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初二的孩子,心里也想好好学习但是懒惰战胜了想学好的这颗心,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纠正吗?

A喜临门1


这位亲爱的家长,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初二的孩子心也想好好学习,但是懒战胜了想学好的这颗心,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很多家长一直困惑和焦虑的问题。

经过观察,学校的孩子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的,完全自主自觉型,学习成绩从来名列前茅。

第二类就是读不进型,就是厌学,考试分数从来就是个位数,这类孩子说到底还是很少很少。

第三类,就是你说的这种,孩子也想好好学,但就是贪玩,就是玩心太重,孩子也聪明,偶尔也想着要努力加油了,可是搞不多久,就想偷懒了,就是懒战胜了想学好的这颗心。几乎大多数孩子都是这样子。

这些孩子都很聪明,那么学习成绩好坏的唯一区别,就是学习能否主动,能否刻苦用心,能否持之以恒。而不是,今天我想学,心血来潮,就一股子干劲,可是半天后,又不知道去哪里玩去了,虎头蛇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是学不好的。只有每天努力,持之以恒,学习成绩才会稳步前进。

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纠正呢?方老师有以下几点想法,和广大家长朋友一起探讨交流:

第一,告诉孩子,心态上就要摆正,学习本来就是需要刻苦的。哪些所谓的快乐学习,都是骗人的把戏。哪有很轻松,很快乐的学习,躺着睡觉就能搞好学习的事情?

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让孩子自己明白,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学念书,努力刻苦,朝前奔跑。

第二,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用心用力的做好每天的事情。从今天起,先坚持一个月,再苦再累都坚持,不放弃。也许,等你一个月之后,你都会对自己刮目相看。

其实,你做到了,最大的收获,就是你已经养成了,每天自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然后,你的基础越来越扎实,成绩开始稳步前进,自己更有信心,那么学习的动力更大。此良性循环。

第三,不要溺爱孩子,不要觉得孩子每天读书辛苦,你就心疼孩子。你一心疼,孩子就松懈。所以,请时刻为孩子鼓劲,请时刻为孩子摇旗呐喊。

第四,生活里,也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参加体力劳动,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吃些苦头,知道生活的来之不易,孩子自然就懂得,应该更加努力读书的道理。

让孩子参与到你的劳动或者生意中来,不仅仅是让孩子吃苦,也可以让孩子放松紧绷的学习神经,还可以历练孩子,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总之,让孩子懂得吃苦的道理,刻苦读书,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自己进步,才能让自己体会到真正的甜头。若是现在偷懒,将来就有苦头吃。

我是初中数学老师,班主任,学校中考科普老师。感谢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方老师数学课堂。


方老师数学课堂


找出病因,根除惰性

亲爱的家长您好,你提的这个问题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原因。

(一)主观原因

1、依赖性强 现在的家庭多是一个孩子,父母在宠爱孩子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从父母的依赖中得到了好处,更是变本加厉的什么也不做。从而形成了懒惰的心理。

2、学习动机不强 缺乏学习动机的孩子往往学习懒散、无精打采,听课时注意力分散,不愿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经常走神。不愿做作业,不愿复习。

3、意志力薄弱 这样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不愿坚持,做任何事情怕困难,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对于自我约束和遵守规章制度上更是薄弱。这些意志力、自控力薄弱的孩子对于外部有较强的依赖性,不愿动手动脑,进而懒散下来。

(二)客观原因 1、家长的过分溺爱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孩子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从而影响严重影响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 2、教师没有正确的认识懒惰 老师一味的用懒惰来责骂孩子,是学生自己也认为自己是懒学生,变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进而进入恶性循环。

懒惰心理的矫正方法:

(1)正确认识懒惰的原因 只有找到懒惰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老师和家长要多留意孩子在学校和家里和学习过程,了解是什么原因或刺激物导致孩子做事懒散,拖拖拉拉。进而家校联合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克服懒惰。

(2)适当的正向激励 改掉懒惰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老师和家长不断发觉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给予各种方式的表扬和激励,与正面的刺激让学生强化自己的好的行为。让他们体会到改掉懒惰后取得的自豪感和成功后的乐趣。同时他们自己给自己记录,让学生从纵向发展认识自己,看到的自己的进步,帮助他们的优点不断巩固。

(3)改变依赖的习惯。 老师让学生大胆的对依赖对象宣布自己要独立了,并请大家忙监督。学生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遇到难题,不要急忙请求帮助,自己解决,失败了就当做经验。 并在适当的时期予以一定的提示,让学生体会到从失败到成功的心理过程,体会其中的快乐。这样逐渐的让孩子从心理上改掉依赖的习惯。

(4)制定学习计划 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应该让他们自己指定计划,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说,一个人不是与身俱来的懒惰,主要是没有原则和制度要求,但是对于自己的计划,他们执行起来可能更仔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模范学习疗法 要克服懒惰,就要学会勤劳。给懒惰的孩子一个榜样,让他一次为参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中,与自己的榜样相互竞争,同时家长和老师予以正面的肯定,强化孩子的勤奋行为。久而久之,懒惰的孩子也养成了自己榜样的行为习惯。

总之,遇到懒学生,不要心急,越急越没办法,冷静才能产生出智慧来。把学生找来,问清理由,让学生把真实告诉老师。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告诉他们一个学生不做作业,就等于父母种了庄稼不耕管。种田不耕管,杂草长了比庄稼还深,哪里会有收获啊。你的今天跟明天联系着,一旦懒惰成性,在自己身上生根发芽,以后可能就一事无成,白白把光阴荒废掉。只要坚持说理, 懒学生会被我们给转化过来。


雄鹰展翅遨游苍穹


初中的孩子,这种情况大有人在,即想好好学习,却又控制不了自己,家长看着也确实有点着急,现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存在这种情况的原因分析:

1,缺乏积极的心态,没有明确的目标。

2,缺少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毅力。

怎样帮助孩子改变这种状态:

1,买一些励志的书籍,培养他积极的心态 。

励志的书籍,对一个人影响是很大的。我那时也盲人瞎马,缺乏动力,还好,我有机会遇到我的老师,知道我通过读励志书籍,培养了积极的心态,我的世界也跟着变了。




2,放大他的优点,用鼓励代替批评。

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一味的批评往往会打击人的自信心,而在无形之中形成自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放大他的优点,要知道你怎样评价孩子,孩子就会变成怎样的人。




3,和孩子谈心,讲明好好学习与不好好学习的差别。

有必要和孩子谈谈心,讨论一下人生,讨论一下好好学习与不好好学习的人的差别。让孩子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



4,了解他的梦想,帮他实现梦想。

我们也年轻过,年少的时候谁都有梦想。作为家长,应该了解他的梦想,然后指导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好好引导,这会成为他努力学习的动力。



5,陪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曾多次在问答中强调过陪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陪孩子只是一个手段,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的学习习惯。



这最好在小学开始较好,但初中也不晚,陪陪他学习,


书香剑雨任我自逍遥


初二其实是初中阶段非常关键的时期,努把力就是令父母骄傲的孩子,一松懈就变成令人担忧的那一个。



如果孩子有学习的 愿望却没有学习的恒心和毅力,那就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了。

第一,首先树立明确目标,比如要考上某一所高中,可以带着孩子去考察一下,种下希望的种子。

第二,了解孩子缺乏毅力的根本原因,是单纯的贪玩儿?还是有些知识似懂非懂,学起来有些吃力?如果您的孩子现在是中等生,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哦!

第三,制定一个学习方案,查缺补漏,制定短期小目标,比如,考进班级前15名等等。在这段时间内,父母应该尽量陪他一起学,看着他进步和成长,并及时鼓励和肯定。

第四,想办法让孩子多了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让孩子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这样他才会有学习的毅力和坚持的决心。

我是高校教师,对教育孩子颇有心得,如果认同我的看法,可以关注我。


一路风华1


孩子想学但是懒,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来纠正。

首先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可以多叫他做题,让他在做题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

其次在家里父母让孩子列一份学习计划出来,然后家长要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必须按计划完成,什么理由都不能中断。

学习一定是辛苦的。所以在监督的时候父母不要心软,坚持下去就纠正过来了。


吃葡萄的小狐狸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浅薄见解,希望可以帮到你,我个人认为懒惰的最大的原因是动力不足,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如果有想学习的心,就不会懒惰,归根结底还是动力不够,没有逼自己努力的原动力。对于如何纠正懒惰,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真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如何克服懒惰,就应该是在大致了解自己懒惰的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

①承认自己的懒惰,接受自己曾经懒惰的事实,而不是抗拒认清自己的现实。然后从当下起一点一滴开始努力,如果时常悔恨自己过去的懒惰,可以这样想:今天在未来也会成为过去,当下我能够踏实用功,那么未来回想现在时,就不会再悔恨。

②思考懒惰的成因和后果,用笔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

③设定目标,做好大致规划并踏实做到。如果一点都没有做到,说明那不是目标,而是妄想。

④与亲友老师沟通,一方面感谢他们为你承担了许多,另一方面也坦诚自己的懒惰,请他们给予你一些建议。

⑤改变环境。看书学习可以去图书馆或者学校等大家都学习的地方。最好能够找到同行的朋友,会更容易改善自己懒惰的习惯。

最后,实际上随着你的感悟、实践增多,会慢慢了解到努力和进步才是人的本性,而”懒惰“只是对自己、他人和世界认识有限的阶段性产物,是不用克服,而是可以”放下“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最爱蚩尤坐骑


我的孩子也是这个年龄,关键还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建议1:多看励志电影,书籍,鼓励孩子。2: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给与鼓励!3:不要轻易放弃,学习不能急功近利。短期无法看到效果,一定要坚持不懈的信任并引导孩子坚持到底!


周晗锐


孩子心里想好好学习,想法是一念而起、一念而灭的,它存在于思考脑中,就算你的想法非常正确,但促成行为之前,想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悟:你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因为你并没有把想法变成行为。

但只变成行为还不够,行为是通过思考脑做的事情,一个人一天95%的行为都源自于习惯,靠反射脑来驱动。只有让你的孩子不断练习,让行为变成习惯,才能真正变成孩子自己的东西,才能真的战胜懒惰,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思考君


想学好,表明孩子内心是有动力的,但懒说明孩子需要外力的作用。为此,家长要和老师沟通,课堂多提问,多鼓励,课后多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再是家庭制定课外“陪伴”计划,至少家长或请一位能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老师,短期内不让孩为难题犯愁,影响求知心理。另外,家庭追求理想,办事认真,不怕困难,勤奋朴实的正能量不可缺少,不然孩子一看,大人在玩,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干,估计这个懒就难治了。


hxw再来一条


其实,所谓的懒惰就是孩子没有目标不想长大而为自己找的借口!

有几个小诀窍和你分享一下:

1、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例如让他制定作息时间表,按照计划去开展每天的学习和生活。刚开始会提醒或检查,做好了的就表扬,没做好的问问孩子怎么办?后来可以一周检查一次,直到不再检查。

2、孩子大了,要有自己的空间,让孩子安静的去完成他自己的学习。

3、给孩子一个目标:大学?高中?自己想从事的工作?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4、要给予孩子鼓励与表扬,不要吝啬你的赞扬。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