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作为雷锋的铁杆粉丝,老兵郭明义这样“追星”

作为雷锋的铁杆粉丝,老兵郭明义这样“追星”

郭明义军装照

1960年1月,曾任鞍山军分区副政委的老红军余新元,把鞍钢青年雷锋送上运兵的专列。1977年1月,还是在鞍山火车站,余新元把鞍钢子弟郭明义送到部队。

余新元当时不曾想到,这两个年轻人,先后成长为感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只是坚信:是棵好苗子,就要种到肥沃的土壤里成才;是块好材料,就要放到军队的熔炉里锻造。

从退伍老兵到当代雷锋,当我们试图解析老兵郭明义的精神密钥,不能不回到雷锋这个原点,不能不回到部队这个坐标。

一粒种子:我的雷锋我的梦

老兵郭明义的“新闻”一直不断:2016年12月1日,郭明义爱心团队资助抚顺六中贫困中学;11月24日,锦州市6岁植物人女孩苏醒,郭明义前往医院看望并捐款;10月8日,乌鲁木齐市兴惠社区开展学习郭明义争做时代先锋活动……郭明义还在学雷锋,人们还在学郭明义。雷锋与郭明义,两个名字总是相连的人,渊源究竟何在?

“小时候,我就崇拜雷锋。为啥?雷锋当兵前,就在我们鞍钢工作,身边的偶像嘛!那时候,全国上下人人都学雷锋。你到外面一说是鞍钢的,别人都高看你一眼。”记者还清楚地记得,2010年采访郭明义时,他的这段开场白。

作为雷锋的铁杆粉丝,老兵郭明义这样“追星”

郭明义在露天采场指挥推土机工作

或许因为父亲是一名矿工、生长在鞍钢的缘故,“雷锋”成了埋在郭明义心里的一颗种子。他小学四年级就学雷锋学得有模有样,每天天不亮起床,提前到学校给同学生炉子。到了初三,他跟父亲说:我想当兵!父亲问他,为啥想当兵?郭明义说:雷锋就是到部队才成为雷锋的,当兵有出息!

1977年1月,郭明义如愿走进军营。因为表现不错,他被挑选到师汽车队参加驾驶员培训,原本高高兴兴去报到,却没想到被安排到炊事班。他开始很失望,后来想通了:这活总得有人干,他不干别人也得干,雷锋当年能哪里需要哪里去,他就不行吗?于是,郭明义每天提前一个多小时起床,跑到小河沟凿冰窟窿挑水,回来给战友们熬玉米 子粥。每天一忙完,他就捧着汽车专业书看,晚上又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看,把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凭记忆就能把汽车电路图画下来。第二年参加培训,他获得理论和实际操作双项第一。

作为雷锋的铁杆粉丝,老兵郭明义这样“追星”

郭明义和战友们在一起

“咱是从鞍钢来的,不能给雷锋丢脸。”崇拜雷锋的朴实原动力和“来自鞍钢”的朴素荣誉感,让郭明义心中这粒“学习雷锋”的种子,在从军后开始真正生根发芽。

一片热土:好样的部队好样的兵

“部队出了郭明义这样的好兵,我们一点也不惊讶。”郭明义老部队原政工科长刘振华曾自豪地说。

郭明义入伍所在部队,前身是粟裕将军的警卫营。“永远是人民的子弟兵”——退伍35年了,郭明义还清晰记得粟裕将军给团队的题词。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这支钢铁部队一直心系群众、英模辈出,先后涌现过“爱民模范”金遗华、“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等一批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

作为雷锋的铁杆粉丝,老兵郭明义这样“追星”

郭明义和战友的合影

郭明义至今记得自己的入伍第一课——参观连史馆,和战友们在鲜红的“钢铁英雄连”连旗前宣誓。如今,这面连旗已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他说,连队的老兵们只要去北京,有时间都会去看一眼。

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累积起来相当于几年的工作量;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先后捐款20多万,资助30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家里却一贫如洗……有人不理解郭明义工作为什么那么拼命、帮人为什么那么无私。郭明义却说:“我们当年在部队,人人都这样,干啥都比着干,连队点名、班里开会,谁要是被表扬了,浑身都有劲!”“那些年,部队学雷锋氛围特别浓,大家你追我赶,都想当学雷锋标兵,我更想当!”

作为雷锋的铁杆粉丝,老兵郭明义这样“追星”

郭明义和战友的合影

1979年云南发生地震,听到消息,郭明义将积攒的100多元津贴寄往灾区。当时,他每个月的津贴只有六七元钱。战友左玉春回忆,直到云南有关部门发来感谢信,连队才知道他捐款的事。

鞍钢齐大山选矿厂经警王尔忠和郭明义是初中同学,当兵后又在一个营,他对记者说:部队驻地的冬天异常寒冷,为了让战友们起床后用上热水,郭明义总是一早就外出挑水,天寒路滑,洒在他身上的水很快就结了冰,他不叫一声苦,挑满水缸后又忙着砍柴、生炉子、烧水。王尔忠说,当兵5年,郭明义做过的好事数不清。被师后勤部评选为“学雷锋标兵”的那天晚上,郭明义躺在床上睡不着。他对记者说,后来获得过许多荣誉,但他始终忘不了那天的兴奋。

作为雷锋的铁杆粉丝,老兵郭明义这样“追星”

郭明义和战友的合影

一本1973年版的《雷锋的故事》,是郭明义退伍返乡时的一件重要行李,他珍藏至今。每每看到这本书,他就会想起离队时连长说的那句话:“小郭啊,你在部队是学雷锋标兵,回到地方后,可不能给部队丢脸,要沿着雷锋的路走下去……”

的确,郭明义从部队带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条人生的路。

一树参天:爱心的团队爱心的国

郭明义学雷锋出名了。他对记者说,他不曾为这个“名”有什么感觉,却为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的感召下,愿意和他一起做好事而感到由衷的幸福。

最初,他想号召其他工友一起捐献造血干细胞,发动的“利器”之一竟是搓澡。在矿上的浴池,他给下班的工友搓一次澡,就普及一次造血干细胞的知识,最多一次两小时搓了20个人。人心换人心,后来工友一见他要上来搓澡,就心疼地撂下话:“老郭,甭搓了,没折扣,捐!”

作为雷锋的铁杆粉丝,老兵郭明义这样“追星”

郭明义正在捐献血小板

后来,也有意外的收获。例如他平时一有空就去单位旁的门球馆帮着干活。干了4年后,常在馆里活动的4位老大爷主动找到他:你这个娃仁义,听说你搞了个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倡议,我们也参加吧!

德不孤,必有邻。2009年7月,郭明义所在的矿业公司召开“向郭明义同志学习”动员大会,会上第一次打出以郭明义名字命名的“郭明义爱心团队”旗帜。自此,郭明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学雷锋、献爱心,终于有了队伍、建了组织。

7年多,这个团队很快从最初3000余名志愿者发展到总数超过170万人,已在全国有700多支分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的时间达4500万小时。

作为雷锋的铁杆粉丝,老兵郭明义这样“追星”

郭明义和他资助的25个孩子合影

遭遇过许多的冷嘲热讽,被人称作“郭大傻”,但郭明义说:“这有啥?咱做好事啥也不图,就没什么能伤得着咱。”

无私所以无畏。郭明义不仅有了团队,而且与时俱进,给自己插上了网络的翅膀。2011年3月25日,他注册开通微博,如今已发展成拥有2114万粉丝的网络大V。在许多次紧急救援中,微博都发挥了很大作用。2014年4月,郭明义又注册开通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爱心团队工作及公益活动信息。郭明义开心地对记者说:“以前发展爱心团队成员需要面对面动员,可如今,只要轻触手机屏幕就能感召无数爱心人士,感觉像长出了‘三头六臂’。”

大爱所以无疆。2014年3月4日,习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勉励:“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希望你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本文原载于解放军报《老兵天地》专版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