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小米與愛立信就達成專利合作協議,助力它在海外市場的擴張

小米與愛立信在2014年發生的專利侵權訴訟,據稱近日已達成和解,對於當下在海外市場高速擴張的小米來說將是重大利好,意味著它正高度重視專利授權合作,為它在海外市場的擴張提供重要助力。

小米與愛立信就達成專利合作協議,助力它在海外市場的擴張

小米海外市場擴張之憂

小米成立於2010年,到2014年三季度曾一度奪得國產第一和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的名號,自那時候起它就有意開始向全球市場擴張,並在同年7月份進入當時有潛力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的印度,而它也如願在進入印度市場僅僅半年時間即成為該市場份額第五的智能手機品牌。

2014年底,愛立信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小米,導致小米的手機被禁售,不過很快借助高通的專利授權迅速被解禁,但小米需要每銷售一部小米手機繳納100印度盧比(約合人民幣9.4元)用於法院提存,而採用聯發科芯片的小米手機依然被禁止在印度市場銷售。

2015年底,小米4手機在美國市場獲得FCC認證,隨即被知名的NPE(也被稱為“專利流氓”)Blue Spike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這導致美國虛擬運營商迅速下架小米手機。

可見專利一直都成為阻礙小米在海外市場擴張的憂患,也是導致它進入歐美市場的最大障礙。

小米積極解決專利問題

為解決在專利上的弱勢,小米積極通過自己申請專利授權的方式增強專利實力,截止2017年11月其在國內市場申請了超過6000件專利。

更重要的是小米通過收購專利以及進行專利授權合作的方式解決專利問題。早在2014年的時候小米悄悄成立智谷專利運營公司收購專利,不過業界很快就瞭解了智谷與小米的關係,在愛立信以專利侵權為由起訴小米之後,小米開始直接在全球進行收購專利和進行專利授權合作。

小米強化與專利巨頭高通進行專利授權合作,2016年開始降低與聯發科的合作力度,主要採用高通的芯片推售全網通手機;與Intel、微軟等購買專利和進行專利授權合作,2017年又與擁有眾多專利的諾基亞達成專利交叉授權合作,如今再與愛立信達成專利授權合作,這都顯示出它對解決專利問題的積極態度。

解決專利問題後有助於小米在海外的擴張

2017年小米擺脫了2016年的頹勢,其智能手機業務顯示出迅速復甦的勢頭,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更已奪取了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在其他新興市場如烏克蘭、烏拉圭、俄羅斯等市場也取得了市場份額前五的位置,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擴張主要放在新興市場顯然體現出它認識到自己在專利方面的弱勢。

不過今年小米開始強勢進攻歐洲市場,特別是在與華人首富李嘉誠達成合作後,藉助其旗下的和黃3電信公司的支持,在歐洲市場快速擴張,在西班牙、英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先後設立小米專賣店,而市調機構canalys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小米已躋身歐洲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第四名。

愛立信是歐洲通信行業的領導企業,其負責歐洲5G標準的制定,可見愛立信在歐洲市場的巨大影響力,本次小米與愛立信達成的專利合作估計應該是全球性的,這對小米在歐洲市場的擴張無疑是非常有益的,加上與高通、微軟、Intel等的專利合作,小米基本上已與全球知名的科技企業達成了專利合作協議,為它在包括歐洲市場在內的擴張基本解決了專利問題。

去年的數據顯示,小米手機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約六成,而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翻倍,可見海外市場的發展是它手機出貨量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專利問題被解決後其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增長有望維持當下高速增長的勢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