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三聚環保上演股債雙停,踩雷的除了王亞偉,還有大成三隻抱團基金

在三聚環保暴漲的多年裡,始終不乏券商、基金的身影。我們很難說清楚到底是三聚環保成全了一眾券商基金,還是券商基金成全了三聚環保的股價。

三聚環保上演股債雙停,踩雷的除了王亞偉,還有大成三隻抱團基金

5月30日,三聚環保發布公告稱,公司債券“16三聚債”自2018年5月31日開市起停牌,這是繼5月29日三聚環保的股票停牌之後的又一個決定。對於股債雙雙停牌的原因,三聚環保表示,擔心公共傳媒的相關報道影響股債的價格。5月28日,某公眾號爆出了三聚環保的關聯交易內幕。

隨後,公司在互動平臺上對報道中的一些內容進行了回應,稱“黑文章”所為關聯交易和現金存疑問題,純屬毫無法律依據和不瞭解企業情況的自定義臆測,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包括關聯交易。

在三聚環保停牌前一天,其股價跌幅為4.22%。事實上,自今年以來,三聚環保的股價一直處於下跌的狀態,尤其是近期受環保股整體下挫的影響,從高位的40.2元到停牌前的25.88元,跌幅達35.62%。

而三聚環保上市多年,一直不能甩開的是曾經“公募一哥”王亞偉的影子,其在三聚環保微末之時進駐,期間雖然閃崩,但是王亞偉始終“不離不棄”。據稱,王亞偉在重倉三聚環保四年的時間裡賺了11倍。

王亞偉重倉多年

三聚環保一直是創業板的明星股,其從2010年上市以來,業績一路高歌猛進。其營業收入從2010年的4.3億增長到2017年224.8億,收入暴增52倍;同期的營業利潤從0.7億增長到28.3億,暴增40倍。截至停牌前,市值高達468億。

然而,自從今年1月開始,大盤整體下挫與信用市場萎靡導致對環保類個股的整體看衰,導致三聚環保股價大幅下跌。

目前,千合資本累計持有5239萬股,累計持有市值以目前收盤價25.88元計算,達到13.558億元。如以1月高點起算,王亞偉千合資本在三聚環保上的浮虧已經達到7.5億。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隻股票在2013年之前並不突出,其股價甚至沒有超過4元,但是從2013年開始,三聚環保的股價開始有了起色。巧合的是,就在2013年一季度末,由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創立的千合資本旗下的昀灃系列產品就開始現身三聚環保前十大流通股東中。

彼時的王亞偉剛剛離開工作多年的華夏基金,憑藉在華夏基金出色的工作能力,王亞偉自帶大批的簇擁者。甚至在傳聞其要離開華夏基金時,由他擔任基金經理的華夏大盤精選遭遇大批贖回,可見其因影響力之大。

而作為王亞偉成立千合資本之後的選擇走向,自然也是備受關注。當時昀灃證券投資信託持股1930萬股,佔三聚環保總股本的4.96%,這隻信託產品從持有三聚環保開始就一直處於前十大流通股東中。而王亞偉對三聚環保的偏愛從之後的持倉可見一斑。2014年底,其旗下千紙鶴1號也多個季度現身三聚環保,到2016年二季度千紙鶴1號不再現身,昀灃3號開始登場。

數據顯示,外貿信託-昀灃於2013年一季度首次現身三聚環保前十大股東,持有1930萬股,二季度增持579萬股。隨後王亞偉跟隨市場步伐對三聚環保進行倉位增減,2014年持股變化不大。比較大的一次增持出現在2015年二季度,昀灃加倉三聚環保542萬股。隨後三季度則大幅減持330萬股。自2013年以來,王亞偉總體上大幅增持了三聚環保。

券商多數抱團跟風

不過當初的這些質疑並沒有影響到券商基金的抱團。據東財choice的數據顯示,在造成閃崩的報道發佈之後的2017年第四季度,仍有197家基金抱團三聚環保,高於2017年二季度的180家。

事實上,券商基金對三聚環保的抱團是從2016年開始的,經過前幾年的業績增長的累計,似乎已經描繪出了一個“創業板明星股”的模型。據三聚環保2016年半年報顯示,其58.1億元的營業收入已經超出了2015年整年的營業收入。

三聚環保上演股債雙停,踩雷的除了王亞偉,還有大成三隻抱團基金

數據來源:整理自東方財富choice

如果說2016年之前,三聚環保還只能被王亞偉的光環“遮蓋”的話,那麼從2016年開始,三聚環保可謂是“自帶光環”。據深圳商報的報道,2016年8月三聚環保被120家調研機構調研,居於榜首,而當時被稱為“牛股”的三聚環保股價為25元,漲幅僅為12.5倍。這與後來的43元相比,似乎並不足以為奇。

2016年,三聚環保的股價從年初的12元到年末的30元,翻了2.5倍;與之同時的是持有三聚環保的基金數量的增長,從2015年基金持有的93家,到2016年四季度的163家。三聚環保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基金抱團股”。’

三聚環保上演股債雙停,踩雷的除了王亞偉,還有大成三隻抱團基金

數據來源:整理自東方財富choice

2017年5月,某媒體發佈了《三聚環保百億合同之謎》、《三聚環保探疑》等相關報道。質疑三聚環保部分重大合同背後客戶實力存在疑問、部分合同執行進度與披露信息不符、一些客戶的高管名字屢屢與三聚環保相關人員相同,以及依賴於控股股東與地方政府成立產業基金的訂單等財務問題。這與此次某公眾號的質疑“異曲同工”,而這一質疑在市場上引發了巨大的反響,5月26日三聚環保盤中閃崩而跌停,次日再跌4.28%。

事實上,對於三聚環保的質疑聲從三聚環保打出名聲之後就未斷過,應收賬款遠大於利潤、與基本面不符合的經營現金流,都是被質疑的原因。而在這一片質疑聲中,即便2017年三聚環保依然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也沒能挽救其開始下挫的股價。

大成基金三隻基金“抱團踩雷”

自2018年以來,三聚環保的股價一直處於下行通道,“踩雷”的不只是王亞偉,還有一眾基金。

據東財choice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機構持倉名單中,大成基金的三隻基金: 大成精選增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大成互聯網思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和大成盛世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分列主動投資類基金持倉前三,總持股432.27萬股,為所有單一公募基金管理人持股之最。其中,大成精選和大成互聯網都是2017年三季度進入三聚環保。

當時,由於媒體的報道,三聚環保的股價下跌,由高位的43元下降到32元左右。大成基金看準時機,通過大成精選入手了276.54萬股,同時大成互聯網也入手了240.6萬股三聚環保。第四季度三聚環保的股價回調,大成基金趁機追加,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大成精選持有三聚環保305.68萬股、大成互聯網持有245.75萬股。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進入2018年以來,三聚環保的股價一反之前上漲的趨勢。據2018年一季報顯示,大成基金的上述兩隻基金同時減倉,即便如此,以三聚環保一季度的股價,上述兩隻基金減持部分最多能保證不虧損而已。而留倉的部分則會隨著股價的持續下跌而造成虧損。

事實上,王亞偉在2017年三季度減持後,已經兩個季度毫無動靜;相較於2016年只增加了17家持倉基金,似乎也在說明券商機構繼續持倉態度將更為謹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此前股價暴漲的一年多里,我們很難說清楚到底是三聚環保成全了一眾券商基金,還是券商基金成全了三聚環保的股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