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国早期频发高楼风伤人事故,责任由建筑设计者承担,为什么会出现高楼风?

遍地黄金888


你好,高楼风的出现是高楼设计不科学导致的。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也较多。我将介绍那些有名的高楼们还有高楼风出现的原理。

一、高楼的历史

高楼的诞生源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经济实力还有科学技术都为高楼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早的时候出现的最高建筑是教堂,随着经济实力还有社会需求不断增加,高楼的种类并不限于教堂,各种功能的建筑都开始出现高楼。

在19世纪90年代,楼层已经可以做到15层之高,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建筑行业,各类新型材料还有技术被研究出来,钢筋水泥混凝土、玻璃、电梯、等这些不断增加的功能大大增加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还有稳定性,为大楼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座巨型高层地标式建筑,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面积433954平方米,为119层,总高为632米。

曾经上去过一次就被上海夜景所折服,是一栋非常棒的建筑。

帝国大厦

1931年美国建成了它的一个地标建筑—帝国大厦。这栋响彻大江南北的著名建筑,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摩天大楼,它也叫Empire State Building,在1931年竣工。1972年前,它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地址位于曼哈顿中城,共有102层。帝国大厦则由帝国房地产信托基金拥有。

这个最早的世界第一高楼如今依旧安然挺立在纽约,成为世界各国的游客在美国必须去的地方之一。它也是美国雄厚实力的代表。

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

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也叫,One World Trade Center。是美国最高建筑,也是西半球最高建筑,是全球第六高建筑。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在2014年完工,由David Childs设计。该建筑高1776英尺,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高层建筑物。与帝国大厦一样是美国地标性建筑之一。

二、高楼风的物理学原理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气体在通过细小处时流速会很快,当气流到粗壮管道的地方时,流速就会变慢了。这又叫伯努利原理。这一原理也可以这样理解,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力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力就大。伯努利原理是飞机起飞原理的根据。伯努利原理在水力学和应用流体力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由于它是有限关系式,常用它来代替运动微分方程,因此在的理论研究中也有重要意义。

高楼风另一个名称—狭管效应

顾名思义,狭管效应是指空气或者液体通过狭窄管道产生的一种科学原理。城市高楼风其实也叫这个名字,就像是我们在平原地区的风并没有山谷沟壑中的风那样大。

科学家们测试显示,在城市刮起六七级大风时,狭管效应就可以使通过高楼之间的瞬间风力达到12级,“狭管效应”的威力大小可见一斑,此外它的威力与一个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间距、建筑物的位置有着紧密的联系。高层建筑物越多、体积越大、间距越近,“狭管效应”的威力越大。它的实质其实也是伯努利原理。

高楼风产生过程

当强劲的风进入到高楼之间后,高楼越高,形成的空气“管道”就会越长,气流撞击到高楼上就会不断改变运动方向,高楼与高楼之间狭窄空间,还有过高的高度带来的阻力这些因素会不断地使得空气流动受阻。

根据我们前面的所了解到的科学原理,此时风力受阻就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压力由小变大,产生的压力差就会产生小型气流风暴,这就是我们高楼风的形成过程。

个人建议

以上就是高楼风出现的原因了,具体防治措施其实很难,主要还是希望大家经过高楼旁边或者下方的时候多多留意周围状况,在风特别大的日子,尽量减少外出,必须要外出要注意高空坠落物,防止受伤。此外城市街道需要更加宽阔,还有避免过于密集的建筑排列。

总结

一直以来其实各个国家建筑行业对高楼风并不是非常重视,更多的方面是投入到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还有稳定能力。希望以后在建筑行业能够多多注视高楼风的产生,还有它的危害,我相信利用我们现在已有的科学技术是能够极大减少,或者避免高楼风出现的,这些科学原理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建筑外形之中,从而减少它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