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新冠肺炎目前的出院标准是否要求过低?可以做什么样的修改?

firesteal


近期新冠肺炎治愈的患者出现复阳的问题,又给大家蒙上了一层阴影,毕竟现在出院的患者全国已经近五万多人了,如果不断出现复阳的问题,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件事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交给医护人员去处理了,对于这次的新冠病毒,其实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从治疗,到防控等等,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进行的,因为这些的新冠病毒流氓性质比较严重,根本猜不到它会在哪里摆一道,这与出院的标准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不过出现这样的问题,医院会根据不断出现的情况进行调整,毕竟如果问题大,辛苦玩命的还是他们,这也是他们不想看到的,所以遇到“消极”的情况,不能去怪他们。

新冠肺炎一般符合标准以后,隔离14天以后才能出院,而出院的人也是在家居家隔离的,并且进行监测的,并不是出院以后就彻底皆大欢喜了,做的后续的防护还是可以的,只是复阳这件事,不是普遍的现象,但确实是存在的一种现象,这只能由专业的人去找原因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因为新冠病毒,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在不断的变化,近期还出现了变异的问题,但只要做好防护,就不用怕。


这也是为什么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管控却丝毫没有放松的原因,因为策略都是根据新冠病毒的流氓性质来的,不敢松懈一丝一毫,而我们自己为了尽快赢得这次新冠病毒的疫情,也要积极的配合做好防护,减少外出。对于未来出院的标准以及后续的跟踪,相信医护人员会有妥善的解决方案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鼓励,相信!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我是麻大哈医生,很高兴为你解答

2月28日,徐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已治愈出院半个月的该市首例确诊病例,因复检时发现核酸检测再度呈阳性,已重新住院接受治疗。这一消息的发布,引起了大众的纷纷议论,其中就有人问“新冠肺炎目前的出院标准是否要求过低?”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制定的出院标准(需全部满足):

1. 体温恢复正常 3 天以上;

2. 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3. 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4. 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

这一标准与第六版相比,大体内容没有变化。只有第4条增加“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改为“至少间隔24小时”。这也说明此

出院标准在现阶段是合理的,标准并不过低。

二、那么“治愈”出院的患者为什么复阳呢?

新冠肺炎患者是否治愈的病原学金标准为核酸检测,但是检测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目前大家都认为咽拭子取样流程和检测试剂盒灵敏度存在问题。随着诊治经验的逐渐积累,不少临床医生都建议结合肺部CT、临床表现、体内lgG、lgM抗体综合性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不是只看核酸检测结果。




麻大哈医生


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新冠肺炎目前的出院标准是否要求过低?可以做什么样的修改?

“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这并非公开发表的数据,而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旃医生公布的他们还没有公开发表的一项研究的结果。

根据公开消息,张旃医生于2月24日在“武大人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微信公号上发文做了基本介绍:

“我们在患者(本院医护人员组成)的配合下,将符合国家指南出院标准的患者共18人延迟出院,继续复查咽拭子核酸共至5次,发现13名患者第三次出现阳性结果。5名患者继续5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随即办理出院。标本均为患者本人采集,避免每日不同的人员采集造成的假阴性结果。5个连续阴性的患者既往也自己采集标本出现过阳性,所以不存在因为手法取样等原因造成的假阴性。”

这位医生的这段文字表述有点不大容易懂,大致意思是说:

(由于发现出院患者病毒核酸检查“复阳”现象),我们对符合国家诊疗指南出院标准的18位本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了“延迟出院”继续进行病毒核酸检查的观察性研究。

所有接受观察的18人,在完成出院前两次核酸检查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另外3次咽拭子核酸检测,每个人总检查次数达到5次。

结果,18人中有13人在第3次检查时核酸呈阳性,其他5人呈阴性。

第3次检查结果为阴性的5人,全部5次检查均呈阴性而踏实出院。

为了进一步研究,将观察对象增加了28人到总共44人,其中有26人第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即扩围进去的28人中又有13人第3次检查为阳性)。

最终结果,44例符合国家指南规定的出院标准的患者接受了另外3次核酸检测,其中26人在第3次检测中呈阳性。

也就是说,如果这44人按照现行出院标准出院,其中有59%(26人)会被检测出“复阳”。

由于这项“研究”还没有公开发表,而且样本数只有44例,还不足以给出结论。

但是,如果这个结伦能获得更大样本组研究的支持,的确可以说明,目前执行的出院标准存在问题,应该考虑制定并执行更严格的标准。

一直以来,全国多地多次报道过出院患者核酸检查“复阳”的问题。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于2月27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已经发表过一项小型观察结果。

他们对本院的4位医护人员(1人住院,3人居家隔离)在达到国家指南出院或结束隔离标准后,对于是否可以复工进行了进一步病毒核酸检查评估。

当时执行的出院或结束隔离标准是:

4人分别在“出院”后4到5天再次接受病毒核酸洁厕,结果4人检测均呈阳性,即所谓“复阳”率高达100%。

“复阳”是怎么回事?

2020年3月3日发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来自新加坡的一项研究或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虽然仅包含18个病例,但是这项研究要精致得多。

这项研究中,通过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获得的病毒脱落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12天(范围1-24),并且有83%(15例)患者鼻咽中检测到病毒的时间持续7天或更长。

至于患者鼻咽样本中病毒载量的变化,在症状发作后的头几天内会达到峰值,然后下降。

关键的发现是,在症状出现后24天内都有可能在鼻咽部检测到病毒,而进入这个时期末段,鼻咽拭子病毒的阳性呈间歇性。

也就是说,到病程后期,病人间歇性排毒,应该是我们所说的出院患者病毒核酸“复阳”的真正原因。

因此,“复阳”这个说法似乎并不准确。

因为,这些可以检测出“复阳”的患者原本就能没有真正转阴。

因而,部分出院患者的所谓“复阳”也不是再次感染,不需要太担心。

至于,间歇性排毒会不会有传染性?理论上的确存在这种风险。

但是,由于这些病人分泌物病毒载量低,传染风险即使有也很低。

使用皮质激素,或者是出院患者“复阳”率高的一个原因

不过,新加坡这项研究中特别强调了应该避免使用皮质激素,理由是先前流感研究中发现,重症患者使用激素会增加死亡率。

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138例主演病人的研究中有超过44%病人接受了激素治疗。

而我们知道,皮质激素是一种强力免疫抑制剂。

目前并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对付病毒依赖的完全是患者的免疫反应。

使用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抑制身体的免疫反应,大大减弱身体对抗病毒的能力,将病毒从体内清除的时间自然会延长。

出院标准需要修改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在3月4日刚好做出修订,其中“出院标准”并没有作出原则性修改,仅仅将第4条中的“呼吸道病原”修改成了“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并没有增加检测次数。


至于出院标准需不需要修改呢?

这是相关医疗专家组的事情。

在答主看来,由于指南早就关注到部分患者出院后继续排毒的问题,因此一直在强化出院后的继续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监测。

只要各个监测点严格出院后继续隔离管理,我们并不需要担心会在人群中继续造成病毒传播的问题,因而,目前的出院标准修改不修改并不是特别重要。


挣脱枷锁的囚徒


首先我对复阳并没有感觉到多可怕,只要治愈出院的人,依然在家或者集体隔离14天,那么就不会对社会造成威胁,至于为什么会复阳有太多的可能,我们只能选择去相信医生。

人们依然是四类,我自行修改了一下。

A类,风险等级0,就是已隔离治疗(包括复阳)人群,这些人是不幸的,感染了新冠肺炎,他们的“危害”也已经解除,因为已经住院治疗,即使复阳,也依然是在医生牢牢的“监控下”。

B类,风险等级10,依然是我们防护重中之重,这些人只要还存在1个,那么对社会的风险就无限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大利韩国其实都是1人传染导致现在几千人受害的,所以什么时候社会上的B不存在了,我们也就可以说战胜这次疫情了。

C类,风险等级10,海外归来的华侨,这些人很多在意大利韩国,发现当地疫情紧张了,所以又回国“避难”,但是他们的风险目前来看也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已经被感染了,然后又很有可能感染全飞机的人,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够切断航线,但是下了飞机一定要隔离,时刻保持在“监控”中的状态。

D类,风险等级0,这几天一直在家隔离的,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民众,我们不添乱,其实就是再为国家做贡献了。希望我们要保护好自己,随着社会上的B越来越少,C控制越来越严,总归会有那么一天,不再存在B和C

最后在总结一下,复阳确实不可怕,很多人怀疑治愈标准太低,我感觉不太可能,毕竟这关系到最终的决战结果,我这里有个大胆的猜测,是治疗方案的弊端,因为最新的研究已经发现,病毒除了肺部,还会攻击人的心脏肾脏生殖器中枢神经等,毕竟人体的血液是循环的,很有可能肺部的血液感染了病毒,这样就会一个周期经过其他内脏,也许是肺的病毒治好了,但是其他内脏的病毒又严重了,但是其他内脏可能受感染反应不会有肺这么严重,比如胆被新冠感染了,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反应,最新一版本的治疗方案已经出来了,就是针对全身各个器官的,经过新版的治疗方案,再看一下复阳是否还有很多吧



还不让我起名了


44名痊愈者26人复阳,新冠肺炎目前的出院标准是否要求过低?可以做什么样的修改?

痊愈患者复检阳性这个消息引发了很多人关注,因为目前我们还处在对冠状病毒的摸索阶段,尚未有特效药物和疫苗,而已经痊愈出院的患者又不止一个出现假阴性的情况,这不得不让人担心,病毒到底能不能被彻底消灭?

那么,为什么患者会出现复检阳性呢?王药师认为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在取样和测试的过程中,由于手法和试剂敏感性的不同,出现了假阴性出院。毕竟此前也有不少患者检测四五次才测出核酸阳性,核酸检测的准确率不是100%。

第二种是出院后复检的时候出现了假阳性。

第三种是患者体内的确还存在冠状病毒。

病人在好转过程中,病毒载量下降,会出现间断排毒的情况,所以可能造成间断期阴性,排毒时阳性的结果。

对此,国家卫健委已经对诊疗方案进行了修改,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解除隔离和出院的标准有4条,其中第4条是:“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阴性,采样时间由原来的至少间隔1天改为至少间隔24小时。

从目前临床观察以及新冠病毒的发病机制来看,咽拭子阴性并不能完全等于不排毒,复检阳性的概率之所以如此之高,很可能与病毒间断排除有关,如果患者在出院时核酸检测结果没有错误,那么很可能是出院后病毒又进行了排毒,病毒载量上升,所以复检时又检出了阳性。

对于复检阳性的患者是否会传染他人,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这种例子,姑且可以认为虽然复检阳性,但是患者体内病毒活性已经不高,不存在强传染性。

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毕竟没有先例不达标没有可能传染,如果您是新冠肺炎痊愈患者的家属,在居家生活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做好防护,痊愈病人虽然再次患病的可能性很低,但为了家人的健康和安全,还是建议佩戴口罩,单独隔离。

对于普通群众,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出院复检阳性很高,不能完全排除传染可能性,况且目前病毒仍然存在,不能因为周围没有了确诊病例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出行一定要带好口罩做好防护,勤洗手勤消毒。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新冠肺炎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过于专业的解释回答抱歉无法提供,但阿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简单回答下。

首先是痊愈后复阳不能掩盖医院严谨的治疗态度。痊愈这出院后复阳,并非就代表医院的出院标准过低造成,要知道每位患者接受治疗时各项指标都是有着严格监控的,而且是达到一定的观察数据方能得出相关结论,并非单次诊断的判断。

其次是说明此次疫情的根源病毒不能掉以轻心。经过多次严谨的核酸检测鉴定后判定已治愈满足出院后,出现复阳的情况,意味着此次肺炎病毒存在能够体现出相关治愈指标或表征让人体或者广大医护工作者相信已成功治愈的欺骗表现,不能以此作为医院标准过低的判断,也抹杀了医护工作者一线的努力。

总而言之,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依旧十分严峻,我们都应该继续保持高度的警惕,做好自我保护和防护,同时广大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也在对治愈出院后的人采取院后跟踪和观察,以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努力得到保护,也充分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利益,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国家,政府,以及广大医院和医护人员的严谨负责态度能够和我们一起战胜疫情,当然了,医疗机构同时也有必要不断审视自身的防控机制和诊断机制,务求做到发现即完善,越趋完善的势头,相信离战胜疫情就不远了。


阿星和你聊


为了避免患者治愈以后复阳人员再度成为传播源,可以增加一道程序。治愈的患者检测为阴性以后,转移到另外一个康复医院,做医学观察15一20天。在此期间服用中药调理身体。康复医院里面采用封闭式管理,不得到社会上去走动。经过医学观察15~20天以后检查为阴性的,且又没有什么症状的就可以出院。


车水润田


这种情况是为了应对疫情苍促制作的检测盒而预先估计到的。因为出了这种突发事件是促不及防,研究人员也不会肯定检测盒100%的不出问题,出院之后还是要继续进行14天以上居家隔离的。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必须这样。另外一方面虽然出现极少数复阳,必竞是显现了健康的生命体征才得以出院,它的传染性和活力肯定会降低。患者体内肯定出现了大量抗体。综上所述人们不需要恐慌,做好自己的防护,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


超然智者


民间神医李治好厅长一家三口一个复阳就说人家神棍了,这医院治的又如何说?


白日易珊婧


本人不懂得专家院士订的标准复阳指的是什么,大自然的阳气来了,人体的阳气也会上升的,正常人体要阴阳平衡,阴亏阳亏都是致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