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養個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說?——認真你就輸了!

作者丨韓謹

來源丨渡渡鳥媽媽課堂

01

現在的微博微信育兒文章多如牛毛,有些以偏概全,危言聳聽,濫竽充數,實在看不下去。

本文中,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哪類育兒文章,我是一看標題就失去閱覽興趣的,理由是什麼。

記得有一次晚上,到了睡覺時間,孩子們還在追逐打鬧,拖延上床時間,我正在忙著手頭的事,於是,我一聲斷喝:“心心寧寧,趕緊去洗漱上床,如果超過五分鐘,媽媽就不愛你們了!

這一招果然見效,兩個嘻哈了兩分鐘,佔有最後的時間,剩下的三分鐘果然進了洗手間,有效率作為起來。

怎麼可以說媽媽不愛你了呢?”當晚借宿在家的朋友深吸一口氣,彷彿被撈上岸的魚一樣,無助的吐著泡泡。

她一定懷疑自己追隨了一個假的媽媽哲學推動者。

“為什麼不可以說呢?”我反問。

因為這正是毀孩子一生的那些絕對不能說的話啊,心心寧寧會不會從此喪失安全感?

我狡詐地一笑,問她:“哈哈,你覺得呢?心心寧寧的一生會因為我這麼說毀了嗎?別說我只是說一次,就是天天說,她們會毀了嗎?”

“不會。”這次她猶豫著肯定了。

“所以為什麼不能說呢?”我問,又一次大聲催促孩子們:“媽媽馬上就不愛了,注意,不愛開始倒計時,10 9 8 7 6 5 4 3 2 ……”

寧寧咯咯笑著,心心則立刻從洗手間跑出來,矯健地蹦上床,在最後的1字蹦出來的一刻,她們都成功的鑽入了自己的被窩,臥倒——她們又獲得了這天晚上最後一個回合的勝利——成功的利用效率挽留了媽媽的愛。

養個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說?——認真你就輸了!

02

要知道對於媽媽和孩子來說“愛”是很天然的存在,這種存在,可以有一萬種一億種表達方式。

甚至說“不愛你了”“你好討厭”“你好臭好臭”“你這個醜八怪”“你是個壞小孩”“臭媽媽”“你這個笨蛋”有時候也是愛的表達方式,而且是很愛很愛的表達方式,是愛到了用“愛”這個詞表達都覺得不夠力量的種種表達。

小孩子學會語言以後,再學習語言的過程,就是解構語言,自由的運用語言,甚至“去他媽的語言”,要恣意的在語言所能抵達的情感連接中大膽妄為。

“我喜歡你,喜歡到全世界森林裡的老虎都融化作了黃油。”《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對綠子說。這句話有什麼邏輯可言?沒有邏輯,沒有一加一等於二,但是有一種極為荒誕,想不到的美,這是深深的連接感,不僅在渡邊和綠子中間,而且在讀者之間,造就了迷之優美。

“你是甜蜜的,憂傷的,嘴唇上塗抹著新鮮的慾望。你的新鮮和你的慾望把你變得像動物一樣無法逃避,像戲子一般毫無廉恥,像飢餓一樣冷酷無情。”

《戀愛的犀牛》中,濃郁的感情被肆無忌憚,咒罵似的表達。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句詞通常被用來形容愛情,其實在親子之情上也是,只要有這樣的“會心一笑”“情意綿綿”“心有靈犀”的親愛時刻,就足以讓你的親子關係堅不可摧。

養個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說?——認真你就輸了!

03

看看以下這些動不動就毀了孩子,不然就沒救了的系列,真的是很可笑。

毀孩子一生系列:

  • 這樣說話,可能毀了孩子一生

  • 不要再跟孩子這樣說話了,真的會毀了孩子

  • 這樣愛孩子,可能毀了孩子一生

  • 媽媽的哪些壞習慣會毀了孩子一生

  • 你是會毀了孩子的九種父母之一嗎

  • 你的三分脾氣,毀了孩子的七分人生

  • 吃飯時千萬不要這樣教育孩子!真會毀了他一生

  • 兒童3-6歲最重要的敏感期,錯過耽誤孩子的一生

  • 毀掉一個孩子,三個字就足夠了

點評:沒有任何三個字、言語、行為、父母的幼稚、不良習慣能夠毀孩子一生。孩子也許會走彎路,也許無法鮮衣怒馬、直截了當抵達他們本來可以抵達的優秀。

但是毀一生哪裡有那麼容易。一生是很長的路,長到父母無法全盤參與,長到有很多變數,共同參與孩子的生活。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告訴我們優秀何以成為優秀,墮落何以成為墮落。但是我們知道,優秀也會附著不堪承受之重,墮落中也有色即是空的領悟。這就是人生。無法毀掉的行程。

安全感破壞系列:

  • 這樣做,孩子就沒安全感

  • 不是孩子沒有安全感,是我們讓孩子不安全

  •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這樣被毀的

  • 媽媽的懺悔:我是怎樣一步步讓孩子沒有了安全感

點評:絕對的安全感是不會有的,剛剛建立的安全感城池,會被新的欲求所攻陷。活動範圍,理解力疆域越大,越要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

一個新生命,一切都是一場借力,借地盤藉資源借力氣,快速成長。每一輪成長都在創建安全感,每個孩子真正的安全感,來自於對自己的信心,所以安全感不是爸爸媽媽的反思歉疚篇,而是多多支持孩子每一個當下的勇氣和探索。早期生命的安全感不要過於糾結,只要嬰兒一出生,能夠吃飽穿暖,安全感的油槽就是滿滿的。

再不改就晚了系列:

  • 8大壞習慣讓孩子越來越笨,再不改真就晚了!

  • 孩子8歲前必須糾正的幾個壞習慣,再不改就遲了

  • 孩子的4種小毛病,家長別慣著,超過6歲再改就晚了

  • 害苦孩子一生的5個壞習慣!再不改孩子就廢了

點評:任何時候也不晚,那些咱們8歲前沒有克服的壞習慣,和咱們共存了半生,也許耽誤了些效率,但是也沒有釀成什麼巨大的後果。唯一的後果,可能是對自己的不接納,耽誤了咱們安於當下之美好。育兒育己,都不用太嚴厲,過於放大缺點。

咱們這個世界,從來都是龐雜多元的,引領世界往前發展的動力,都是最新的科技和生產力,所以已經存在著的低效、拖延、壞習慣,並不會持續一生,除非我們認為“再不改就晚了”。不需要在“改”上太下功夫,在找到“喜歡”的事情上下功夫就行了。喜歡了,有興趣了,啥都不晚。

小熊維尼說:“找到一樣你所鍾愛的事物,然後,永不放手。”期望大家都看到孩子的“蜂蜜罐子”在哪裡。

養個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說?——認真你就輸了!

傷孩子最深系列:

  • 傷孩子最深的永遠是這兩個字

  • 最傷孩子的10句話,父母請嘴下留情

  • 大數據扎心了!最傷孩子的居然是這種爸爸

  • 最傷孩子的7種父親

  • 父母的這個行為,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點評:傷害和走出來,永遠是動態的。沒有傷害,就沒有真正的成長。至親的人之間的互相傷害,是一種聯合對抗生活碎片的做法。所有傷害孩子的父母,必然也是傷痕累累,每個孩子投奔自己的父母而來,就是天然的命運共同體。每個孩子的來意,都是命運安排的最神秘的錦囊:來源神秘莫測,去處神秘莫測。

我們來到這場人生秀,也許是為了自我整合,與整合世界而來。過程可以了知:我們不是為了享樂、攀比、安全而來,而是為了迎接任何挑戰,中流擊水而來。

好父母必須系列:

  • 好家長必須知道的三件事

  • 好父母必須瞭解的9件事

  • 好父母必須的30條新發

  • 好父母必須傳給孩子的三種技能

點評:沒有“好父母”,只有“父母”。給父母貼上標籤,製造標準化父母,既不可能,又無知。為人父母,最重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做我的好父母,不考慮孩子的特質和性格。須知: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我對心心喊出的“再不上床,媽媽就不愛你啦。”你喊出來,有信心,孩子玩的很嗨,就不要知道以上所有的必須了。

父母心,是真正有力量的心,一心起,勝萬法。

一定絕對系列:

  • 聰明家長絕對不會讓孩子碰觸這3個底線

  • 孩子被打,請一定要告訴他“打回去”

  • 孩子東西被搶,為什麼一定要幫他拿回來

  • 父母一定要對孩子說的這9句話。

  • 孩子放學回家,父母第一句話請一定說這句

  • 這10句,父母一定要跟孩子說

  • 這5個春節禮儀,父母一定要教給孩子!

  • 養男孩,就應該讓他哭出來

點評: 託福雅思等應試類考試,有一個“絕對一定”定律,只要一個備選答案中有“絕對一定”的字眼,就毫不猶豫的選錯。

此處亦然。代之以“可以”,在焦慮範疇上,立刻降級八度。

以上,全部標題,還有更多,大家可以在評論中補充。

總之呢,維生素要吃,但是不可以多過正餐。

也就是讀文章可以,學習精神可嘉,要是被嚇住,以為讀了所有育兒文章、圖書,就是父母必然的通路,那是紙上父母,會被現實的每一個溝溝坎坎絆住。

————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臺,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