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梅州兴宁的这项文化遗产,世界闻名!

自古以来,兴宁虽然作为一个县级市,却在文化方面屡出奇才,很多遗产传遍全国。今天要介绍的这项文化遗产为兴宁的杯花舞这一舞蹈文化。

兴宁杯花舞的由来,还有一段渊源,属于一种改编性传统舞蹈艺术,最初属于道教舞蹈。至今已有数百年多年的历史。这种兴宁民间舞蹈艺术的奇迹,久演不衰,越演越新,具有浓厚的岭东齐昌风情,风靡海内外。

梅州兴宁的这项文化遗产,世界闻名!

古代的兴宁,地处粤东地区,为古惠州府兴宁县,曾经为南汉国附都城(齐昌府)。明清时期,道教活动兴盛于世,杯花舞做为道教法事中的舞蹈之一,分布于县内外,在龙川县、平远县、梅县区、五华县一带也有流传,其中特色为:以“五句板”说唱用的竹板进行击板伴舞。清末的一个名为朱官祥的道士以本地俗称“伯公杯”的瓷质酒杯代替竹板,使声音更加清脆,演奏更加富技巧性,被作为兴宁道教舞蹈特有的专用道具,沿用至今。

梅州兴宁的这项文化遗产,世界闻名!

兴宁杯花舞所用到的瓷杯,其杯口直径二寸,杯底直径为九分,高为二寸。舞蹈时,两杯口相扣,拇指托住下杯底,中指弯曲顶在上杯内,而食指和无名指分别夹按在上杯两侧,将上杯沿斜压在下杯口内,然后上下翻腕并两杯相击。

梅州兴宁的这项文化遗产,世界闻名!

兴宁杯花舞自创作以来,获得了多项殊荣:

1957年:五一节,兴宁“杯花舞”作为广东省代表团的节目之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音乐舞蹈汇演”大会,舞蹈队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2004年:3月,广东省授予兴宁市“杯花舞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2007年:6月,杯花舞被批准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11月,因杯花舞名声鹊起,兴宁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殊荣,属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3年:2月,杯花舞作为梅州地区特色文化遗产被选入央视春晚,并在央视春晚全球频道进行播映。

时至今日,杯花舞依然作为兴宁人民的特色文化遗产,得以继续发扬传播。

作为兴宁人,我们除了对杯花舞要引以为豪之外,更应该注重它的传播和创新,让这一文化遗产永远流传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