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清朝第二大貪官,收禮不能小於5000兩白銀,死後竟然把錢都存國外

說起清朝的貪官,人們腦海中所浮現的第一人一定是和珅,和珅雖然貪腐,但是在清朝的鼎盛時期對朝廷的影響還是有限的,但是這清朝的第二大貪官,可是用自己的貪腐換來了清政府的滅亡。他就是慶親王——奕劻。

清朝第二大貪官,收禮不能小於5000兩白銀,死後竟然把錢都存國外

奕劻

奕劻的生平沒什麼好介紹的,晚清時期的宗室重臣,清朝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因為字寫的漂亮而深得慈禧的喜愛,從一個代筆的小角色,藉由這層關係,慢慢的爬到清朝可以說是僅次於慈禧、李鴻章和袁世凱的第四位。雖然他的能力一般,在收禮方面可是當仁不讓的清朝第一,家裡面可以說是夜夜笙歌,最喜歡的就是辦生日宴席,幾乎是天天都辦,自己的生日不說,當時的婚姻制度加上他是皇親國戚,老婆一堆、孩子一堆,這生日可有的過了。而且在他的生日宴席的門口,公開擺攤兒收禮,5000兩以下根本就不入名。

清朝第二大貪官,收禮不能小於5000兩白銀,死後竟然把錢都存國外

奕劻

這就是說你送禮是5000禮以下,連個響都聽不到,只有是5000兩以上,王爺才知道是誰送禮了。據說最後家產能達到一億兩白銀之巨!《泰晤士報》的駐華記者曾經研究過,慶親王奕劻的銀行裡的存款可能高達712萬英鎊,而且他也早就看出清朝的孱弱,基本上所有投資理財的錢都存進外國銀行,清朝的金融機構裡是沒有他一分錢的。所以英國人的統計才有根據。

清朝第二大貪官,收禮不能小於5000兩白銀,死後竟然把錢都存國外

載振

1917年1月28日病死府中,奕劻的家人請求遜帝溥儀賜予諡號,雖然當年溥儀才12歲,但是他也知道奕劻的行徑,說奕劻貪鄙無能,大清江山由其一手壞之!不能與世!並不想給奕劻諡號,但是幾個大臣求情的情況下,溥儀才寫了幾個惡諡“謬”、“醜”、“幽”、“厲”等,溥儀的生父醇親王載灃勸說另賜個好諡號,溥儀拒絕,說,“奕劻受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裡,怎麼可以給個美諡?只能是這個:醜!謬!” 載灃又建議用“獻”做諡號,哄騙溥儀這有個犬旁,不是好諡,溥儀直接哭出來,乾脆不想給諡號了,最終南書房翰林決定諡號為“密”,溥儀以為不是個好字眼就同意了。

清朝第二大貪官,收禮不能小於5000兩白銀,死後竟然把錢都存國外

慶王府

溥儀後來從蘇洵的《諡法考》上看到“追補前過曰密”,想再改奕劻的諡號也來不及了。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頒令,允許其子載振世襲慶親王爵銜。但是載振也是因為花了巨大的金額從妓院中贖出來楊翠喜後被彈劾。1924年的時候被溥儀趕出了皇宮,遷入了天津慶王府,現在還在天津的第五大道上。

清朝第二大貪官,收禮不能小於5000兩白銀,死後竟然把錢都存國外

慶王府

到底是和珅可惡還是奕劻可惡呢?發表您的感想到下方的評論,如果您喜歡也請多多轉發和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