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為什麼博士研究生都想當高校輔導員?人才發揮不了作用

網友一:

可能我說這句話要被噴,但是我還是想說,不能把所有博士都歸為一類的,985大學-211大學-一本大學-二本,這些大學畢業的博士差距真的很大的。博士擔任輔導員這再以前根本都不能想象,很多大學的輔導員都只是本科畢業就可以了,不要說博士,連研究生都沒有去大學裡面當輔導員的。但是近幾年學歷越來越不值錢,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研究生畢業也找不到工作現在就連博士都來跟著一起搶飯碗了。

但是很多時候做什麼工作還是要細分的,二本畢業的博士在985高校當輔導員我想也還是很不錯的啊!畢竟還可以繼續搞科研的,要知道現在很多輔導員也是發文章繼續評職稱的,甚至轉為教師也不是不可能。

人才浪費,我想這跟人才浪費一點關係都沒有,只要找到的工作能夠自己滿意,收入和付出都能夠接受這就是很好的結果啊。難道誰規定博士就必須要達到什麼程度嗎?我前段時間還回答了一個問題:清華大學畢業當保安,這更是一種浪費了。

為什麼博士研究生都想當高校輔導員?人才發揮不了作用

網友二:

一般的標準來看,博士生擔任高校輔導員,確實有幾分可惜,在很多人看來高校輔導員是和行政人員是一樣的,不太需要太高的學歷,但是由於高學歷人才的增加和就業壓力的增大,很多博士研究生或許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高校職位,於是退而求其次,選擇某名校的輔導員,這樣的話或許可以利用該高校的資源,繼續做課題研究,這樣也是不錯的選擇。

每一樣工作都不是簡單去完成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或者說輔導員職位上也可以出都很好的人才,只要你去努力,。舉例子說目前風靡ppt屆的大神秋葉大叔,他曾是武漢一所高校的老師,還是一名理工男,曾經在上大學的時候不是那麼出眾不是那麼優秀,但是靠著一路走來的勇氣和堅韌,他成功了,這是我們值得去學習的地方,或許他學歷沒有那麼高,但是他的成績確實有目共睹的。或許不太貼切,但是我想秋葉大叔確實是一個勵志的例子。

博士生做輔導員,浪費不浪費,完全看自己的心態了,還要看自己想要什麼,想說的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尤其是現在的這個社會當下。

為什麼博士研究生都想當高校輔導員?人才發揮不了作用

網友三:

目前,博士研究生畢業後擔任高校輔導員的人還不是很多,但已經漸漸被大家接受了。一方面,現在博士畢業生越來越多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志於學術,但又非常喜歡學校這個工作生活環境,所以願意選擇輔導員或者行政崗位。另一方面,相比行政崗位,輔導員更有意思,可以和大學生們在一起,作息比較自由,走教師系列,可以上課可以評職稱,可以說職業發展上是面面俱到。

當然,博士畢業生在做輔導員時也存在劣勢,一是年齡偏大,有家庭了之後,對工作投入可能會受影響;二是有的博士只是因為達不到教師條件才做輔導員,可能會想方設法轉到教師崗位,影響隊伍的穩定性;三是博士生在組織協調方面並沒有什麼優勢。

總的來說,只要個人願意,博士研究生是完全可以做輔導員的。特別是學思政、心理的博士,做輔導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網友四:

其實,不能說是人才浪費。我覺得博士畢業去做輔導員可能浪費的是時間,當輔導員碩士就夠了。在中國,博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首先是學校與學校的區別,211/985的博士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博士之間的有的也是有差別的。但在普通學校裡也是有能夠和名校博士相媲美的博士。所以這裡不能以偏概全。名校的博士裡也有水平差的。所以這個問題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人才和博士不是對等的。人才不見得就是博士,博士也不見得會是人才。所以博士畢業去做輔導員,也不能稱為人才浪費,最多是浪費了幾年時間。有博士畢業不喜歡搞學術的,那麼也可以去做別的工作嘛。人各有志,只要有價值,在哪裡體現都可以的。

為什麼博士研究生都想當高校輔導員?人才發揮不了作用

網友五:

真正研究型性格的博士做輔導員很痛苦,還不如合適的碩士和本科。博士也分應用型和科學研究型的吧,輔導員職業系列可以有博士,但一定不應該是研究型博士。輔導員如果還有精力忙於科研,要麼是超人,要麼工作沒做好。

關鍵是,這些博士、碩士和本科,是否具有合適的職業性格和興趣,熱愛和擅長,才最重要。我不是說博士優於碩士和本科。但博士接受過的一系列教育和培養還是不同於碩士和本科的。

網友六:

我感覺這不算人才浪費吧。畢竟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這個問題牽扯最基礎的擇業觀。我感覺任何崗位就和人名一樣,他只是一個行業,一個職業的代號。而大學輔導員本來就是一種很神聖富有一種感召力的行業,只要喜歡,只要熱愛,只要敬業,我感覺並不存在人才浪費一說。

為什麼博士研究生都想當高校輔導員?人才發揮不了作用

切記~

博士、研究生假如你想進入有老外、留學生的英 語角(社 群),看上圖右下方,找到它,這裡面的小夥伴會美 音、倫敦 腔,小編等你來一起交流,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