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北京完善監督範圍、創新監督方式、提升監督實效——履行好監督這個首要職責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化運用‘四種形態’處理3873人次,同比增長81.2%。其中,第一種形態2844人次,佔‘四種形態’處理總人次的73.4%。”近日,北京市紀委監委通報了今年1至4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履職情況。 “把紀律挺在前面,把監督挺在前面,旨在發現問題、糾正偏差,教育幹部、端正風氣。”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張碩輔介紹,北京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監督作為首要職責,明確職責定位,在組織體系、運行機制、監督方式等方面積極創新,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監督工作格局。

把握定位——做到監督“有數”“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委員,某民主黨派區委委員、支部主委,某單位班子成員馬某,在其所在黨派選舉中有舞弊行為。”2017年底,朝陽區監委接到舉報。 區紀委監委問題線索集體排查會研究後,確定處置方式為談話函詢,並交區紀委監委駐區委統戰部紀檢監察組辦理。隨後,駐區委統戰部紀檢監察組向馬某發出了《函詢通知書》。 沒過幾天,馬某報送了書面說明材料。根據函詢回覆的情況,駐區委統戰部紀檢監察組又開展必要的瞭解核實,最終幫他澄清了不實舉報。 “這件事看似簡單,可在監察體制改革之前,民主黨派黨員不在我們監督範圍。”北京市監委委員、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張麗紅介紹,北京市在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後,監督對象大幅增加,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聯機關的公務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統一納入監察範圍,由監察機關按照管理權限進行監察。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們對監察對象範圍的認定也在不斷完善。”面對監督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張麗紅說,圍繞實現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這一改革指導思想,該市堅持審慎原則,準確把握監察法規定的監察範圍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摸清監督對象底數、實時更新監督對象臺賬,做到動態識別、精準確認。 監委監督的範圍更廣,那麼它和紀委的監督有何不同? “紀委的監督是按照黨章和黨規黨紀進行監督,以黨紀作為標準去考量,檢查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執行黨章黨規黨紀情況、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長期在北京市紀委機關執紀一線的王軍解釋說。而對於監委監督,他認為“主要是依照憲法、監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監督公職人員行使公權力的行為是否正確,確保權力不被濫用”。 監督是紀委監委的首要職責。紀委的監督和監委的監督雖然在內涵、依據、重點上有所不同,但在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上是高度一致的,其目的都是為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防止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張碩輔多次強調,“作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先行試點地區,必須進一步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創新執紀執法方式,切實履行監督職責。”
構建體系——實現監督“有形”實現日常監督全覆蓋,離不開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保障。北京市紀委監委設立8個紀檢監察室專司監督,並建立起層級負責、各有側重的監督工作體系。各監督室負責對聯繫地區和部門的領導班子及市管幹部進行監督;各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對駐在部門、其他綜合監督單位,及其所屬和管理單位中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督,重點監督有關單位領導班子及市管幹部、處級幹部。 實現日常監督全覆蓋,還需要有效的監督舉措。 今年年初,北京市紀委監委第八紀檢監察室主任孫利清參加了某高校領導班子年度民主生活會。會上,校黨委書記重點談了學校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其他幾個黨委成員也談了分管領域問題的整改措施。針對落實主體責任力度層層遞減的問題,加強對二級單位領導班子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督導;針對因公出國差旅費超標問題,責令當事人退回超標款項…… 乍一聽起來,問題剖析還算深刻。然而,帶著監督“臺賬”的孫利清卻發現,校黨委書記的發言,少了一項重要內容——該校黨委和其本人去年被函詢一事。 孫利清直言不諱地向該校黨委書記指出這一問題。在接下來的民主生活會上,該校黨委書記專門就校黨委和其本人被函詢一事如實作了說明,並表示今後一定增強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 “除了參會監督外,我們還明確了專項檢查、督促巡視整改、職能部門監督成果利用、談話函詢、調查問題線索、抽查核實、黨風廉政意見回覆、檢查考核、通報監督情況等10餘種監督方式。”北京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肖颯告訴記者,該市對此專門制定了監督工作相關辦法,並不斷完善,力爭實現監督“有形”。 定期向監督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通報監督情況,是該市探索創新的一種監督方式。 前不久,該市某區委主要負責人就收到市紀委監委發來的2017年對該區領導班子的監督情況通報:你單位對市委巡視“回頭看”反饋的44項問題,已有31項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70.5%;2017年,市紀委監委收到反映你單位市管幹部問題線索23件…… “對我們的政治生態進行了分析,並繪製出政治生態的‘晴雨表’,為我們下一步工作重點和整改重點指明瞭方向。”該負責人表示。 類似這樣的監督情況通報,北京市紀委監委已發出250餘份。 “一年多來,北京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方式,將監督的‘探頭’伸向了各個角落。”張碩輔介紹,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履行主體責任意識明顯增強,抓責任落實的措施逐步完善,有效推進了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履行專責——確保監督“有效”“某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王某2015年1月因公赴臺灣考察,其間未經批准擅自改變行程,且相關費用由一家企業支出……”北京市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在日常監督中發現這一線索,隨後對王某實施了函詢。 王某在函詢回覆中表示:“是正常公務活動,行程安排、費用支付等由副局長張某負責”。 “不可偏聽偏信,防止‘糊弄’過關。”第四紀檢監察室副主任李鋒告訴記者,隨後,他們又函詢張某從側面印證,同時向有關部門核實情況。結果表明,王某未經組織批准,擅自變更出訪路線,赴港參加其他活動,涉嫌違紀。第四紀檢監察室隨即建議此件轉初核。有關承辦部門綜合分析初核情況後,又提出了擬立案審查的處置建議。最後,王某因涉嫌嚴重違紀問題被立案審查。 “一年多以來,像王某這樣在日常監督中發現問題線索轉立案審查的比例逐步提高。”北京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紀委監委履行監督專責,就要緊盯監督的有效性。 “要突出監督重點,發現問題,推動整改,持續提升。”張碩輔說,北京市紀委監委堅持把監督擺在首要位置,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加強對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決策部署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做好對扶貧協作、掃黑除惡、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等重點內容的監督;進一步創新監督方式,提升監督效果,做到及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推動維護和淨化良好政治生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的力度和效果從不同層面呈現—— 全市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涉黑涉惡腐敗問題線索“大起底”,梳理問題線索2337件次,對重要問題線索掛牌督辦; 組織開展“四風”問題專項巡視。今年1至4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61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34人; 今年一季度,共問責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的黨組織6個、黨員領導幹部125名……(記者 李兵) 以上為廉廉看網絡廉政文摘閱讀所推薦內容,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廉廉看頭條號的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