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抗疫一線,請記住這些"平凡"的他們


新春佳節,本是闔家團圓的日子,眾多醫護人員卻自願放棄春節休假,來不及與家人吃一餐團圓飯,來不及與家人問一聲"新年好",舍小家為大家,直接奔赴在抗擊病魔的第一線,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

"哪裡需要,我就到哪裡去。"

1月19日,科室收治湛江首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後,作為ICU病房的主任,鄧烈華取消回鄉探親的行程,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病鬥爭第一線。緊急騰空病房、強化科室人員防護工作培訓、疫情上報、診療方案多次商討制訂……每個細節他都要反覆過問才放心。連軸轉高壓忙碌的他聲音都沙啞了,也絲毫動搖不了他堅若磐石的責任心。

作為湛江市新型冠狀病毒防治組的專家成員之一,鄧烈華不但擔負著附院收治的重症患者救治任務,還要指導及協助全市各縣區醫院收治疑似病例的診斷、隔離防護工作的運作、治療方案的商討制訂等等。"現在就像個陀螺,整天轉都沒停過。"經常半夜一個會診電話打來他便要踏上征途,前去協助診斷。"哪裡需要,我就到哪裡去,只希望能儘早控制疫情!"鄧烈華表示,為了人民健康,他願意付出一切。


"我是黨員,我來。"

"不要出門。""一定要帶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這些話幾乎成了今年新年囑託。但是有一群人,他們是哪裡有需要他們就往哪裡去,哪裡不安全他們哪裡呆。每當接收疑似患者,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ICU副主任張媛莉都第一時間穿上防護服,協同轉運人員一起將患者送檢CT。家人勸她,"能少進去就儘量少進去,危險!"但她固執的衝在最前面,並且理直氣壯的說:"我是黨員,應該衝在最前線。"每日進病房查看患者情況是她"必修課", 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她詳實地記錄著患者的各項數據和指標,"只有瞭解患者更多情況才能找出應對方法,給以後診療方案的制訂提供更多依據,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張媛莉毫不猶豫地說:"既然總要有人做,我來。"


"爭先恐後"搶名額,只因"我是白衣天使"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戰鬥打響後,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需要組建一支由ICU、呼吸及感染科人員組成的醫護隊伍,隨時準備接受上級的通知支援武漢。通知發佈出去,即刻得到ICU和呼吸科護士們的響應,她們採取接龍的方式。

簡愛華、曾麗娟、陳映名、鄧玉敏、張虹、勞秀珠……

隨後,護士姐妹們寫了一份請戰書,自願堅守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堅決打贏這場保衛人民群眾健康的疫情阻擊戰。

重症醫學科的張雪英,本科,主管護師,ICU專科護士,家中兩個小孩未滿七歲,自願者徵集中第一時間主動報名。

重症醫學科鍾榮燕護師,ICU工作5年,主動報名援漢,家中小兒不過一歲多。

盧婷,本科,護師,ICU工作3年,未婚,主動報名援漢。

陳春燕,自願加入救援隊伍。

這些年輕的護士,正值人生的美好年華,她們不是去爭功領賞,而是去戰鬥,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是,她們毫不猶豫、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她們只為證明:我是一名白衣天使!

他們是醫生,他們也是黨員,他們還是丈夫、妻子、兒子、女兒,學著前輩們的樣子穿上白大褂,他們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守護人民健康。請記住這些平凡的他們。(文/王麗君 羅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