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压力之下的防疫一线,医护人员正在忙碌着。

除了医院,还有一个抗击疫情第一线,各个社区,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停忙碌着——卫生消杀、测量体温,他们是社区疫情防控的“把关人”。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社区已成为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一环。永泰樟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护师林芳,从23日开始就取消春节休假,已经连续上了9天班。


每天从早到晚,忙着社区疫情防控、组织社区配合卫生消杀、为社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关注密切接触人员预诊分检、对疑似病例排查……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经常一碗泡面、几个小面包简单解决午饭。


“我的手机号居民都知道,现在也成了‘热线’,有啥事都跟我联系,大家才放心。”林芳说。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她常常白天在社区里忙得手机一天充三次电,晚上回到家还要抱着手机“云办公”,身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负责人的她,每天定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社区内的防控情况,常常忙到凌晨才能安心睡下。


下午4点多,林芳正在入户测体温,她告诉本报记者,非常时期,入户测体温,安抚居民情绪是日常重要工作之一。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这个年几乎都没在家,而是在工作岗位上过,幸好家里人支持。”林芳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就是战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责无旁贷。

在群众健康安危之前,

她与同事们义无反顾冲到了最前线,

在病毒和群众之间,

筑起了一道屏障。


在偏远的海岛

同样有一群人

在守护着海岛居民的健康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他接到任务后一刻也不敢回家


在福鼎嵛山岛,正月初三,嵛山卫生院就取消假期,全员召回。


卫生院医生陈爱雪被派往对岸的渔井码头站岗,每天上午7点半出岛,下午2点进岛,负责检测来往乘客的体温,而她的防护措施也仅仅是一个口罩,一件白大褂。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与我的一位同事相比,这不算什么。他在没有有效防护措施之下,跟踪隔离一户从湖北回乡的村民,他生怕传染给家人,一直没有回家,自我隔离住在外面。”陈爱雪告诉记者,她的这位同事名叫郑海亮。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下午三点多,福建卫生报记者打通了郑海亮的电话。


“我再过一会儿就要出门给他们测体温了。”郑海亮告诉记者,28日接到卫生院的通知, 派他负责隔离监测从湖北襄阳回乡的东角村村民林先生一家三口,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到林先生一家的临时住处测体温。


据了解,林先生夫妇与他们10个月大的儿子,被安排临时住在嵛山镇镇政府位于福鼎市区的一个党群活动点内,郑海亮每天上门测量体温。


上午9点半一次,下午4点半一次,晚上再将一天之内监测到的体温结果拍照,发给当班的村干部。


前几日,林先生10个月大的儿子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郑海亮陪着他们一起到福鼎市医院,经检查孩子患了支气管炎,需要输液 +药物治疗。


昨天,小男孩自行把留在头皮上滞留针拔掉,流血了,大哭。情急之下,林先生给郑海亮打了电话。


郑海亮寻不得医用手套,就带上日常餐饮使用的塑料手套,上门为孩子的滞留针口消毒。


郑海亮说,从接到任务当天,就一直住在外面,一刻也不敢回家。


基层医务战“疫”进行时 | 她的电话成了“热线”,手机一天需要充三次电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海岛的地理环境与交通不便等因素,岛上的医生本就不多,人员吃紧,且医疗设备也库存不足。


“卫生院体量小,医疗用具库存不多,连口罩都紧缺,也只能省着点用。”陈爱雪坦言,希望能通过社会途径帮助购置一些防护用具。


记者发稿时,陈爱雪发来信息告知:今天,福鼎总医院给他们发了两套防护服。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