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秘史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先后与晋三次大战,崤山之战 秦全军覆没,彭衙之战秦军再次失败。


公元前625年,恼羞成怒的秦穆公亲自讨伐晋国,虽然取胜,但秦国东向的战略要地桃林要塞,始终控制在晋国手中,秦国仍然无法向东发展,不得已!秦穆公掉头主攻西面的戎狄。

他任用熟悉戎狄情况的由余,采取先强后弱分化瓦解、依次征服的策略,终于获得成功。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秘史

史料记载 秦穆公 “益国十二 辟地千里”周襄王承认他为西方诸侯伯,秦穆公“逐霸西戎”成为西戎的霸主。

秦穆公称霸西戎,晋国坐拥中原,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英雄逐鹿的年代,城濮之战中失利的楚国会甘心偏居南方吗?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继位,年龄尚不足20岁,当时的楚国一片混乱,先是公子燮与子仪发动叛乱,接着楚国又大闹饥荒,臣服不久的蛮戎、百濮等部落也是蠢蠢欲动!

面对不利的局面,年少的楚庄王表现出这个年龄少有的老成,他表面上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不发号令,任由小人欢天喜地嚣张一时,如此三年,楚庄王对楚国的内外局势,文臣武将的愚愚忠奸都有了了解。便下决心开始自己的宏图大业。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秘史

他罢黜奸佞大臣,贬斥无能之辈,任用孙叔敖、伍举、苏从等人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充实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楚国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改善,军队训练有素,羽翼丰满的楚国北上中原,开始了与晋国的争霸斗争。

面对强大的晋国,楚庄王采取迂回包抄,削其枝叶、弱其主干的办法,试图循序渐进地夺取晋国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08年,他亲率大军讨伐陈国和宁国,击溃前来增援的晋军,公元前606年,又征讨陆浑之戎,并趁势沿洛河北上,在周天子境内陈兵示威,炫耀武力。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秘史

他向周天子的使臣王孙满询问“九鼎轻重”暗示欲取而代之!不畏强暴、机警睿智的王孙满告诫楚庄王,要想诸侯诚服“在徳不在鼎”,受到教训的楚庄王意识到周王室还大有人在,于是班师回国。

之后,楚庄王镇压了贵族若敖氏的叛乱,征伐叛楚的群舒,灭掉舒蓼,将楚国边境推到淮河流域,并与吴越定盟,安定了东南边境。使楚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秘史

从公元前606年到公元前598年,楚国先后七次进攻郑国,使得郑国困苦不堪,而此时的晋国君弱臣强,君臣离心,只好任由楚国东征西伐,蹂躏自己的附属小国。

郑国日夜盼望晋国援军,晋军却迟迟不见踪影,最后被迫与楚结盟,臣服楚国。

姗姗来迟的晋军与楚军,在今河南荥阳东北的邲交战,晋军将领内部是战是和意见不一,指挥不协调,而楚军在城濮战败后,一直在寻机报仇,此时,又新胜郑国,士气高涨,于是趁着晋军步调不一突然发起攻击,晋军大败,尸横遍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晋楚邲之战

邲之战后,楚国驰骋中原,晋国无可奈何,至此,楚国历经几代国君,到楚庄王时终于夺得中原霸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