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主要用途是什麼?

冰劍夜琴


難得被人邀請,努力一答[害羞]

關於定焦和變焦的應用場景其實很好理解。

首先,我們要先認知定焦的優勢。

1. 光圈足夠大。目前任何焦段的鏡頭的最大光圈都產生在定焦鏡頭上。如果你需要極致的淺景,那麼定焦還是有明顯優勢的。

2. 輕便。普遍的定焦鏡頭都會比變焦小巧很多。

3. 相對便宜。這個可能對職業攝影師不構成問題。但如果你是學生,還在基礎學習攝影的階段,那這個是不容忽視的。

4. 成像質量。這一點確實還是存在的,定焦和同價位變焦鏡頭相比,解析力,色彩還原,散景都會更好一些。

所以,簡單說,單從看照片而言,定焦絕對要優於變焦鏡頭。這也就引申出了應用場景問題。

為什麼要用變焦?

因為沒時間換各種焦距的鏡頭,或者隨身帶不了那麼多鏡頭。最常見的如下:

新聞攝影 不會給你時間換鏡頭的,拍到優於拍好

風光攝影 隨身背不了那麼多鏡頭,又不好移動器材

動物攝影 不管是寵物攝影,還是野生動物,抓拍時機總是稍縱即逝的

很多日常攝影愛好者 拍什麼和怎麼拍都不固定,所以買一到兩支變焦鏡頭就滿足需要了。

除此外,我們見到的絕大部分攝影師都是定焦愛好者。無論是商業攝影師,還是自由紀實攝影師,主力設備都是定焦鏡頭。

最後,插一句。對於尚在練習攝影基礎的朋友。個人強烈推薦定焦練習。一方面,使用固定鏡頭可以培養大家的鏡頭感,對視角產生反射式的認知。另一方面,攝影是一種非常自由的創作媒介。所以,使用定焦鏡頭增加一些創作限制反而能增添一些創造力。有助於早期學習攝影。


酒來


不管定焦鏡頭還是變焦鏡頭,或者說短焦、中焦、長焦、定焦鏡頭,它們的用途都是光學成像。相機依靠鏡頭、光圈、感光板、膠片等完成光學成像,而鏡頭是其中的主要部件。

我想你的問題應該是它們的區別是什麼?或者說為什麼有方便的變焦鏡頭,還需要定焦鏡頭?如果是這個問題的話,我來回答一下。

定焦鏡頭就是不能變焦的鏡頭,焦段固定。相對變焦鏡頭來說,鏡片少,製作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也低。由於成像鏡片少,對焦速度快,成像也穩定,解決了變焦鏡頭容易畸變的問題。無論是畫質、顆粒度卻明顯好於變焦鏡頭。

大光圈可以很好的虛化背景,營造朦朧唯美的氣氛,定焦鏡頭可以很輕鬆的完成這一切。變焦鏡頭最大光圈一般都是2.8以上,定焦鏡頭可以達到1.8、1.4,甚至更大。

鏡頭的價格也是攝影人要考慮的東西,一支24-70 2.8的變焦鏡頭動輒幾千上萬,而定焦鏡頭只需要幾百或者一二千就夠了,真正做到了物美價廉。

定焦鏡頭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就是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一場拍攝下來,絲毫感覺不到手腕累。

唯一的遺憾就是在拍攝過程中,要靠移動來改變焦距,特別是在狹窄的室內、婚拍等拍攝過程中造成諸多不便。

傾城花語傾城風願為你解答攝影路上的一切困惑,與你同行,感恩有你!


傾城花語傾城風


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追求的方向不一樣,雖然任何鏡頭都能拍任何題材,但是想要拍的好,還是需要找到最適合這個題材的鏡頭種類!

定焦鏡頭,畫質好,常用於拍人像,夜景,星空,棚拍這類不需要來回走動取景的題材!

變焦鏡頭,焦段可以變化,常用於活動拍攝,因為活動畫面變動頻繁,你的取景構圖會經常需要變動,定焦全靠走是很難拍攝順利的,變焦就可以較好的勝任這類拍攝!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普通攝影愛好者,或者剛接觸攝影正在選鏡頭,那麼你就先明確你打算拍什麼題材,或者你可能拍的最多的題材,從而選擇鏡頭!

如果你很喜歡拍靜物,拍小物品,那麼定焦的微距鏡頭適合你!

如果你希望記錄生活,常去旅遊,愛拍身邊的人,小孩成長記錄,那麼變焦24-70、24-105、35-150這類鏡頭適合你!

如果你喜歡拍風景,廣角變焦16-35,14-24,長變焦70-200,這兩款適合你,廣角拍氣勢恢宏大場面,長焦拍壓縮空間的遠景!

如果你喜歡走走拍拍,不畏懼貼身拍攝,想表達風俗人文,那麼35和50定焦,氛圍感很好,適合拍人文題材!

如果你是單位拍攝,拍活動,那變焦大三元適合你:16-35,24-70,70-200,基本上公司單位什麼活動會議你都能拍攝了!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希望能幫到你!


雙魚都選C


定焦鏡頭的作用

定焦鏡頭(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個固定焦距的鏡頭,只有一個焦段,或者說只有一個視野。定焦鏡頭沒有變焦功能。定焦鏡頭的設計相對變焦鏡頭而言要簡單得多,但一般變焦鏡頭在變焦過程中對成像會有所影響,而定焦鏡頭相對於變焦機器的最大好處就是對焦速度快,成像質量穩定。不少擁有定焦鏡頭的數碼相機所拍攝的運動物體圖像清晰而穩定,對焦非常準確,畫面細膩,顆粒感非常輕微,測光也比較準確。

定焦鏡頭適合拍什麼

定焦鏡頭的設計簡單,對焦速度快,成像質量穩定。特別適合大型的風光攝影,大型的集體合影拍照。

定焦鏡頭的優點

定焦鏡頭的好處,主要體現在短焦段的使用上:

1、定焦的廣角或標準鏡頭一般都比涵蓋相應焦距段的變焦鏡頭口徑大。一般的定焦廣角和中焦鏡頭的光圈都在2.8以上,通光量大,便於在低照度情況下拍攝。

2、定焦的廣角鏡頭一般都比涵蓋相應焦距段的變焦鏡頭最短對焦距離近。比如EF17-35的最短對焦距離是0.42m而EF20/2.8、EF24/1.4、EF28/1.8、EF35/2的最短對焦距離都是0.25m。最短對焦距離小好處很多,尤其對於廣角鏡頭而言,對焦距離近意味著能夠非常近的接近拍攝主體,得到大的結像。而且和它們的大光圈配合能夠實現變焦廣角鏡頭不容易實現的廣角背景虛化效果。

3、定焦廣角鏡頭一般都比涵蓋相應焦距段的變焦鏡頭體積小,重量輕。這能使你的相機將不那麼扎眼,便於抓拍。

4、廣角定焦鏡頭一般都比變焦鏡頭的廣角段成像好,這是鏡頭的設計所決定的,變焦鏡頭由於要考慮所有焦距段都有相對好的成像,就要犧牲局部的利益讓整體有一個相對好的表現。但定焦鏡頭不用考慮這些。

定焦鏡頭的缺點

定焦鏡頭唯一的缺點恐怕就是不方便了,需要調整拍攝物體的大小時只有通過攝影者的移動來實現,在某些不適合移動的場合就無能力了。

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的區別

變焦鏡頭vs定焦鏡頭的爭論中,最為根本的是光學素質的爭執,爭執的依據就是MTF曲線,不少變焦鏡頭的MTF曲線都挺高的,於是乎可以得出結論:某些變焦鏡頭的光學素質可以媲美定焦鏡頭。凡事都有例外,少數個別變焦鏡頭在MTF曲線上表現出來是很優異,但是MTF不代表光學素質的全部。

光學系統的五大像差:

1、球面像差:這個通常表現在廣角/超廣角鏡頭中,可以通過採用非球面鏡片來大部分消除;

2、彗形像差:這個收縮光圈可以部分彌補;

3、像散:通常出現在長焦鏡頭中,這個可以通過使用螢石、ED、APO、異常色散、LD等鏡片來部分彌補;

4、像場彎曲:只能收縮光圈來彌補;

5、畸變:除非原來的鏡頭就做得很大很大,只使用中間的一小塊參與成像。

評價鏡頭光學素質的直觀指標有:

A、解像力:表現細節的能力;

B、色彩還原:再現真實的能力;

C、眩光控制:對雜光的處理能力。

在變焦/定焦鏡頭中,在設計上對像差的解決方案是相同的,在像差1、2、3中,變焦和定焦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在同樣的光圈下拍攝,變焦鏡頭的死穴就出現了:像場彎曲和畸變都不是定焦鏡頭的對手。當然,在多數情況下,肉眼看不出差別。比如,不在拍攝微距的時候,像場彎曲的表現不是很強烈。最短對焦距離可以達到0.38m,比如TAMRON28-300XR,這鏡頭在300mm端,同樣也可以在0.49m對焦,可以拍攝微距。這個時候,像場彎曲就表現出來了。

在評價鏡頭的直觀指標中,一些變焦鏡頭的解像力可以與定焦鏡頭有一比,色彩還原呢?與鏡頭的鍍膜有比較大的關係,所以要做到媲美定焦鏡頭也容易。但是眩光控制呢?由於變焦鏡頭的鏡片數多,很難與鏡片數少的定焦鏡頭相抗衡了。如此看來,變焦鏡頭的弱點在於:像場彎曲、畸變和眩光控制。所以要想容易地說出:變焦可以媲美定焦。恐怕還需時日。

其實,變焦鏡頭的最大死穴在於:最大光圈。現在變焦鏡頭最大光圈只有f/2.8,能擴展到的最長焦距只到300,比如SIGMA的120-300/2.8。但是對於定焦而言,大於f/2.8的比比皆是。

有一種打轉理論在支持著變焦鏡頭優於定焦鏡頭的觀點:理論測試的結果在實際拍攝中很難達到,所以定焦鏡頭的優勢未必能夠充分發揮,其最後等同於變焦鏡頭。這種理論沒道理,假如定焦的是98分,變焦是95分,如果在實際拍攝中,定焦只發揮了50%的優勢,那麼對於同一個使用者而言,他用變焦同樣也只能發揮50%,定焦依然優於變焦。

簡單來說,一般的應用消掉這些初級像差即可,複雜應用還要想辦法消高級色差。消色差的辦法就是用多組鏡片,調整每個鏡片的兩個曲成的曲率,兩個鏡片之間的間距(一個鏡片一個曲面能消一種像差,兩個鏡片的一個間距就能消一種像差),另外鏡片本身的材質也是要考慮的。這樣,要消除7種初級像差,只要三個鏡片組成的鏡頭組,經過一系列非常複雜的計算(要好幾個小時),確定每個鏡片的材質、曲率、間距,就可以設計出來一個消掉7種初級像差的鏡頭來。

選擇定焦鏡頭的理由

入門的定焦鏡頭當然以50為首選。古典的三鏡組合是這樣子的:35、50、135,有了這三個鏡頭,足可應付大多數的場合需要。日後若有需要,再作擴充。

另外提供幾個不同的組合給大家參考。愛拍風景的人可以考慮的三鏡組合為24、35﹝用35代替50﹞、135。愛拍人像的人:35、85﹝用85代50﹞、180。

1、實惠的價格:一般來說,定焦鏡頭要比變焦鏡頭的價格更低廉,相對變焦鏡頭,一隻PrimeLen採用更少的鏡片組以及更簡單的結構設計,一般來說,最出色的定焦鏡頭只有變焦鏡頭的一半價格,尤其是50mm焦段,幾乎是各家最便宜的鏡頭焦段。

2、較小的畸變:畸變是變焦鏡頭最大的軟肋,幾乎所有涉及廣角的變焦鏡頭都存在明顯的畸變問題,而定焦鏡頭因為只需對一個焦段的成像進行糾正與優化,所以往往很少會出現畸變現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旁軸相機在廣角畸變上比單反相機有天生優勢,例如15mm/f4.5等超廣角鏡頭甚至完全不存在畸變。

3、更銳利的成像:簡單的鏡片結構自然會帶來更銳利的圖像,尤其是那些含有ASPH非球面鏡片的定焦鏡頭,在最大光圈下也能提供極為銳利的焦內成像。

4、柔美的焦外(Bokeh):在相同價格下,定焦鏡頭可以比變焦鏡頭提供更大的光圈(事實上變焦鏡頭的極限光圈便是F2.8),也就意味著更柔和的焦外虛化(Bokeh)效果,除此之外,定焦鏡頭的光圈葉片更多,接近圓形的光圈會提供最漂亮的Bokeh。

5、暗光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如果你從來沒有用過F1.4鏡頭,你會錯過很多在暗光環境下絕佳的拍攝機會——室內音樂會、光線幽暗浪漫的咖啡館、入夜的街頭...不過,不推薦追求F1.2以下的光圈,這種極端大光圈鏡頭除了價格昂貴,滿足你的虛榮心外,對你的作品沒有任何裨益。

6、定焦鏡頭讓你思考:使用定焦鏡頭就如同戴著枷鎖跳舞,你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你需要用心去琢磨構圖的方式,你需要尋找最適合你拍攝的角度與距離,你需要開始使用光圈獲得恰到好處的景深,而非沉溺於淺景深的虛化...變焦鏡頭很好,很方便,但是一顆定焦鏡頭,將把你的攝影帶向另一個全然不同的層次——思考。

大光圈定焦鏡頭使用技巧

大光圈鏡頭就是擁有f/2.8、f/1.8、f/1.4甚至是f/1.2最大光圈的鏡頭;而定焦鏡就是指不能變焦,只有一個焦距的鏡頭。

無論是Canon、Nikon、Sony等大廠還是Sigma、Tokina等副廠也有出產大光圈定焦鏡頭,常用焦距有22mm、35mm、50mm等,建議APS-C的相機購買35mm而full frame相機購買50mm,拍出來的視角最接近人眼看到的。

大光圈定焦鏡的特性

1、大光圈

大光圈(如f/1.4、f/2.8等)能讓你於黑暗環境下吸收更多光線,就算是手持時也不用提升高ISO來保持快門速度(請參考「安全快門」的解釋),這樣相片質素更好,也讓你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2、定焦

「定焦」的意思就是不能zoom in/out,要拍攝更wide或更tele的相片,就只好靠你身體的移動了!但是因為定焦鏡一般構造比較簡單,所以成像質素也往往比變焦鏡頭好。

3、便宜

雖然是大光圈鏡頭,但是定焦鏡頭製造工序相對簡單,因此價格不高,例如一支Nikon 50mm f/1.8 G也只是港幣千多元,而且體積小和輕巧。

使用大光圈定焦鏡的應用例子

1、拍出迷人淺景深

使用大光圈鏡頭又怎可以不拍攝淺景深相片呢?除了一般用來拍攝人像外,拍攝風景時也可以使用淺景深效果-把光圈調大到f/1.8、f/1.4,你會發現主體的背景變得模糊了,令相片主題更突出!

2、輕巧Party/旅行/活動鏡

要到Party或是旅行,輕鬆自在的拍攝是很重要的,很多時只可以帶一機一鏡,那麼體積小、輕巧、能拍淺景深、低光下不用推ISO的大光圈定焦鏡實在是不二之選!雖然它是定焦,而且往往不是廣角鏡(50mm於APS-C格式的相機還要乘1.5x!),令手持自拍有些難度,但筆者認為於「輕巧+成像好」的大前題下一支大光圈定焦鏡是十分適合的。

3、微光手持拍攝

於一些微光下的環境,如博物館、夜間拍攝時,可能不能用上三腳架而需手持拍攝,這時若果光圈不夠大,往往需要提升ISO來保持安全快門,但高ISO意味著高訊噪和成像質素下降,因此使用大光圈如f/1.2、f/1.4等能吸收更多光線,有助維持低ISO。但要留意的是大光圈會令景深變淺,容易失焦,拍攝時宜保持相機跟主體距離不變,不要前後移動。


店仔頭小戴


【實際操作】定焦鏡頭的問題很明顯就是“使用麻煩”只能靠改變攝像機和拍攝主體間的距離來改變取景範圍也就是說“拍不同的景別隻能靠走”。。。。。。變焦鏡頭很方便,站著不動扭扭鏡頭就可以變景。

【成像效果】變焦鏡頭的一大問題就是畫面變形,只要有廣角端的變焦鏡頭都會畸變。而定焦鏡頭在這個方面問題很小,或者幾乎沒有畸變問題。用變焦鏡頭拍攝,畫面總是有些糊的感覺。定焦不存在這個問題,畫面非常的銳。

【光圈】眾所周知光圈可以決定著弱光環境的噪點和拍攝景深的問題。定焦鏡頭可以把光圈放的更大把畫面聚焦部分銳利焦外按層次虛化從而獲得更好的景深效果。定焦鏡頭的光圈可以達到1.2以上,這樣可以獲得更理想的畫面質感。如圖噪點過多嚴重影響感觀

【價格】變焦鏡頭都比定焦貴很多。如:佳能的全畫幅變焦鏡頭,只要是紅圈的動輒萬元左右,24-70 2.8就1萬多了。如:50 1.4專業定焦頭也就3000元左右,而非專業的 50 1.8只要700元不到


綿陽攝影師Cc


簡單來說,定焦靠走,變焦靠手。多數來說,定焦畫質好,而且定焦的光圈可以做到很大,這個是變焦做不到的,牛頭的變焦最大光圈基本都是2.8,但是300以內定焦可以輕鬆做到2.8甚至更大。很多攝友玩到最後都是要定焦了。我現在也全都是定焦。




幽派攝影林先生


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區別:

1、變焦鏡頭可以實現焦距在一段範圍內的調整,而定焦鏡頭不可以。所以在便利性上變焦鏡頭勝出,尤其是有一些地方沒辦法進退的時候。

2、成像效果比較,如果是廉價變焦和廉價定焦頭,廉價變焦光圈基本上都不是恆定的(也有個別恆定的,如副廠的變焦頭),廉價定焦頭在光圈上就要勝出廉價變焦頭。

如果是變焦牛頭,和廉價變焦頭相比,比較的前提也是要在相同最大光圈條件下相比,而且要看變焦頭用了多少組鏡片,用了多少高精尖工藝,在這樣的情況下,畢竟變焦牛頭再牛,最大光圈上也通常要小於定焦頭,一個變焦牛頭要做到廉價定焦頭的恆定1.8光圈,成本太高。但這不代表變焦牛頭的畫質成像效果會差於廉價定焦頭。

變焦牛頭和定焦牛頭,在畫質上定焦牛頭要勝出變焦牛頭,當然也可能有例外。所以不能單純的泛泛而談比較,要結合一些特定的約束,比較才有意義。

鏡頭的比較還離不開鏡頭的設計用途,例如尼康的定焦頭,就有手動頭,有D頭,有數碼頭G頭。G頭是為數碼單反優化的。

說說18-55和50這兩個頭,前者是大多數入門單反的標配頭,後者是號稱人類光學設計的精華。

任何鏡頭光比較焦距而不限定光圈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兩者的差別在於前者是最大光圈和焦距有關,後者是恆定光圈1.8或者1.4,大光圈影響進光量和景深,如果要背景虛化的比較飄渺,還是非50莫屬。在現場環境光比較暗的情況下,佔據優勢。

變焦鏡頭也有廉價的。在撇開光圈、適用機型等限定談成像基本都是不負責任的。

18-55覆蓋廣角和中焦,而50只是標準視角,接近人眼視角(指全幅相機而言),50一樣可以拍風景,不僅限於拍人像。50更多的是用來掃街,記錄人文。50用來拍人像,僅僅是因為光圈的虛化效果好,隨著焦距的增加,相同光圈下,由於景深的關係,虛化會更好。

定焦頭裡只有50 1.8是屬於性價比最高的鏡頭,但性價比通常是大家喜歡津津樂道的,真正的攝影愛好者是沒法講究性價比的,你會發現一分錢一分貨。

如果說變焦鏡頭是幹活用,定焦是創作用,這形容也不恰當。君不知,在商業攝影領域,通常都是用定焦頭拍攝(例如用60微距,105微距),定焦頭(尤其是中焦及長焦)的鏡頭畸變非常小。


Forever徐來


定焦與變焦的區別

在剛入門的攝影愛好者來說,推薦使用定焦鏡頭,因為定焦鏡頭可以幫助我們的拍攝水平有幫助提高,下面我們就來講解下定焦和變焦的區別。

兩種鏡頭的構圖方式

對於畫面的構圖,變焦鏡頭略勝一籌,因為變焦鏡頭只需要調整變焦環即可改變焦距,對畫面大小進行改變。所以變焦鏡頭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懶,哈哈哈。變焦鏡頭雖然可以調整焦距,改變畫面大小,但是不能對畫面的角度進行改變,所以我們如果要改變角度,那麼我們就需要移動自己拍攝的位置。

如果你使用的定焦鏡頭比較多,那你就會對某一個焦段很瞭解,明白拍攝這樣的場景,應該在什麼距離,和選擇什麼角度,更考驗你的技術,如果角度不當,再移動拍攝位置。變焦鏡頭用多了,你就會獲得一個功能,那就是在你拿起相機想要拍攝前,你就已經知道它在相機取景器裡會展現一個什麼樣的畫面,提前一步就能得知。不過你常用變焦鏡頭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

定焦鏡頭可以獲得更多的光線

定焦鏡頭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那就是它可以很容易的製造出大光圈,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比較昏暗的地方拍攝,不用使用補光燈,或者調高感光度和降低快門速度,丟失我們畫面的質量,就可以獲得一個曝光正常的照片,所以這種鏡頭也經常用於婚禮拍攝,婚禮拍攝也經常使用大光圈鏡頭。

市面上大多的變焦鏡頭的光圈都是隨著焦段的變化而變化的,每個鏡頭上都有這樣的標識Canon 18-135mm 3.5-5.6 IS 。這個標識的意思就是在你鏡頭焦距是18mm的時候,你的最大光圈可以是f/3.5,反之,在你鏡頭焦距是135mm的時候,你的最大光圈可以是f/5.6。

而一些專業級的恆定光圈變焦鏡頭,最常見的也是性價比最高的50mm f/1.8 鏡頭,就可以為我們提供在低光區域拍攝機會,讓我們在更多環境下拍出照片,不會受光線昏暗影響太多。

那種鏡頭的景深更好?

光圈影響景深,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淺,現在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在拍靜物和人像的適合利用淺景深來模糊背景,突出主體,雖然影響景深的還有焦距,距離,光圈並不是唯一影響景深,但是不能,定焦鏡頭可以為我們製造非常漂亮的景深,還可以給我們展現更好的光斑散光。

定焦鏡頭更輕一些

變焦鏡頭的內部設計非常複雜,內部由很多的鏡片,因此變焦鏡頭也會比定焦鏡頭重很多,比如就像一支50mm f/1.8的定焦鏡頭 只有 159g,而一支24-70mm f/2.8 變焦鏡頭卻有約 800g 的重量。就算是加上 28mm 和 85mm(f/1.8),一共三支定焦鏡頭,重量也才比一支 24-70mm f/2.8 稍稍重一點兒。


講了那麼多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的優缺點,相信大家一定對兩張鏡頭有所瞭解,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鏡頭,會事半功倍,數碼時代,變焦鏡頭從設計到質量上都得到了改善,但相比同焦段情況下,定焦鏡頭還是會比較有的優勢。


音樂聚集地


定焦頭:一般光圈較大,恆定光圈,虛化好成像好。拍攝速度快,一般都是高速鏡頭,要想變焦邁開腿走動就好了。

變焦頭:一般都是浮動光圈,可以很方便的改變焦距段來調整景別,免去換頭的煩鎖方便的很。

各有其特:定焦頭變焦靠人走動;變焦頭成像不如定焦頭,但是拍攝方便。


老趙視角觀察


一般來說,變焦鏡頭在鳥類攝影中的口碑不太好,包括俗稱“大白”的佳能的100-400mm以及副廠的一些鏡頭,比如俗稱“大馬”的適馬的170-500mm/f5-6.3,在銳度等方面表現不太好。不過最近有一款騰龍150-600mm/f5-6.3的變焦鏡頭,在光線好的時候銳度很不錯,價格也很便宜,大約只有6千元左右,考慮到性價比的因素,也是很好的選擇。如果再配一個入門級單反機身如佳能7D,加起來也不過萬元左右,同樣可以拍出很棒的片子,應該算是很不錯的經濟配置。

此外,網上常常還有一些長焦折返鏡頭出售。這些折返鏡頭價格非常便宜,焦段也夠長,只是成像實在是不理想,如果不是那甜甜圈一樣的光斑效果有些迷人,幾乎都不值得一提了。不過純粹做記錄的話,也可以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