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毛主席最推崇的古代名將,七千對三十萬,四十七戰完勝對手

毛主席最推崇的古代名將,七千對三十萬,四十七戰完勝對手

公元529年,中國正處於紛亂不已的南北朝時代,此時的北中國流傳著一句童謠:“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這句童謠描述的是南朝大將陳慶之和他的七千白袍軍。白袍軍兵鋒所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史書用24個字概括了白袍軍的輝煌戰績,“自發錘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但是,他們所進行的一系列軍事活動卻不是光復中原的北伐事業,而是類似於申包胥借兵的翻版。

毛主席最推崇的古代名將,七千對三十萬,四十七戰完勝對手

北魏末年六鎮起義爆發,軍閥爾朱榮假借平叛之機進入洛陽,一手製造了“河陰之變”,將小皇帝和胡太后沉了黃河,順帶屠殺了三千北魏官員。此時正在河南前線平叛的北魏皇族元顥聽聞變故,倉皇逃亡到江南梁國尋求梁武帝蕭衍的庇護。元顥打仗不行嘴皮子卻是一流,對著蕭衍一通鼻涕眼淚,繪聲繪色地描述爾朱榮篡權亂政,希望皇帝蕭衍發兵拯救煌煌大魏,誅滅叛臣。蕭衍感動之餘,同時覺得敵國有亂正好有利可圖,當即允諾借給元顥七千精銳復國!七千人就可復國?蕭衍是和元顥開玩笑嗎?事實上蕭衍在元顥到來之前就曾發動過數次北伐,最後一次渦陽之戰梁朝已經控制了江淮之地,此時的魏都洛陽對於南朝來說再也不是遙不可及了。

毛主席最推崇的古代名將,七千對三十萬,四十七戰完勝對手

洛陽,那是北魏帝都,再怎麼亂象迭聲也是軍事力量雄厚,況且當權者爾朱榮麾下擁有一大批能征慣戰的精兵猛將!此時平定葛榮叛亂的爾朱榮只剩下了兩個敵人,山東的邢杲和錘縣的元顥。北魏朝廷對於先平邢杲還是元顥沒有過多爭議,歷來南朝軍隊都是泥捏瓦造的,先平了邢杲再滅元顥很輕鬆就能搞定!陳慶之利用魏軍懈怠之機,立即率軍偷襲魏軍重兵佈防的商丘地帶,一日之內攻破魏軍九座營寨中的三座,守將丘大千被打的魂飛魄散,率軍請降。元顥迫不及待地在睢陽(今商丘南)舉行登基大典,自稱魏帝。陳慶之也獲得了有生以來最高的官階“使持節、鎮北將軍、護軍、前軍大都督“。

毛主席最推崇的古代名將,七千對三十萬,四十七戰完勝對手

陳慶之挑選最好的馬匹、鎧甲裝備部隊後,命令部下全部換上白袍。遂即,陳慶之趁著魏軍與邢杲酣戰之際發兵攻破了北魏援軍,生擒主將元暉業。滎陽一戰,陳慶之又擊敗爾朱兆援兵三十萬,白袍軍攻克虎牢關,陳慶之完成入洛任務。北魏皇帝元子攸倉皇逃亡山西,引來爾朱榮百萬援軍。

毛主席最推崇的古代名將,七千對三十萬,四十七戰完勝對手

雖然敵我兵力十分懸殊,陳慶之依然指揮軍隊三天內對戰爾朱榮,十三戰十三勝,追亡逐北。無奈大勢已去,梁朝援軍不繼,元顥又從旁干預軍事作戰,陳慶之遂率軍南撤,在嵩山地區遇到山洪爆發,陳慶之七千精銳全軍盡喪!陳慶之僅以身免,打扮成僧人抄小路逃回南朝,梁武帝欣喜之餘,封陳慶之為侯,富貴終老!後來,毛主席讀《陳慶之》傳,說了八個字“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