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三個多月的寶寶已經第五天沒拉大便了應該怎麼辦?

黃益坦


看到寶寶的排便次數減少,媽媽自然會擔心起來,其實隨著寶寶的生長,在2-3個月的時候排便次數減少是十分常見的,尤其是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的來說,只要寶寶沒有表現出不舒服,拉出的大便顏色和性狀都正常,就無需過分擔心。


寶寶的排便次數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寶媽要判斷孩子發育情況,體重是最主要的觀察指標,體重按照正常寶寶的生長曲線來發展的話,就不存在消化問題。


如果媽媽比較擔心,怎麼幫助寶寶排便呢?



1、寶媽可以嘗試順時針輕輕按摩寶寶的腹部,幫助寶寶腸道蠕動,促進排便;

2、適當增加喂水的量,提高腸道內水分;

3、鼓勵寶寶運動,可使用玩具誘導寶寶在床上爬行,增加活動量;

4、另外,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少和母乳的成分也有關係,寶媽要注意飲食清淡。



5、平時要注意觀察小兒的表情,一旦看到孩子突然停止活動,開始用力屏氣,出現面紅、使勁、發呆等表情,那很可能是要拉大便的信號,這時候要將孩子的尿布解開,握住雙腿,用聲音鼓勵孩子排便,進餐後腸蠕動加快,這時候解大便的幾率較大,家長要及時抓住孩子的這個時機。



我是享育,專業醫生團隊為您解答育兒問題。


享育


如果三個月大的寶寶出生五天沒有拉大便,那麼媽媽們也不要急著給他亂用藥。

為什麼三個月大的寶寶會出現五天沒有拉大便的情況?

家長們要觀察寶寶便秘的五天當中,是否出現放屁的情況,如果便秘的五天當中帶有放屁的情況,就說明寶寶的腸道是通暢的。

寶寶出現這種情況的便秘首先可能是寶寶吃的比較少,所以消化之後殘留的餘渣比較少,導致大便減少以及更加濃稠。所以當寶寶在三個月大的時候,要對寶寶進行排便的訓練,平時按時吃飯,使寶寶生活作息規律。

爸爸媽媽們平時也可以根據寶寶拉出的大便的性狀來觀察寶寶的健康問題。因為大便的性狀跟攝入的食物有關。比如剛吃的食物當中含有許多蛋白質,而碳水物比較少。那麼腸道中的菌群就會發生失調,發酵的食物就會減少,所以大便就會呈乾燥的性狀,測試ph值時還會顯示鹼性。


KK健康


混合餵養出現便秘會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寶媽也有便秘的習慣,寶寶也往往容易發生遺傳,如果是疾病因素導致寶寶便秘,如肛門狹窄,巨結腸等,需要到醫院治療並接受排便訓練。

第二種是飲食不當造成的便秘,可能是奶粉不適合或者寶媽上火了。要不就給寶寶換一種奶粉試試或者調整一下寶媽的飲食。一般混合餵養的小孩便秘多半是因為奶粉的成分緣故。

第三種情況就是寶寶不是便秘而是“攢肚”,寶媽可以給寶寶做一些按摩運動,如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轉摩擦,按摩時以3回為宜,按摩20次為1回,每按摩10次後休息5分鐘。

果媽推薦一個不用開塞露的辦法,就是用棉籤沾著香油放入寶寶肛門裡轉一轉,一般一會就通便了。不過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別誤傷了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