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政信類產品還沒配置嗎


那麼在現階段,是否應該超配政信,投資期限又該怎麼設定?

摘要:

1.該出手時就出手:受內外因素影響,中國經濟顯著下行,政府逆週期調控,啟動新一輪政府加槓桿週期。

2.政府槓桿十年長。政府加槓桿週期具有長期性特徵。回顧過往近40年曆史,美、日、中政府一旦進入加槓桿週期,往往持續10年以上。

3.綜合來看,保守預測這一輪政府加槓桿週期維持五年,且假設政信類資產的存續期為兩年,那麼至少未來三年內,債權投資應加倉政信。

為了回答“那麼在現階段,是否應該超配政信,投資期限又該怎麼設定?”這兩個問題,我們從兩方面展開分析:

1.政府是否開啟了新一輪加槓桿週期?只有政府確定開啟加槓桿週期,信貸資源傾斜,才能確保未來的還款來源。

2.政府加槓桿是否有持續性?政信類資產期限大多是兩年期,只有政府的加槓桿週期持續較長,才能保證投資到期時不會落在政策的收縮期。

一、該出手時就出手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開完,會議中明確指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從經濟數據上看,“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在近三年正同時經歷失速。

政信類產品還沒配置嗎


政信類產品還沒配置嗎


政信類產品還沒配置嗎


需求端的萎縮,使經濟產生了通縮的風險,自7月份以來,PPI已連續5個月為負。

政信類產品還沒配置嗎


從歷史上看,在這個階段,就是政府該出手的時候,而且越早出手,效果越好。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政府快速出手,大大縮短了蕭條期。在美聯儲提供充裕流動性的基礎下,奧巴馬政府快速啟動政府加槓桿週期。2009年,奧巴馬簽署了《美國恢復與再投資法案》,總投資約800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於公共開支與投資。

此外,觀察日本近40年政府新增槓桿率與經濟增長率,也可以看出政府加槓桿有典型的逆週期特徵,每逢經濟下行,政府都會啟動一輪加槓桿週期。

政信類產品還沒配置嗎


面對經濟下行,中國政府已經在2018年中出手。2018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基建補短板”,也意味著政府開啟新一輪加槓桿週期,此後政策不斷加碼。到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 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剛剛結束的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

政府開啟加槓桿週期確定後,另一個要關心的重點就是其連續性,或者說政府加槓桿週期能持續多久?

二、政府槓桿十年長

首先要闡明的是,由於政體、稅制等不同,美、日政府的槓桿主要加在中央、中國政府的槓桿主要加在地方,所以下文在分析中各有側重。

回到正題,正如上文說,政府加槓桿有典型的逆週期特徵,而一個經濟週期往往持續十幾年。從歷史經驗看,政府加槓桿一般從蕭條期開始,一直維持到經濟走出低迷,甚至延續到繁榮期,所以政府加槓桿週期普遍較長。

我們以日本為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經歷了三輪政府加槓桿週期,並且呈現非常典型的逆週期、長期性特徵(見上圖)。

第一輪:在兩次石油危機和經濟結構轉型的壓力下,日本經濟快速下行,日本政府開啟一輪加槓桿週期,直到泡沫經濟繁榮期時才停止。

第二輪:1990-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後,經濟蕭條、金融機構大量破產,日本政府又開啟新一輪政府加槓桿週期,直至2004年底,歷時約14年。

第三輪,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陷入衰退,日本政府開啟了第三輪加槓桿週期,保持了約7年。

下面再來看看美國,美國受益於美元這種世界儲備貨幣,其實政府近四十年幾乎一直在加槓桿,但在程度上,依舊呈現逆週期和長期性特徵。

(例外是克林頓的第二個任期,由於美國經濟受益於互聯網等科技產業發展,經濟增速跑贏了加槓桿的速度,才體現出政府槓桿下行。)而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聯邦政府加槓桿程度不僅兇猛,而且也維持了7到8年。

政信類產品還沒配置嗎


最後再來看中國,政府加槓桿的逆週期、長期性特徵依然明顯。中國的槓桿主要加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槓桿約為中央的3到4倍),而加槓桿得來的資金主要投資於基建、民生等領域,比如公路、橋樑、醫院等。這些領域的投資本身也是一個長期行為,這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政府加槓桿的長期性特徵。

政信類產品還沒配置嗎


如果把2019年看做政府加槓桿的起點,我們保守預測政府加槓桿週期維持五年,那把政信產品的到期日設定在2023年底之前,還是有較高安全保證的。

結論:

本文分析了政府加槓桿週期的啟動時機和特徵,主要總結如下:

第一,該出手時就出手。

第二,政府槓桿十年長。

綜合來看,假設政信類資產的存續期為兩年,那麼至少未來三年以內,債權投資應加倉政信。

解決完政信投資是否應該超配和期限的問題,仍有一個問題函待解決:

微觀風險的問題:如何在政信資產中挑選?

這個問題,除了涉及一些基本內容外,還涉及到國家發展戰略的問題,特別是2017年國家發展戰略從“城鎮化”向“城市化”轉向後,政信投資又有了新的趨勢。具體情況,將在之後的文章展開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