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世外桃源”的不丹,外交處境堪稱“悲慘”

文丨趙靈敏

“世外桃源”的不丹,外交處境堪稱“悲慘”


“世外桃源”的不丹,外交處境堪稱“悲慘”

不丹風光(圖源:pixabay)

喜馬拉雅南麓的南亞國家不丹是一個神秘而特別的國家,因為對幸福而不是GDP的強調,以及其與世隔絕的原始自然生態,成為全球文藝青年的聖地,被認為是消費主義侵蝕之下“最後的香格里拉”。經常被提及的事實是:2006年,英國萊斯特(Leicester)大學公佈其繪製的“世界快樂地圖”(World Map of Happiness),不丹在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八,這成了不丹是幸福國度的最好佐證。

然而近年來的一些研究也指出,不丹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是人為塑造出來的,甚至可能是旅遊行業炮製出來的吸金陰謀,而不丹人的真實生存狀況並不盡如人意:平均壽命只有60多歲,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失業率、自殺率和文盲率居高不下,所謂的“幸福”更多是在遠離現代文明、缺乏比較之下產生的幻象,而近年來旅遊業的發展正在戳破這種幻象,感到幸福的不丹人已經下降到50%左右。

如果說不丹國民的幸福感並不真實的話,那麼從外交和國際關係的角度看,不丹的處境簡直堪稱悲慘。因為國勢的弱小,名義上是獨立國的不丹上百年來一直戰戰兢兢地活在印度的淫威之下,能源靠印度供應,財政靠印度援助,軍人在印度受訓,外交受印度“指導”。儘管加入了聯合國,但由於印度的反對,不丹和包括安理會“五常”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沒有外交關係。

不丹對印度的順從和印度對不丹的無所顧忌,是當今全球國際關係中一個令人側目的現象。當然,它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有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淵源。

印度自認是南亞霸主

歷史上印度曾經有近100年是英國的殖民地,是橫跨南亞大陸的“英屬印度”的主要組成部分,1947年獨立後,印度並不以曾經做過殖民地為恥,也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幸經歷而對周邊國家寬仁為懷,而是以英國殖民者的繼承人自居,自認是南亞霸主,把周邊國家欺負了個遍。肢解巴基斯坦、吞併錫金就是其霸權心態的明證,而在處理和不丹的關係上,印度同樣將英國殖民者和不丹簽署的不平等條約繼承下來,印度對不丹的干涉和“指導”,其實已經持續了半個世紀以上。

不丹歷史上是中國的領土和藩屬國,1616年由西藏喇嘛阿旺·納姆伽爾正式建國,他是藏傳佛教中的噶舉派,而當時西藏是格魯派當權,對噶舉派進行了排擠和迫害,阿旺·納姆伽爾因而逃到不丹。格魯派控制的西藏軍隊曾三次進攻不丹,但都被不丹擊退。阿旺·納姆伽爾在不丹建立的政治制度是沙布隆制度,最高領導人叫沙布隆,這人是轉世投胎的。這種體制維持了近300年。

1903年最後一任沙布隆逝世,據稱一直找不到他的轉世投胎者,不丹於是在1907年召開了一個由上層僧侶、政府高層和有勢力的家族代表參加的大會,這個大會經過協商達成共識,宣佈結束沙布隆體制,在不丹建立世俗的君主專制體制,最終,旺楚克家族在權力較量中勝出,不丹進入了旺楚克王朝時代。

“世外桃源”的不丹,外交處境堪稱“悲慘”

不丹風光(圖源:pixabay)

而自15世紀末期開始,西方殖民者陸續開始了對南亞的征服。到18世紀中葉,英國最終擊敗了葡、法等國,成為南亞獨佔的侵略者。在1858年建立英屬印度之後,英國的勢力繼續向北推進。1864年11月,不丹和英國爆發了一次大規模衝突,史稱“杜阿爾斯戰爭”,不丹被徹底擊敗,被迫割讓了相當於全部領土7%的土地,但英國每年給不丹提供津貼。1910年,英國為了染指西藏進一步加強對不丹的控制,於是強迫不丹簽署了新條約,承諾不干涉不丹內政,但不丹的外交要接受英國的“指導”,好處是津貼加倍。

印度獨立後,儘管滿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類的動聽說辭,在實際行動上卻和英國殖民者無異。1949年,印度和不丹簽訂了《印度政府和不丹政府友好條約》,其內容幾乎是英國殖民者當年和不丹所簽署條約的翻版。根據該條約,印度繼續佔領當年不丹割讓的土地,只把其中極小的一塊還給了不丹;印度繼續支付津貼給不丹;印度承諾不干涉不丹內政,但不丹外交要接受印度的“指導”。正因為有這個條約,印度把不丹看成是自己的禁臠,不允許其他國家靠近,以免出現離心傾向,其他國家要和不丹打交道必須通過印度,這種與世隔絕的狀況反過來使得不丹只能越來越依賴印度。

從1959年開始,印度開始包辦不丹軍隊建設,不但負責武器供應和軍事訓練,連軍人的工資津貼也全部由印度來發放。在經濟上,印度是不丹最大的援助國、債權國和貿易伙伴,不丹從印度進口不繳關稅,與印度貿易額一直佔不丹總貿易額的95%左右。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也全靠印度輸送,稍微不聽話,印度就斷氣,2013年印度就通過這種方法讓它不喜歡的不丹政府下了臺。

不丹小心翼翼的抗爭

正因為不丹內政外交方方面面都極度依賴印度,因此大多數時候只能在印度的淫威之下逆來順受。但是,不丹也並不甘於當印度的“小媳婦”,它一方面小心謹慎伏低做小,減少印度的戒備,避免給印度提供吞併的口實,重蹈錫金的覆轍;另一方面則想方設法在印度允許的範圍內擴大自己的存在感和影響力,強化不丹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

1975年4月,印度趁著錫金境內尼泊爾人動亂的機會吞併了錫金,由於尼泊爾人已經佔據了錫金的人口多數,因此印度隨後通過所謂的公民投票使吞併合法化。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態重演,1990年代初不丹以製造動亂為由將旅居境內的約10萬尼泊爾族人驅逐出境,雖然造成了一定的人道危機,但卻拔除了一個不穩定的隱患。

另外,不丹很懂得迎合西方的需要,不遺餘力擴大自己的軟實力。不丹第四代國王成年後在美國和英國受教育,接觸了現代文明,因此在1970年代就提出了“國民幸福總值”的概念,這一概念和世界通行的GDP決定論大相徑庭,在發展經濟之外強調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環境和實行良政,最終目標是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因此深得西方媒體和左派的青睞。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這一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人們一提到“幸福”就會想到不丹。進入21世紀後,不丹國王宣佈放棄君主專制,實行民主選舉,又贏得西方一片叫好。

“世外桃源”的不丹,外交處境堪稱“悲慘”

不丹國王夫婦(圖源:ICphoto)

目前執政的旺楚克王室第五代國王,更是一位公關和國際傳播的高手。本身就高大英俊的他,宣佈放棄多妻的權利,一生一世只愛王妃一個女子,並把他們的愛情包裝成了現代版童話故事,讓多少文藝女青年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不丹的這些做法,緩慢而堅定地塑造著自己是獨立國家的形象和認知。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同年把駐印度的代表升級為大使級,1978年正式把駐印度的外交機構正名為“大使館”。2007年2月旺楚克王室第四代國王訪問印度期間,兩國簽署了新的《友好條約》。根據新條約,不丹可以自主決定外交事務而不再接受印度的“指導”,並可以從其他國家購買非殺傷性武器裝備而無需得到印度的許可;當然,新的條約繼續確保印不兩國在重大國家利益上相互合作,不允許利用本國領土從事有損另一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活動。

新的條約使不丹從過去的附屬地位逐漸變為平等夥伴,這對於不丹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因此,印度要在不丹身上重複錫金的那套做法已經行不通了。不過,儘管暫時不會有覆國之憂,不丹要真正脫離印度的控制卻還任重道遠,這裡面的難點是不丹的地理位置:內陸國家,經濟落後,無法獨立自主,只有中印兩個鄰居,在不干涉別國內政的中國和霸權野心側漏的印度之間,不丹對印度的依賴,註定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世外桃源”的不丹,外交處境堪稱“悲慘”

“世外桃源”的不丹,外交處境堪稱“悲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