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徵文薦讀」檢察舊事

「徵文薦讀」檢察舊事

May

30

“我的經歷我見證”

寧夏檢察四十年徵文

「征文荐读」检察旧事

本文字數:1593

閱讀時間:4分鐘

「征文荐读」检察旧事

檢察舊事

「征文荐读」检察旧事

杜彪(中寧縣人民檢察院)

那是我到檢察院的第二個年頭,其實,在檢察院總的工作天數還算不上半年時間,我被分到了反貪汙賄賂局,也就是平時大家說的反貪局。

帶我的是一個五十多歲老檢察人,說話也不利索,有點結巴,就這樣,他後來成了我名副其實的師傅,也跟著同事們喊起了“老張”。他是一個老軍轉幹部,老家是陝西人,隨家屬最後轉業就留到了中寧,很順利的進入到檢察院反貪局工作。平時喜歡“理財”的他當然就成為反貪局裡的“能人”,哪個案件都離不開他的“比劃”,其實後來,我的同事告訴我,他是一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因為他對賬務的“精明”,平日裡在查辦案件時總會通過財務上的“蛛絲馬跡”發現可取線索,往往使一些案件“起死回生”。

直到今天,我也佩服他“五體投地”。也許是和他共事的很多年,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準確的說是他帶我成長的很多年裡,我從他身上發現了很多奧秘。

記的第一件案子,我們配合的很成功。案子是2007年初就開始排摸的,我參與的時候已經排摸了好長時間,但是一直也沒有形成結論性意見。

也許在辦公室坐著沒有事情幹,也許是老張突然想到了什麼,一天下午快下班了,老張忽然撕扯著我的衣服的後背,說了一聲,“小杜,跟我走。”我拎起隨手準備好的公務包就跟隨他一路小跑到液化氣公司,老張很熟悉的給準備下班的會計打了個招呼,我看會計就忙乎了起來。“小杜,看看這筆帳。”我順手接過他遞給我的一本採購液化氣的報銷的原始單據,仔細開始琢磨,翻來覆去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它是一份很正常的財務手續。

我正在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處理,老張問到“小杜,我總覺得這筆款可能重複報銷,我們怎麼來證實一下?”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很直接了當的說,“我覺得這款是直接報賬處理的,要查也只能查進入庫情況,再也無法證實這是重複報賬呀!”遲遲不見老張回覆我的話,後來我才知道當時他已經發現進出庫手續不是突破口,只能通過現有的財務手續來加以證明。

回到單位後,我思前想後怎麼找到案件的突破口,也許是第一次接觸案件,也許是為了證明自己,一個整夜也沒有踏實的睡著。第二天一大早等待著老張師傅再次領著去查找。好不容易盼來了他,他居然說先等等再看。我毫不猶豫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張結結巴巴送給了我四個字“你這傢伙”。實際上老張早有注意,下午和我一起就開始了長達一週的查賬生活,很可能是我們心有靈犀,最終通過前後報賬過程推算出同一時間採購重複報賬一車液化氣衝抵借款的事實。

這也許是老張和我配合的第一案,後來記不清到底有多少個案件,都是這樣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也算不出到底和他一起翻閱過多少萬本財務憑證,一晃十餘載,默契配合的每一個鏡頭都歷歷在目,好似昨天發生過的事情。

老張已經退休六七個年頭,也時不時的來到檢察院,來到反貪局,反貪局的幹警已經不是他離開時的人了,都換上了許多年輕幹警,但是老張的精氣神還依然在年輕幹警的生活中傳播。

每當一個案件無法進展下去的時候,我也會撥通老張的電話,聽聽他的看法和想法。有的時候會看著他留給我的三件“法寶”,鼓勵自己勇敢的面對辦案中遇到的每一個困難。

老張有個好習慣,就是隨身攜帶者一個永不缺少的“百寶箱”,在辦案過程中需要什麼你只要和他在一起,一樣文書都不缺少,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麼辦案系統,全憑手工製作文書,就連最簡單的筆錄都是手寫;還有離不開他的“神算盤”和“爛筆頭”,很多大案要案都是他一筆一筆算出來。

彈指一揮十餘載,智慧檢察的不斷更新,像老張這樣的檢察老幹警依然順應時代的變遷,熟練掌握著辦案新技能,靈活運用著話單分析、大數據、身心監護新技術,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不斷培養著檢察事業的新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