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武威市涼州區:前5月運用“四種形態”處理608人次

日前,武威市涼州區公安局、區林業局和榮華街的3名幫扶幹部因工作作風不實,制定的精準脫貧幫扶計劃因人施策不具體、幫扶措施不精準,被涼州區紀委分別給予誡勉談話和提醒談話。

這是涼州區通過“咬耳扯袖、紅臉出汗”,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加強幹部教育監督管理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涼州區紀委始終堅持把監督挺在前面,以“六大紀律”為尺子,準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建立“集體研判、集中管理、分工負責、全程督辦”的問題線索處置辦理機制,嚴格分析研判,做到集中管理、定期清理、集體排查、規範處置。堅持實事求是、寬嚴相濟、綜合把握,處理好“常態、大多數、少數、極少數”的關係,既不縱容小節,也不放過大錯,對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瞪眼黑臉,提醒誡勉,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對主動交代問題,積極配合組織審查、主動上交違紀款物,挽回經濟損失的依紀依規從輕處理;對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的予以嚴肅處理,切實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

“感謝組織對我所犯錯誤的及時提醒,我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今後一定會嚴格自律,乾乾淨淨幹事。”謝河鎮一村黨支部書記在2017年飲水管道建設工程中,多報佔地1畝左右在自己名下,被鎮紀委誡勉談話時說道。

1-5月,涼州區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608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485人次,佔79.77%,第二種形態99人次,佔16.28%,第三種形態13人次,佔2.14%,第四種形態11人次,佔1.81%。(徐建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