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當人類偷師上帝的手藝,把機器做成和自己相同外觀時,考慮過機器人對此的感受嗎?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什麼人看《銀翼殺手》會流淚?為什麼《西部世界》的真人MMO在這個時代看起來更加被玄乎其玄?《底特律:成為人類》憑什麼動用不亞於3A遊戲的寶貴資源只為了講一個玩法受限的人造人故事?當年浦澤直樹為什麼從手冢治虫的作品庫裡選擇阿童木的故事進行重新詮釋?

隨著科幻黃金時代的遠去,機器人題材(本文出於內容和敘述上的考慮,將不對機器人,仿生人等人造人屬性的“產品”進行學術層面的區分)的相關作品越來越從科學的獵奇落地到一種感同身受的幻想,把觀眾那無限但是容易疲憊的想象力和有限卻又把持不住的聖母心傾注在看上去更加值得為之遺憾的失落世界裡,比如蒸汽朋克、克蘇魯、後啟示錄、反烏托邦,超級英雄……它們一邊滿足想象力,一邊又用這想象力照射當下,反正總要有一個過往時代的具體模板,以便承載《銀翼殺手》的孤獨,《西部世界》的反抗,《冥王》的警告。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攻殼機動隊》藉助一部分涉及機器人的設定,探討了靈魂的話題

《冥王》發表於2003年,是浦澤直樹聯手老搭檔長崎尚志,在手冢治虫上世紀60年代以阿童木為主角創作的漫畫故事《地上最大機器人》基礎上,重新創作的機器人題材中篇漫畫作品。全書單行本共8冊(已完結),故事主人公從經典的小英雄鐵臂阿童木改成了原作裡一筆帶過的中年機器人警探蓋吉特,浦澤直樹這位以社會批判和剖析人性見長的作者,選擇了一種彷彿就快要分不清是科學幻想還是現實主義的作品形態,用精湛的畫工鋪設下懸疑開路的故事主線,帶著人類與生俱來的同情與殘忍,像《底特律》試圖讓玩家體會的那樣,將我們人類的靈魂注入機器人的軀體,讓讀者和玩家從第一人稱體會機器人的愛與憤怒。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冥王》的一大看點,就是浦澤直樹如何在手冢治虫的角色裡融入自己的獨特風格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冥王》是繼《怪物》與《二十世紀少年》之後浦澤直樹先生的第三部暢銷作品

你,機器人——尊重從瞭解開始

在人機共處的社會里,無論你心裡怎麼想,表面上請學會尊重。

“預設”是科幻寫作對於背景設定的一種規範,指作品將會具體建立在哪一種想象的基礎之上展開。比如《2001太空漫遊》的“預設”是人類掌握了太空探索技術;《三體》的“預設”是外星人存在且巨逼危險;《高堡奇人》的“預設”是德國納粹贏了二戰;而《銀河系漫遊指南》的“預設”嘛,大概就是在宇宙盡頭有那麼一家餐館,在那裡你會看到從星球一端跑向另一端的“絕對正常獸是絕對正常的”。總之作者構負責築起“預設”的規則和邏輯,讀者通過具體內容來加以理解(當然不一定要認可和接受)。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銀翼殺手》的預設是“複製人的顏值都很高”

《冥王》給出的預設,是建立起一個機器人在各個領域越發深度介入人類社會的時代,在這個客觀基礎上,人類和機器人之間在眾生是否平等以及靈魂歸去來兮等問題上展開話語權的爭奪。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在《冥王》的世界,肆意毀壞機器人不僅是破壞公物,更是一種人身攻擊

首先,《冥王》中的機器人制造技術正處於一個類似產品升級的過渡階段,一方面,大量類似鐵皮玩具造型的工作機器人依然出現在社會分工的各個角落,另一方面,極少數像是蓋吉特,阿童木,艾普希倫這樣的“頂級貨色”已經達到了不借助專業器材便無法識別的程度,總體可以看做是《底特律》中的民用機器人水平向前倒推個10來年。這樣的預設向讀者清晰呈現出機器人在工作這個物理層面的進化軌跡,那就是機器人高級與否的標準在於他們被造得有多像人類。但是不同於人類社會的階級屬性或者貧富差距,屬於不同“產品層級”的機器人之間是不分三六九等的(這麼講希望未來當機器人統治地球之後不要翻我人類沙文主義的後賬),豪華高配一身歐氣的蓋吉特夫婦會為了收養一個破銅爛鐵質地、且非常粗糙難看的過時機器人而感動得擁抱在一起,也就說人類眼中喜新厭舊的產品換代和審美觀,在機器人的視角里是不存在,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德國機械人刑警——蓋吉特。不僅外觀高度擬人(甚至做出了謝頂傾向),身體材質也是最高技術力的結晶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由於太過擬真,機器人展現一些非人類技能時也異常噁心

有了數量和質量上的基礎之後,《冥王》開始展現機器人對於人類社會生活的介入,以培育出矛盾產生的溫床,這也是本作與《底特律:生而為人》從初始設定看非常相似的一種處理手段。最初,隨著機器人帶來的生產力改革,高效率低成本的機械化造成了人類工人的失業,破壞機器人的違法行為由此開始產生;然後,人類在公共場所設立起機器人專用通道,以類似安檢的方式將其與人類區別對待,故事裡一個細節是阿童木走向機器人通道時被工作人員攔住,示意他應該使用人類通道,這算是作者對如何理解“非我族類”的問題做出一個街頭隨機測試;政治方面,故事裡談到了機器人因為天然的“客觀性”成為了人類法庭的法官,機器人的歷史也被寫進教科書;最後當然還少不了軍事方面,這點在下文會詳述。機器人一方面和此前人類發明的其他工具一樣被不斷開發、利用,另一方面,天然的人類外觀也讓機器人慢慢在被理解和接納。

最後,人類社會形成了維護機器人自由平等和主張廢除機器人權益的兩股勢力,後者而堅持把機器人當做工具,一門心思扮演著種族主義者曾經的角色,對機器人的迫害也成為了《冥王》裡一條重要的故事線索,用《西部世界》的話說,就是一條人性本惡的故事線。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底特律:成為人類》也是用了類似《冥王》的背景預設

技由心生——機器人的好壞是由創造他們的人決定的

覺醒中的機器人可不管什麼阿西莫夫三定律,既然是按照人的樣子造出來的,肯定有好也有壞,生活在人機社會里,你要記得抱緊好的,遠離壞的,別去招惹不好不壞的,另外,日本機器人總是更靠譜一些。

《鐵臂阿童木》(臺譯《原子小金剛》)是漫畫大師手冢治虫在1951開啟的時代經典之作,作為其中的一個故事,《地上最大機器人》篇於1964年於月刊《少年》登場,和日後浦澤直樹的《冥王》相隔了將近40年的時間。在這前後四十年時間裡,“我們看到的是科學變成了公害,英雄淪為所謂的名人,商業化的搖滾以及與恐怖主義劃上等號的革命。”(引自《對相同世代而言的》 山田五郎)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時過境遷,《鐵臂阿童木》到《冥王》畫風的改變

浦澤直樹的《冥王》對於原作的改編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

1.寫實的厚重感。

當年手冢治虫為了強化作品觀賞性和對黑暗元素的表現力,導致《地上最大機器人》在技法受限的情況下有用力過猛的偏激態勢。浦澤直樹的《冥王》則在畫風上延續了他慣用的寫實主義風格,所有角色都從卡通片還原為紀錄片,阿童木變成了身著便裝的學生,屁股上不會彈出機關炮,從童話的夢幻感變得更有現實親和力了。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阿童木》是最早引進到我國的日本動漫作品

2.二十世紀少年到二十一世紀中年。

眾所周知,外表討人喜歡的阿童木其實有著一段非常坎坷的身世:天才科學家天馬博士在一場意外中痛失愛子,然後他創造出了與兒子一模一樣的機器人阿童木,但是很快天馬就發現機器人不可能像人類的孩子那樣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長,一怒之下將其拋棄,阿童木作為流浪兒雖然經歷了各種磨難,卻依然在《地上最大機器人》中挺身而出,為了保護人類而與同類展開了絕體絕命之戰鬥。根據上述原始素材,浦澤直樹將自己在《怪物》,《二十世紀少年》中擅長的表現元素盡情發揮,對《冥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再創作,將過去幾十年裡日本動漫產業的標誌性人物阿童木從舞臺最中央拿了下來,取而代之一個原作中只擔任功能性角色的蓋吉特(原名是德語的“Gesicht”,有顏面,表情的意思,引申為“視野”)。主人公身份,年齡,國籍(產地)的改變為看過原作的讀者帶來了全新的視角,成年偵探角色介入到人類社會體制內的劇情不僅有理有據,針對懸疑展開的層層推理過程也讓故事有了更高可讀性。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冥王》在打戲方面並沒有太過鋪張,重點全都集中於故事本身

3.被解放的阿童木。

手冢治虫在《地上最大機器人》裡對阿童木幾乎毫無憐憫,將人類釀成的慘劇通通交給了一個被人類拋棄的“孩子”去拯救(甚至還差點搭上了他的妹妹),也是從這部作品開始,在動畫和漫畫中不斷燃燒的手冢漸漸陷入到了量產黑暗童話的創作慣性裡。而《冥王》最根本的改動,在於浦澤直樹已經可以卸下為漫畫正名的巨大包袱,從作品本身的立意出發,重新校準了一個我們比較陌生的機器人角度去闡述他們究竟為何而戰,最終結局看似拯救了人類,但其實是將原本由阿童木獨自揹負的守護與教化的重任,以覺醒的形式賦予九名地上最強機器人,並通過他們共同的記憶,完成了機器人集體意識的三觀養成。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冥王》在很多細節上對《阿童木》乃至其他手冢作品都有致敬

別拿機器人不當人——機器人會終結人類嗎?

按照《黑客帝國》的想象,我們遲早有一天會成為機器人的電池,所以趁還來得及,儘量教給他們一些人性中善的一面,而不是總想著派他們去打仗,畢竟他們也是記仇的。

《冥王》的反派普魯託(PLUTO,羅馬神話中的冥王,在此可以理解為希臘神話中的哈迪斯)受到其創造者的驅使,為了給自己飽受“第39次中亞戰爭”所摧殘的波斯王國和被顛覆的政府報仇,以當時受命入侵本國的世界上最強大七個機器人為刺殺目標,並計劃在殺死他們之後通過引爆地心處核彈的方式毀滅整個地球的生態。故事在普魯託依次痛下殺手以及警探蓋吉特圍繞幕後主使的層層調查中展開,原作裡以超級武器形象示人的七大機器人,在《冥王》中則被依次塑造成了各具人類意識和思想的機器人精英。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奉人類政府的命令,在戰場上殺死自己的同類,是七名頂尖機器人共同經歷的戰爭創傷

1.蒙布朗:瑞士的護林員機器人,對大自然呵護有加,性格淳樸善良,頗受本國人民熱愛,代表了人類對於美好大自然的嚮往,不幸成為了普魯託復仇計劃的一血。

2.諾斯2號:如武器庫一般的蘇格蘭軍用機器人,戰後前去照顧一位失明作曲家,並在耳濡目染的音樂聲中感悟到了藝術表現與創作的美好。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諾斯2號不僅熱愛音樂,還為老作曲家解開了多年的心結

3.博朗德:駕駛機器裝甲作戰的土耳其摔跤機器人,和自己的機器人妻子領養了5個人類孤兒並當做親生骨肉疼愛,家庭在其心中的位置高過一切。

4.海格力斯:駕駛機器裝甲的希臘機器人,因職業關係與博朗德惺惺相惜,成為了一生的朋友,代表了人類對友情的珍視。

5.蓋吉特:歐盟所屬的國際警察組織一員,有一位相愛的妻子,卻因一怒之下殺死人類而被篡改了記憶,愛恨交織中產生出對遺失記憶的求索,展示了機器人在情感上無限接近人類的可能性。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單行本封面是書中主要人物的面部特寫,故事並不是以阿童木的主角視角進行

6.艾普希倫:澳大利亞太陽能機器人,實力強大但是拒絕為人類的紛爭參與到正面戰爭中,對戰爭懷有強烈牴觸,代表了人類對於和平的嚮往。

7.阿童木:機器人技術的最高結晶,中亞戰爭時期的和平使節,心思敏感細膩,當其他機器人還在模仿人類的言行時,他已經不知不覺成為了人。小男孩的經典形象代表了每個人心中的那顆童心。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故事後期,浦澤直樹把阿童木的髮型改成了經典的“翹角兒”

8.普魯託:上述七個機器人都被他所殺,代表了人類的仇恨,學會仇恨也被天馬博士——阿童木的創造者,認為是機器人最終成為人類的關鍵因素。

9.烏蘭:阿童木的妹妹,機器人小女孩,原作中曾偽裝成死去的阿童木衝上前線,在《冥王》裡被作者賦予了人類最寶貴的一項情感——同情心。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阿童木的妹妹在原作中幾乎等於空氣,在這裡則是個很可愛很有戲的小蘿莉

被複仇所點燃的普魯託憑藉一串七的窒息操作,處決了幾乎所有美好的人類情感,而最後帶來希望的,則是對於人類來說最不容侵犯但又一直在遺失,對於機器人本應牢不可破但又最容易抹銷的——記憶。《冥王》將記憶作為了所有美好和負面情感的載體,當普魯託帶著記憶中的仇恨衝向人類文明的終點時,復活的阿童木也帶著記錄了蓋吉特美好生活的回憶晶片,理解了“仇恨什麼也創造不出來”。最後,作品藉助兩個在過往記憶裡分別選擇了愛與仇恨的機器人,闡述了人生而為人的道理。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結語:

人類發明機器人的原動力,是否可以理解為自我在物理層面的繼續進化,創造出一個更完善先進的物種,幫助我們實現那些難以實現的夢想。

而機器人想要成為人類的原動力呢,大概就是想試著建立起一個通向心靈的數學模型,從而尋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在上一個科幻的黃金時代,也就是人類總體上欣欣向榮的工業時代裡,機器人題材像是警世預言,提醒人們在使用知識的同時注意控制住自己與上帝之間的安全距離,不要讓《弗蘭肯斯坦》式的悲劇成真。然後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人(AI)真的成為一種可以觸碰的未來時,早已經習慣了日新月異的我們(尤其對於見多識廣,成天除了為生活奔波淨顧著見證歷史的國人來說更是如此)不知不覺間便做好了思想準備。於是,像是《底特律:成為人類》、《冥王》這些在信息時代下筆的機器人作品,又開始把原先對科技的金色想象內化為人類亙古不變的灰色哲思,當進化種子被播種在人機雜處的社會試驗田裡,最終將會收穫兩種果實:一種是靈魂,另一種是什麼我不記得了。

當機器化身為人:《PLUTO》未來人機社會生存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