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春秋五霸”之楚莊王祕史

晉文公死後,秦穆公先後與晉三次大戰,崤山之戰 秦全軍覆沒,彭衙之戰秦軍再次失敗。


公元前625年,惱羞成怒的秦穆公親自討伐晉國,雖然取勝,但秦國東向的戰略要地桃林要塞,始終控制在晉國手中,秦國仍然無法向東發展,不得已!秦穆公掉頭主攻西面的戎狄。

他任用熟悉戎狄情況的由余,採取先強後弱分化瓦解、依次征服的策略,終於獲得成功。

“春秋五霸”之楚莊王秘史

史料記載 秦穆公 “益國十二 闢地千里”周襄王承認他為西方諸侯伯,秦穆公“逐霸西戎”成為西戎的霸主。

秦穆公稱霸西戎,晉國坐擁中原,在這樣一個風起雲湧,英雄逐鹿的年代,城濮之戰中失利的楚國會甘心偏居南方嗎?

公元前613年,楚莊王繼位,年齡尚不足20歲,當時的楚國一片混亂,先是公子燮與子儀發動叛亂,接著楚國又大鬧饑荒,臣服不久的蠻戎、百濮等部落也是蠢蠢欲動!

面對不利的局面,年少的楚莊王表現出這個年齡少有的老成,他表面上沉湎於聲色犬馬,不問政事,不發號令,任由小人歡天喜地囂張一時,如此三年,楚莊王對楚國的內外局勢,文臣武將的愚愚忠奸都有了瞭解。便下決心開始自己的宏圖大業。

“春秋五霸”之楚莊王秘史

他罷黜奸佞大臣,貶斥無能之輩,任用孫叔敖、伍舉、蘇從等人改革內政、發展經濟,充實國力,在很短的時間內,使楚國社會安定,人民生活改善,軍隊訓練有素,羽翼豐滿的楚國北上中原,開始了與晉國的爭霸鬥爭。

面對強大的晉國,楚莊王採取迂迴包抄,削其枝葉、弱其主幹的辦法,試圖循序漸進地奪取晉國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08年,他親率大軍討伐陳國和寧國,擊潰前來增援的晉軍,公元前606年,又征討陸渾之戎,並趁勢沿洛河北上,在周天子境內陳兵示威,炫耀武力。

“春秋五霸”之楚莊王秘史

他向周天子的使臣王孫滿詢問“九鼎輕重”暗示欲取而代之!不畏強暴、機警睿智的王孫滿告誡楚莊王,要想諸侯誠服“在徳不在鼎”,受到教訓的楚莊王意識到周王室還大有人在,於是班師回國。

之後,楚莊王鎮壓了貴族若敖氏的叛亂,征伐叛楚的群舒,滅掉舒蓼,將楚國邊境推到淮河流域,並與吳越定盟,安定了東南邊境。使楚國有了鞏固的大後方。

“春秋五霸”之楚莊王秘史

從公元前606年到公元前598年,楚國先後七次進攻鄭國,使得鄭國困苦不堪,而此時的晉國君弱臣強,君臣離心,只好任由楚國東征西伐,蹂躪自己的附屬小國。

鄭國日夜盼望晉國援軍,晉軍卻遲遲不見蹤影,最後被迫與楚結盟,臣服楚國。

姍姍來遲的晉軍與楚軍,在今河南滎陽東北的邲交戰,晉軍將領內部是戰是和意見不一,指揮不協調,而楚軍在城濮戰敗後,一直在尋機報仇,此時,又新勝鄭國,士氣高漲,於是趁著晉軍步調不一突然發起攻擊,晉軍大敗,屍橫遍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 晉楚邲之戰

邲之戰後,楚國馳騁中原,晉國無可奈何,至此,楚國曆經幾代國君,到楚莊王時終於奪得中原霸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