到大钱这件事,打退堂鼓,但这只是个开始:


  • 其实,年轻人不愿意回家过年,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家人和亲戚们的谈话的压力!

过年讲求的就是一个热闹,热闹就少不了亲人之间的团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是有孩子的人,她们的孩子过年时也可能在外地没有回家,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可能都不知道和自己孩子怎么相处的人,你觉得她们会和你聊什么,无非就是工作,对象。可是我一个刚刚工作的人,工作一般薪资一般,对象也是天方夜谭,这样的情况下,聊天该如何继续,陪着我一起尴尬的还有我的爸妈。


  • 此时,即将接收到来自亲人的“关心”---介绍对象!

我爸妈比较开明,我也曾跟他们说过,我有自己的计划,知道哪个时间段做什么样的事情,但是我的亲戚可能并不这么认为。她们会在我为数七天的假期了,给安排相亲,不去的话就会说你眼光高,太挑了,这样嫁不出去的,去了你会明白,还不如待在家里被“说教”。我曾经就亲身体会过,被介绍了一个大8岁的男人,全程他就一脸的不耐烦,场面一度很失控,然而我回家后还被批评不礼貌,不懂事......


  • 最后,赶着春运抢票回来的我,又要抢票回去

为了回家陪爸妈过年,抢票前就提前在各大平台上搜寻攻略做笔记,等真正可以抢票的时候,一大早就起来等,眼睛恨不得贴在屏幕上,当然这样能抢到是皆大欢喜,抢不到的只能挑别的时间段的车票,这样就得请假。像我们铁面无私的领导,年前请假完全可以考虑过完年在家待业。这还没说路上的颠簸与坎坷。


  • 95年左右的人,多为独生女在自己还没完全独立的情况下,爸妈就开始慢慢老去。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赋予了它新的使命,没有一个人,会希望父母需要自己的时候,没能力去照顾他们。我希望我的爸妈身体健康,我也会努力挣钱,尽量每年过年的时候可以回家陪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