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現在為什麼感覺有那麼多教師體罰的新聞,這是媒體故意找事嗎?總是盯著老師,這樣下去還有人願意當老師嗎?

我在西藏奉獻中


老師不會無緣無故的打學生體罰學生,我們小時候也經常捱打,但現在都不記恨老師。當然,幼兒園的老師要是虐待孩子肯定不行。


明天,你好。


這不是媒體找事,只是確實出現了這樣的事件而已。我從五蓮二中楊老師的事件談談題主的問題。


一、說說五連二中楊老師事件

最近逛頭條,看見最多的就是關於五連二中楊老師,因為用書本抽打了逃課的兩位不聽話的事件。然後遭到五連教體局這樣處理。

1.初次處理

對教師楊某作出追加處理:扣發其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獎勵性績效工資;責成楊某所在學校2019新學年不再與其簽訂《山東省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將楊某自2019年7月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

我們可以看到處理最重的就是開除楊老師,最可恨的是納入了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相當於就是無法進行教師生涯了呀。

2.事件最新進展

這個處罰結果一出,楊老師本人覺得委屈,覺得不公平!事件曝光到網上,網友分分為楊老師聲援,認為對楊老師的處罰過重,所以五連五蓮縣教育主管部門對此作出解釋:教師楊守梅所犯過錯需要嚴肅處理,但還達不到需將其開除的境地。此處理決定不等於將這名教師開除,其可以重新競聘縣內其他學校崗位。納入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是指社會信用等級降級,5年內不得參加評先樹優。

對此五連縣教育主管部門只是做出瞭解釋,並沒有更改相關決定,對於社會的輿論依然堅持原先的處理決定!我們期待這件事情的後續發展。

二、學生該不該管?

現在很多很多的老師因為管教學生,被媒體這個超級放大鏡擺在了社會公眾事件。自從五連二中楊老師的事情爆出來以後,我們老師也在思考一個問題,該不該管學生?是放任他們自由發展呢,還是要進行干預,撥亂反正呢?可是一個女老師只是用書本抽打了學生,就被如此處理,實在讓人心寒。

不管怎麼樣,學生還是要管的,看見學生一步一步的錯下去,是每個老師良心所過意不去的。所以無論怎麼樣,我們老師都有責任和義務進行管教學生,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路,管教的時間,注意方式方法,避免體罰發生,傷了自己。


三、教師要學會保護好自己

五連二中的楊老師太認真,太負責,面對平日無所事實,墮落下去的兩位少年,平日的不聽話,最後嚴重到逃課,我們的楊老師忍無可忍抽打學生,造成體罰,自己落得個這樣下場,實在有點不值得。所以我們教師管教學生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

1.與家長做好溝通。這次楊老師的初次處理結果並不是很嚴重,但是兩個家長的態度將這件事鬧大了。兩個家長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一個家長認為管的好,就應該這麼管。另一個學生家長覺得楊老師打了他的孩子,很是氣憤,對於學校的出結果不滿意,聽說給了兩個條件一是賠30萬,另一個是讓孩子上重點高中。這一個家長惹不起。

所以我們老師在面對不聽話的學生的時候,要注意與家長溝通,有些蠻不講理的家長,他的孩子我們還是用愛去感化就是了,感化不了不怪教師。

2.避免體罰。體罰是一個禁區,所以我們老師在管教學生的時候,儘量用嘴勸吧,別動手。

3.最近教育部表示要專門出臺相關政策,歸還老師的懲戒權。我們老師就等著那個政策公佈,按照那個執行吧。


小向老師呀


無限炒作教師體罰學生,就像無良媒體時時跟蹤明星穩私,偷拍美女裙底風光的人一樣下作!對於教師來說,所謂愛之深才管之嚴!如果教師對不配合學校教育的家長子女睜隻眼閉隻眼,這時候家長該喜還是憂?全社會和全體家長都應感謝,還有教師冒著極大風險,去管教問題學生!這樣的學生任其發展,本應由社會和公安機關依法管理!但現實是,家長不理解,無良媒體興風作浪,自已受損害!何必何苦呢!


金頂紅日zyl


媒體不是在找事,而是在找新聞。不過在這裡我認為媒體沒有起到好作用。近期有太多關於學校事件的負面新聞,引起了社會關注,這是本是好事,不過也漸漸演變成壞事。對於近期五蓮縣教師體罰學生時間又被推上風口浪尖,教師收到學校處分,最後解聘,不再續聘。

從體罰事件說起

教師體罰、動手打了學生不對,這個不需要做任何解釋,學校處分教師也本無可厚非。

處罰情況

本來是校內處罰,對教師的錯誤行為做出必要合理的處罰是正確的,但是後又不再續聘,納入信用評價黑名單等等。不要因為一次的錯誤,蓋住老師所有的光芒。楊老師還是很優秀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要一直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約束教師。

媒體到底該怎麼做?

在我看來,媒體在這裡沒有起到正面,只是朝著人們的關注點,聚焦度瞄準,或者說只是朝著金錢、流量看齊。不管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也不管教育的未來。

媒體應該現在客觀的立場去評判時間,不要過度解讀,更要及時引導群眾,不要讓教育機構不要被道德綁架,做出過度處罰,以免矯枉過正。

我們的態度

我們不要一味地抨擊教師或者說學生,更要思考我們孩子以後的教育。教師已然成為了公眾眼中的高危職業,這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1.我們堅持反對體罰學生,但我們不反對教育學生。

2.我們支持懲罰犯錯教師,但我們反對影響教育氛圍。

3.我們支持媒體報道,但我們更反對道德綁架。

4.我們反對教育系統一份處罰單就解決問題,希望這只是糾正教育風氣的開端,而不是結尾。處罰過輕,起不到懲戒警示作用;處罰過重,恐損害教師教育的積極性,需要把握適度。


教育是家長和學校、教師共同的責任,我們應共同擔起責任,守住紅線,不要得理不饒人。一次的教師處罰事件,希望不要影響孩子教育的未來。


一葉孤舟在岸上


現在太多家長本非皇帝國王,卻要硬生生地把子女當成王子公主,還強求包括老師在內他人也這樣做,父母對子女嚴重濫情,過度投入,現實情況就是嚴重影響干擾正常的師生關係,綁架學校,潛意識中把學校當做了託兒所,把老師當作奶媽奴僕。

行政主管部門該向前一步走站起來了,為教育的發展、孩子的成長及國家的未來!


月上寒山


現在有眾多教師體罰學生的新聞,是不是故意找事,關鍵要看媒體記者的出發點了。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當今新聞媒體傳播途徑的廣泛、傳播方式的快捷有很大關係;二是人們對教育的關注越來越重視;三是教師群體龐大,全國有1600多萬個教師;四是部分媒體為博取人們的眼球,故意報道或誇大一些事實。



眾多的新聞總盯著老師,不排除一部分認為教師是高危職業的人,會選擇其他職業。長此以往,一定會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當老師。 一些教師被傷害致死的報道屢見不鮮:新年伊始,元月2日在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學,一名高三學生因手機被其他老師沒收,致該校一名女教師受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3日在海南省澄邁縣第二中學,曾經的學生蒙某持尖刀將徐老師刺傷,搶救無效死亡……。


這些活生生、鮮活的例子讓老師如何再敢去批評,去教育那些俏皮搗蛋的學生。這些事例一定會影響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影響一些優秀畢業生對教師職業的選擇。 其實,最令人們擔心的是,現在眾多的老師敢不敢像以往一樣大膽去批評處理違紀的學生?


教育採擷


不是媒體找事,是確實有事情讓媒體找。河南常某某毆打併侮辱老師,張老師息事寧人忍聲吞氣,常某某偏要將視頻發到網絡上,招惹媒體發聲,把自己硬生生的送進監獄,這不是媒體找事。山東楊老師體罰學生過當,學校本來已經做出了相應處理,家長不依不饒,教體局加重對楊老師的過度處罰,再次引起媒體關注,將家長的醜惡嘴臉再度暴露於天下。這些實在不能說是媒體的錯,媒體發出來的都是正能量的聲音。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老師們對學生的體罰,本身確實存在過錯,可是這些本來可以彌補的過錯,卻讓某些人充分利用,張老師楊老師的情況都是如此。張老師被侮辱,不排除常某某有想借此當網紅的可能,楊老師被過度處罰,其原因是家長赤裸裸的敲詐30萬或讓達不到錄取分數線的孩子上重點中學。

所有這些,對老師們都造成了莫大的傷害,而這種傷害有可能動搖師道尊嚴的根基,更直接的擾亂了我們正常的教育秩序,直接損害著教師和受教育的孩子們的切身利益,其危害絕對是災難性的。

所幸黨中央國務院已經清楚的看到了這些危害,隨著《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的印發,堅決保護廣大教師的合法權益已經提上了日程,相信學校正常的教育秩序會得到有效整治。

國家離不開教育,民族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教師。廣大教師有理由相信,少數無良家長的無良行為,很快就會得到遏制。

教師永遠是受人尊敬的崇高職業,教師理應得到尊重!


教育至上


媒體對教師沒有仇,不會有意找老師的事,但是教師體罰學生卻廣為社會關注,所以媒體才對此類事件樂此不疲的班導。

因為自己的孩子的一切都牽動著家長的每一根神經,所以對於關係到自己的孩子的新聞家長都極為關注,又促使媒體更願意報導此類事件。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就體罰學生的數量而言,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現在比起幾十年前已經少太多了,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學生嬌生慣養,遠沒有過去的學生承挫能力強,對於教師的體罰容易引起過度反應,也易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此類事件也易成為社會熱點。

這彷彿走進了一個死衚衕。

其實,任何體罰學生的現象都只是一個表象,真正的本質是教師是否有愛和責任。如果一個教師有愛心,有責任心,就像父母一樣,心裡眼裡滿是關懷和疼愛,就是打了學生,學生也不會抱怨,因為孩子的眼睛其實很敏銳,他分的清什麼是真正的愛;相反,如果教師沒有愛心,不負責任,他可能會為避免體罰學生而惹禍上身,但他會有一百種方法傷害學生。諷刺,挖苦,偏心,指責,孤立,冷淡等等。誅心其實比殺人更狠,何況是孩子脆弱的心靈。對孩子來說語言上的暴力遠超身體上的傷害。

從教育學心理學的層面理解,每一個學生都需要一定的鼓勵和適當的懲戒,就像一個人走路得兩條腿一起使用一樣。單純的鼓勵或單純的懲戒都是一條腿走路,不能長遠。

我當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學生都知道我有一把戒尺,進入我班的時候學生無不戰戰兢兢。我也打過不少學生的手心。可是後來學生髮現,我打過的學生都是我喜歡的,我器重的,我期望值高學生,我打過的學生也都是最後和我最貼心的學生。所以學生們戲稱和老師的感情都是打出來的。

放暑假了,一個學生昨天晚上給我發信息說,老師,很想念你的戒尺,你說我是不是受虐狂?我也很感動。班上甚至還有學生因為沒有捱過我的戒尺而耿耿於懷,因為挨我戒尺是得有資格的。

當然打學生必須得有規則,我的規則是:1老師生氣的時候一定不能打;2學生不知道錯在哪裡的時候不能打;3學生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不能打。當然,前提條件是打的力度是老師事前在自己身上反覆試過的:不能太輕,否則無效;不能太重,否則受傷。

遵守這些個條件,做老師的大可以舞動你的戒尺,打出你的教育事業,打出孩子光明的前途!


尹老師來幫你


現在教師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什麼這麼多的媒體人報道家長打老師的事情?老師招誰惹誰了?為什麼老師辛勤教育學生,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這些事你們看不到?為什麼不報道正面的事情?我覺得這些媒體人幸災樂禍,教師吃你家飯了?討厭。你們家的孩子憑什麼考上大學?還不是有老師的付出?這樣詆譭老師,你們家的孩子可以不上學,有本事自己教?有什麼資格對老師說三道四的?


用戶4240799278262


我還記得我小時候,爸媽把我交給老師的時候經常會說到的一句話“老師,孩子要是不好好學,調皮搗蛋,你就該吵吵,該打打。”

媒體現今存在的優點與弊端



①首先我們都知道媒體是宣揚社會實事,真善美,讓廣發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便知天下事。也是媒體給我們帶來的便捷。

②一些不良媒體為抓熱點,蹭流量。不惜消費大眾的感情,歪曲事實。信息的真實性會差一些。比如之前有一個引起社會不良影響的那個“紙包子”事件。這只是部分媒體為了追求商業利益而欺騙了大眾。這種假消息很多。

③以前吧謠言都是口口相傳,現在只要在網上一傳,瞬間就會引起人們對社會的恐慌。還有媒體利用黃色和暴力來吸引人的眼球,從而造成不良影響,對未成年人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④在今天這個社會,人人講個人權利。個人的權利得不到保證。殊不知,網上的人肉搜索,真的毫不誇張的說,真的能把祖宗十八代都能“刨”出來。一人犯錯,全家遭殃啊!

事件分析

首先當時我看到那個打老師的視頻時我很生氣。但是不知道該怎麼生氣?又不知道該氣誰?

二十年後的報復,難道真的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嗎?還是沒有做到尊師重道,亦或者說是為人師表做的很失敗!

我們都知道眼睛看到的有時候還不一定是真實的,更何況通過媒體來了解的,它的真實性是否有失偏駁。我不願深究誰的對錯,我只希望能還原事情真相。不能消費大眾情感,然後引起網上圍觀,大量網絡噴子直接對雙方的二次傷害!

老師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群體?

①說實話當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我有些乏力。在我的認知中老師是為我們傳道解惑之人啊!沒想到現在媒體的曝光下,加上社會各界的解讀,會變得如此不堪!

②我從事教育工作這麼多年,說實話,我們教育從事者的隊伍中不乏有些害蟲之馬。那是極少數變態的人。不能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③本身教育事業屬於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一種狀態,尤其是老師。現在更沒了發言權。說不得,吵不得。說個真實案例,我們學校有個孩子想去上學就去,不去也不給你請假。告知家長也不管,能怎麼辦?開除?勸退?那是不可能的,現在都是老師校長親自去家裡勸回上學。這種狀況下,能怎麼辦?誰該反思?該反思誰?

④新媒體的誕生,讓老師在管理學生上更加踽踽獨行。體罰學生確實也是不妥之舉。但是媒體也沒必要歪曲事實,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嘛!

總結



任何事情的應運而生都會有載體的存在。媒體就是我們看向世界的眼睛。希望在我們看清事實的前提下,媒體能先了解真相,再有自己的理解也並無不妥。這樣讓老師也能有繼續幹下去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