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明朝的红丸案是什么情况?真相到底如何?

鸢飞九天2018


红丸案是明宫三大案之一,属于明朝宫廷奇案。与此前的妖书案,梃击案以及后来的移宫案相比,红丸案的严重性要大得多得多,因为两颗红丸竟把明朝皇帝给吃死了,这导致的后果是,明朝大臣与万历皇帝抗争几十年的国本之争,竟然以明光宗29天的皇帝生涯来了个两败俱伤,最终让魏忠贤这个阉货捡了便宜。



明光宗朱常洛算得上明朝历史上的一位倒霉孩子。他的母亲王恭妃本是伺候李太后的宫女,有一次,明神宗万历皇帝喝多了,不知怎得就和这个宫女发生了关系。皇帝幸了宫女,是要留下玉佩作为凭证的。万历皇帝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一次,这宫女竟然怀孕了,并且诞下了皇子。万历皇帝想抵赖不认账,可人家宫女手里有凭证。于是,由李太后做主,册封为妃,而那个皇子就是朱常洛。

由于是偶然与自己不喜欢的宫女生的孩子,万历皇帝自然不待见他。而神宗皇帝更喜欢的是郑贵妃和她所生的福王朱常洵。于是,万历皇帝在郑贵妃的怂恿下竟然想要废长立幼,这一下,朝臣们不干了,一定要万历立朱常洛为太子,明朝历史上的国本之争爆发。最终,万历与朝臣之间抗争了十几年,期间甚至消极怠工,不上朝,也不补缺官员,还到处派出矿使税监,大量从民间敛财。



可是明朝的这帮文官们也誓不罢休,非要和万历皇帝死磕到底,最终万历皇帝还是没有扛过这帮大臣们,妥协了,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可朱常洛即使被立为太子,自己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保不住太子之位。由于他自己十几岁了才被允许读书,他的儿子就更是疏于管教,整天与木匠为伍。

好不容易,朱常洛终于熬到万历皇帝驾崩了,自己坐上龙椅当皇帝时,那种被压抑了多年一朝扬眉吐气了,朱常洛就想要把他曾经失去的东西都享受一遍。那么他最压抑的是什么呢?美色。于是,郑贵妃看出了这一点,给他献了七位美女做选侍。这一下把朱常洛给高兴坏了,夜夜御女四五名,几天下来,朱常洛就双腿发软,连站都站不住了。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叫崔文升的太监竟然抢了太医的职业,为皇帝治起病来。这不治还好,一治明光宗的病却越来越严重。原因是崔文升用错了要,本来是应该进补的,崔文升却开的是泻药,这一下,明光宗不光站不起来,躺着都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位神人,这人是鸿胪寺丞李可灼,他向明光宗进献了一颗仙丹,即红丸。明光宗这个时候什么救命稻草都想抓住,于是一听说李可灼有仙丹,立即就试了一颗,没想到效果极好,居然能站起来走路了。于是,明光宗赏赐李可灼银两,命他再进第二颗红丸。谁知明光宗把第二颗红丸吃下去只一天不到,这位明朝历史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就一命归西了。


傅斯鸿


我觉得,“红丸案”就是“大饼案”,方从哲定性,孙慎行一众翻案,魏忠贤再翻案,崇祯再再翻。

称之为“明末三大案”之“红丸案”比较合适,在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中可排第一,由此泰昌帝才撒手人寰的嘛(原因之一),其他两案无非政治角逐,也可以称之为“夺权路上二三事”,事虽不小,影响面也足够大,但和皇帝归天相比,还差了些分量。

红丸又称红铅丸,按其功能,换成现代叫法就是超级春药,或者伟哥,这类药丸本是给皇帝助兴的,但因其中含有大量的汞、铅、硫磺,水银等成分,不适合频繁或者大量服用。

嘉靖帝底子还算扎实,扛得住几十年,雍正帝身子骨就差了些,过度操劳不说,还喜欢吃“仙丹”,对身体的损害是巨大的,不过即便这样,他也能撑个几年,乾隆:“当年朕见先皇吃那药丸子,初时少量而养身,后来便越发依靠,每日不吃便无力上朝。”

本文的主人公,也就是红丸案的受害者泰昌帝朱常洛,他的身体素质,相比以上两位,那就碎成渣了,干净利落,两颗毙命。

按理说毕竟是春药,又不是毒药,何以两颗就丢了性命呢?了解本末,我们还要从头讲起:

万历皇帝死后,战战兢兢一辈子的朱常洛(可以这么说,毕竟登基一个月就归天了嘛)终于达到了那个他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人生巅峰,继承皇位。

万历版本之三不一没有,不朝、不见、不批,没有工夫。

而朱常洛仅用短短两三天时间,就让那些在万历帝手中饱受“摧残”的朝臣们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满足,比如发银100万两,犒劳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朝野上下无不感动”。

没法不感动,皇帝做的,就是他们心坎坎里想的,很显然,朱常洛为了讨好众臣,那是做足了功课的。尤其是权力中枢的人员问题,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近乎瘫痪。

而泰昌帝的举措,一旦付诸行动,立刻可将权力中枢转动了起来,大家有事做,你好我也好,关键是人多好办事,还能分担点工作量不是,如果还能安插几个亲戚补上这大把大把的空缺,那就更完美了。

然而,就在朱常洛通过短短几天功夫,口碑就如骄阳般如日中天的时候,就在朝臣们还在庆幸国本之争的努力没有白费的时候,朱常洛身体却垮了,登基那几天还好好的,身体怎么就垮了呢?(“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

一直在刷存在感的“老朋友”闪亮登场,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这是病发之始“精损过重”。朝堂上的明君,可不见得私生活也知检点。

当时的内阁首辅是方从哲,在他收到消息-皇帝不信太医胡乱让人诊病开药,且服用后一夜如厕三四十次以后,心急如焚,着忙之际,却收到皇帝急召。

牵出神秘小药丸,就由他俩的对话开始(大意):

泰昌帝:身体有恙,政事劳烦先生。

方从哲:敢不效力。

泰昌帝:政务先生代朕,太子先生辅佐,后宫先生册封。

方从哲:您想多了。

泰昌帝:寿宫(墓祠)齐备?

方从哲:齐备,您爹的事您放心。(装傻)

泰昌帝:我是问我的的寿宫可齐备......

方从哲:您又想多了。

泰昌帝:不信太医。

方从哲:天下名医尽可召。

泰昌帝:李可灼的仙方,缘何未见?

方从哲:不可轻信。

泰昌帝:太医我不信,仙方你不信,让我等死?!

方从哲:皇帝三思。

泰昌帝:我偏要。

三日后,方从哲扛不住皇帝的圣命,李可灼进献金丹。

红丸遂现神效,后三日,又服,是夜猝死。

朝堂人气“爆棚”,于是又牵出了:

害得皇帝一夜上三四十次厕所的崔文升-郑贵妃属下,转荐皇帝。

最终,方从哲致仕,天启帝开启木匠时代。而案情则悬而未决,都有惩戒,但真相难求,如有真相,纯属猜测,毕竟天启为这事也烦了一年上下。更可况现如今我们所掌握的史料了。

自此至移宫案又经一通波折,千年之下,终究不朽的杨涟冒死捧起了天启,可惜他在大牢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时候,天启却在认真的研究者木工技艺。

纵观明末三大案,莫不与泰昌帝有关,大明乱局已成,败相已生。尤其在后续移宫案中闪亮登场的杨涟,这个人物加上那个时段,让很多名人、史家都有相似评价,援引一句:吾观杨左(杨涟、左光斗)之死,而知天已绝明矣。大变局的根本就是“红丸案”,这么严重?凭啥?您把泰昌帝和天启帝放一起比比可知,且泰昌若在,哪怕朱由校还是个未继位的太子,也不会由着他的性子发扬工匠精神!


古今通史


明代在神宗朝末年已经是风雨飘摇,宫墙内外都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公元1620年,及万历四十八年和泰昌元年,这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更加明显。其中著名的“红丸案”就发生在此时。

明神宗朱翊钧

万历皇帝去世以后,太子朱常洛继位。他从内帑中发放了两百万两银子犒赏边军,又免除一切矿税,并且启用了许多正直的大臣。他还改元泰昌,预备明年启用,然而想不到的是,他永远也用不了这个年号了。

还未来得及启用的“泰昌通宝”

早在登基当日,就有人为朱常洛准备了一份厚礼:一大份珠玉和八个珠玉般的美女。这位从当太子开始就担惊受怕的皇帝哪里有过这么好的艳遇,他很开心的笑纳了。又过了十天,他一病不起了,至于得病的原因大家都能猜得到。

皇帝临幸

就是病成这样,两天以后朱常洛还强撑病体,来到内阁召对群臣。而他却不是为了国计民生而来,竟然只是为了一件“小事”:奉郑贵妃为皇太后。

是的,那个送美女给他的人正是郑贵妃,因此他的病也就不可避免的和郑贵妃联系在了一起,从而让人不得不往深处去想。而礼部坚决反对将这个女人尊奉为太后,皇帝也不再坚持,这件事就这么暂时搁置了。

郑贵妃

又过了两天,朱常洛头晕目眩、身体奇软,已经起不了床了。究其原因,竟是他由于不相信太医院,私自让略通医术的太监给他开了方子,而这位神棍太监给他开的竟是泻药。顺便再提一句,这位叫崔文升的太监,也是郑贵妃的心腹。

崔文升的神药——巴豆

这下子外朝可就炸了锅了,天子的身体怎么能容许几个女子和一个太监如此糟践?以杨涟为首的言官立刻上书,要求严惩郑贵妃和崔文升,连带着当朝首辅方从哲都受到了波及。

方从哲

八天以后,内阁全体成员会同几位贵戚,再加一个即将被托孤的杨涟集体来到御前,接受皇帝和几位皇子的召见。朱常洛好言抚慰了杨涟,没有治他的罪。而在方从哲询问他最近吃药情况的时候,朱常洛长叹道:“已经十几天没吃了。”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无不心惊肉跳。

明光宗朱常洛

又过了六天,上述人员再次受召,此时的朱常洛虽然精神尚可,但是已经没有了人形。他把皇长子叫到跟前,对大臣们说:“愿诸位爱卿能把他辅佐成尧舜之君啊!”又问陵寝安排的怎么样,内阁以为是说神宗的后事,朱常洛苦笑道:“朕是说朕的后事。”此言一出,宫中诸人立刻齐齐跪倒,哭声四起。

皇长子1朱由校

朱常洛摆摆手:“不要哭,不要哭。听说鸿胪寺丞李可灼有神方进呈,拿来我看。”

方从哲答道:“李可灼说那是仙方,看都不让臣看。我们怀疑是神棍,没有理会。”

朱常洛说:“我都成这样了,还管他是仙方神棍?召他进呈方子吧。”

方从哲只好把那个五十多岁还只是个寺丞的李可灼叫来。李可灼把方子呈上,朱常洛连称“忠臣”,然后让人炮制出来,是一颗红丸。朱常洛服用后感觉非常好,不久又服下一颗。当晚内阁接到的消息是圣躬很有起色,似乎是有好转的兆头。

崔文升进呈红丸

次日,乾清宫突然传来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朝野震动。群臣立刻赶到乾清宫要求见皇帝最后一面,而太监们把宫门紧紧关闭,直到杨涟等人带头撞门才把乾清宫门撞开。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乾清宫仍是有活人住着的,那个人就是李选侍。

李选侍

以上就是“红丸案”的全部过程,虽然所有线索都似乎指向是郑贵妃和李选侍勾结以谋害朱常洛,但是苦于没有切实的证据,因此尚无法夯实二者罪名。

“红丸”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红铅丸,这种药丸曾被当做春药使用;也有人认为是道家所炼就的丹药,李可灼说的“仙丹”也不过分;还有人认为是朱砂丸,就是要置朱常洛于死地。但无论是哪一种猜测,至少有一种是确定的:如果丸药的红色是金属所带来的,那么这就必然将已经病入膏肓的朱常洛带到地府。

剧毒——朱砂

而此案所造成的结果也是无法估量的:朱常洛在其执政期间的所作所为大抵还可以算作一个不糊涂的君主,他的过早的离世直接把天下交给了他的那个文盲木匠儿子。而朱由校是真正意义上的明代亡国之君。围绕着他的死,党争也就激烈的展开了。这不仅拖垮了明朝政府,就连福王登基以后,在南明朝廷也掀起了血雨腥风。

很多人都觉得做皇帝是最快乐的事,殊不知天家也有如此多的烦恼。如果朱常洛还能说话,我想他一定会说:“愿以后生生世世再不投身帝王家!”


青言论史


明朝末年,怪事连连。年仅38岁的泰昌帝朱常洛因为两颗“红丸“而一命呜呼,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正值壮年的帝王早逝,至今仍是一个谜!



明末三大奇案之——红丸案

泰昌帝朱常洛盼了三十多年的皇帝梦,终于在1620年八月初一这天实现了。初登皇位的泰昌帝开始放纵自己,把积累了几十年的委屈和压抑都释放出来,每天沉醉于酒色之间。在宫延中和泰昌帝相对立的郑贵妃此时也开始献殷勤,给泰昌帝挑选了八位绝对美女献上。泰昌帝自然多多益善,在房事上也更加肆无忌惮,有史料记载他经常一夜临幸数女。

放纵的泰昌帝很快就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终于在八月初十这天连床都起不来。郑贵妃听到泰昌帝病重,便差使内官崔文升前来送药。结果泰昌帝吃了他的药一天上了三四十次厕所,人都快虚脱了。太医检查药方发现里面含有大黄,这是泄药啊!大家便把矛头指向了崔文升,认为他非太医却给皇帝献药,必有阴谋。



泰昌帝的病就这样一直拖着,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直到八月二十九这天,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进献给皇上,开始很多大臣都反对,但泰昌帝自己求医心切,决意要试”仙丹“。李可灼带着仙丹进宫了,是一种红色的药丸,而且李可灼自己先试吃了一颗表示药没问题,接着泰昌帝也跟着吃了一颗。红丸一下肚,没多久泰昌帝精神焕发,感觉非常好,人也精神了,吃饭也正常了,整个人就像脱胎换骨一般。泰昌帝非常开心,在当天傍晚又吃了一颗红丸。大家都以为皇帝的病好了,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早上,泰昌帝驾崩了!

没人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几乎所有人都把责任归于”红丸“!认为李可灼进献的红丸害死了皇帝。这就是发生在明末的”红丸案“。



红丸案处理结果

一个堂堂的大明朝皇帝,因为吃了红色药丸而驾崩,这已经是非常蹊跷的事情。更离谱的是皇帝驾崩后,前后献药的崔文升和李可灼竟然一点事都没有,没被问罪,没有追责!一直到后来天启帝在位的时候(1622年)才对这两个人治罪,将崔文升发遣南京,李可灼遣戍边疆。

红丸案和妖书案、梃击案一样,都属于宫延派别斗争的产物,但因为斗争的牺牲品是皇帝,因此才变得扑朔迷离,最终变成千古谜案。


水煮汗青



红丸案,是明朝历史上最短命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暴毙死亡谜案。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朱常洛病逝,终年38岁。朱常洛从登基到死亡,仅仅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朱常洛从生病到最后暴毙,可谓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1620年八月初一,38岁的朱常洛登基为新帝,登基大典上,他仪态正常,意气风发,壮年有为。他的父亲万历皇帝驾崩的时候,大明江山已经摇摇欲坠。因此,朱常洛原本想干一番大事业,颁布一系列政令,欲革除弊病,重振朝纲。

但是没过几天,朱常洛就感到身体不适。故事就从这时开始了。

第一阶段,太监崔文升开药,朱常洛一病不起。朱常洛身体有恙,并没有找太医医治,而是直接找了掌管药房的公公崔文升。崔文升是何许人也?他原是伺候在郑贵妃身边的人,万历皇帝生前,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是朱常洛竞争皇位的主要对手,不过皇位最后留给了朱常洛,郑贵妃似乎也就此作罢,放下身段,向新皇帝示好,送给皇帝八大美女与金银珠宝,还嘱咐崔文升好好服侍新帝。

朱常洛似乎也并不在意崔文升的主子曾经是郑贵妃,对他信任有加,升迁官职至位高权重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并且负责掌管药房。直到皇帝身体越来越糟糕,大臣们才怀疑是崔文升的药方出了问题,崔文升在治病过程中,明知大黄是猛药,还给朱常洛服用了过量的大黄,导致他一夜之间,腹泻三四十次。整个人折磨得不成样子。

最后因无确凿证据,崔文升被赶出宫,而朱常洛却从此一卧不起。

第二阶段,李可灼进献红药仙丹,朱常洛一命呜呼。八月二十九日,首辅大臣方从哲等被叫到朱常洛跟前,方从哲见朱常洛面容憔悴,气息奄奄,预感皇帝命不久矣,便催促朱常洛赶紧立太子,朱常洛让方从哲和众大臣齐心辅佐皇长子朱由校。同时,朱常洛还问起了方从哲另一件事,听说鸿胪寺有高人献药,快去请他来吧。方从哲本是拒绝李可灼进献仙丹,无奈朱常洛执意要尝试一下,当见到李可灼的那一刻,朱常洛燃起无尽的希望,李可灼确实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于是,朱常洛病急乱投医,便吃下了一枚红色药丸,而且李可灼还告诉大臣们,皇帝认为一枚药丸药效不够,要再吃一枚,虽然大臣们手里捏了一把汗,面对天子的要求,也无能为力。两枚药丸服下以后,朱常洛并没有感到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大家都觉得有救了。但是第二天清晨,就传来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第三阶段,朱由校调查死因,却发现不宜继续深究。朱常洛驾崩后,皇长子朱由校继位,是为明熹宗。他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父亲的死因,这时候,弹劾方从哲的折子源源不断的递上来,指出方从哲与郑贵妃勾结,让李可灼谋害了明光宗。原因是方从哲不顾大臣们发对,给李可灼银子放出了京城。方从哲以辞官归乡自证清白。朝野形成了两大派,一派认为明光宗是被谋害之死,另一派以郑贵妃为首,认为明光宗是病死。两派相争,弄得乌烟瘴气,最后,朱由校怕越查牵扯的人越多,便草草了事,将崔文升与李可灼以用错药的罪名治罪。


蔡骏


一般认为,明末的三大案分别是指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此三案并称的内在缘故,在于一系列朝野失控与宫廷政治乱象意味着明朝衰亡的开始。登基仅仅一个多月,明光宗朱常洛吃两颗红丸暴死,震惊朝野。那么,何谓红丸?有一个普遍性的说法,与少女经血息息相关,做法工艺也相当“猥琐”。

红丸乃是少女的初夜及流出的血液。由此做成红铅金丹,又称三元丹,具体工艺是取处女初潮之经血,道家称之为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浆,再加上红铅、秋石、人乳、辰/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7月21日,做了48年皇帝的万历帝朱翊钧病死,庙号明神宗。8月,太子朱常洛即位,史称明光宗。据资料称,朱常洛刚继位: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也就是说看起来很健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8月10日朱常洛突然患了重病,连第二天的万寿节庆典都不得不取消,几乎是难以下床。宫廷内顿时慌了,新皇帝病重,这可是牵扯全局的大事。

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朝臣们,原以为万岁春秋正富,只是偶染小疾,本无大碍的。平日朱常洛纵欲过度,确属于事实,但不至于严重到没办法调理的程度。

然而情况越发严重,朱常洛昏昏沉沉,精神极度不振,甚至陷入昏迷,都开始交代后事了。宦官崔文升先是进药一副,不料朱常洛吃了之后一夜“拉稀”了三四十次,几乎虚脱了,只能停药。就在连御医都觉得治疗无望、回天乏术之时,转机似乎出现了。

跳出来一个人,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炼制有仙丹,可以缓解与治愈朱常洛的病。内阁本打算阻拦,但是皇帝心气很高,面露嗔色,大骂首辅方从哲:

太医无用,仙方又不可信,难道叫朕束手待毙?你传旨下去,朕要试试这个仙方。

于是,李可灼上贡一颗红色的药丸,皇帝当下就吃了一颗,可能由于心理慰藉,病情好像缓解了一些。朱常洛非常高兴与乐观,连夸李为忠臣。过了三天,朱常洛又吃了一颗。

坏了!当夜皇帝就病危了,熬到第二天黎明前后,朱常洛驾崩。一时间,朝局诡异,议论纷纷,暗流涌动。事情经过其实很简单,光宗朱常洛病重,吃红丸暴死,主从犯很明确,没有多么难办。但是,由于朝廷的党争,事件被扩大化。

东林党为了获得品位资源与打击政敌,攻击崔文升,指责李可灼,弹劾他们勾结宦官,妄进红丸,乃是居心叵测,罪大恶极。

皇帝死后,所谓忠臣与奸臣之间搞了一场大博弈,互相攻击揭短,最终东林党上台,互相妥协,不再追查。

红丸案的荒谬、皇帝暴死后的斗争与对权力的争夺,消解了朝廷的正常运转与效率,构成了明朝衰落系统性原因的一环。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是发生在明光宗帝朱常洛登基前、登基后和死后的明朝三大奇案。

明光宗朱常洛生母本是伺候李太后的宫女,有一天万历皇帝酒后留种,竟一发命中生下朱常洛。万历皇帝想抵赖不认账,但宫女有皇帝宠幸时留下玉佩为证。

万历皇帝当时最宠爱郑贵妃,万历皇帝在郑贵妃的怂恿下废朱常洛立朱常洵,为此君臣之间爆发了明朝历史上的国本之争。自此万历消极怠工,30年不上朝,也不补缺官员,还到处派出矿使税监,大肆敛财。

万历和大臣们争了十五年,最终万历皇帝妥协了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朱常洛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某天被废,因此他自己十几岁才去读书,他的儿子如同野生,整天与木匠为伍。

公元1620年,当了48年皇帝的万历帝病死,当年八月初一,新君继位,即位大典上非常正常,一点病态也没有。

自己坐上龙椅当皇帝时,朱常洛要把他曾经失去的东西恶补一遍。郑贵妃乘机给他献了十位美女。朱常洛夜夜御女四五名,加上本来身体就羸弱,几天下来,朱常洛就双腿发软,难以站立,八月初十病倒。

太监崔文升给皇帝用了以大黄、芒硝为主的泻药,结果八月十四,朱常洛病重,一天腹泻三四十次。

八月二十九日,皇帝听说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红丸)进献:

红丸乃是少女的初夜及流出的血液。由此做成红铅金丹,又称三元丹,具体工艺是取处女初潮之经血,道家称之为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浆,再加上红铅、秋石、人乳、辰/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

皇帝保命心切,急忙让李可灼进宫献药,朝中大臣都认为不可草率,但朱常洛不听,当天中午就吃了一粒红丸。

他的感觉很好。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吃了红丸后,浑身舒畅,且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思进饮膳)。

朱常洛午后又吃了一粒。第二次早朱常洛驾崩,整整当了一个月皇帝。一时间,朝局诡异,议论纷纷,暗流涌动。

1620年8月,年仅14岁的皇长子朱由校登基,由于朱由校匆忙即位,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太子教育,缺少监国辅政的经验,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东林党人担心客氏干政,建议按例赶客氏出宫。客氏与魏忠贤狼狈为奸,反击东林党人,一时之间,擅权弄政,厂卫横行。自此明朝走上了不归路。


美丽青春您真痘


红丸案是明末三大案之一,另外两大案是移宫案,梃击案,那么红丸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当了四十八年皇帝的万历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也就是泰昌帝,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驾崩了,他的继位者是朱由校。

万历皇帝是死于七月二十一日,朱常洛在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了一百万两犒劳辽东的将士。

八月初一,朱常洛登基,从他的行走动作,仪容仪表来看,很健康,没有生病的迹象。

八月初十,朱常洛就一病不起了,也取消了十一日的万寿节。国榷与罪惟录均记载,朱常洛登基的时候,郑贵妃进献了侍姬八人,不到十天,朱常洛就生病了。

八月十四日,朱常洛病重,召御医崔文升来看病,崔文升看了病之后,就给开了药方,朱常洛吃了药之后,就开始腹泻,有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每天晚上都腹泻好几次,甚至有时候三四十次。

八月二十九日,朱常洛说:鸿胪寺官进献的药在哪里?鸿胪寺是管礼仪,朝会的机构。首辅方从哲说:鸿胪寺的李可灼说他有灵药,但是我们都不太敢相信。朱常洛就命李可灼入宫,李可灼给朱常洛看了一下之后,就让朱常洛吃他的灵药。

群臣再三叮嘱朱常洛要慎重,朱常洛不听。中午的时候,吃了一粒红丸,感觉舒服了一些,朱常洛就夸李可灼是忠臣,而其他大臣都在宫门外等候,没多久,一个太监出来说,皇上好多了,也比较想吃东西了。

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朱常洛又吃了一颗红丸。第二天,九月初一,朱常洛驾崩。也就是说朱常洛八月初一登基,九月初一驾崩,整整一个月。整个朝中为朱常洛的死因争吵不休,一直没有个结论。


历史简单说


明末,政治上风谲云诡,党争严重,相互倾轧,更是爆发了三大案,牵涉人员之广,涉及史料之杂,值得深究。

事件(一)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一个疯汉闯入皇宫,持棍乱打太子朱常洛,惊动朝廷。最终,疯汉被处死,至于一个疯汉是怎么脱离层层监管,来到禁卫森严的皇宫,又是怎么躲过太子侍卫,竟能拿着棍子打太子。如果是是有人想害太子,又怎么会派一个疯子来,又怎会拿着棍,带着一把匕首不更好?此案件不了了之。

事件(二)红丸案

万历四十八年,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是为光宗。但不到一个月,朱常洛大病,吃了臣子进奉的红丸,病情稍缓,但到了下午,连吃三颗,五更是暴毙,在位仅为一月,之后相关大臣离职。有人认为是神宗宠妃郑贵妃指使进药,此为红丸案。

事件(三)移宫案 朱常洛死后,其长子朱由校登基。为防止朱常洛宠妃李选侍胁皇长子干政,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逼迫李迁徙到仁寿宫,此为移宫案。



明末三大案,被视为明朝衰亡的标志。案件涉及到诸多朝臣,朝臣之间利益相连,党同伐异,各个派系的大臣攻击对方参与此案,牵连者甚众。三大案过去后余波未平,党争加剧,明朝晚期就在内耗外患中走向了灭亡。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8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抢救无效死亡。太子朱常洛继位,八月初一举行登基大典,改年号泰昌。

登基大典上的朱常洛“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也就是说一切正常,没病也没灾。

一般新皇帝登基都要做些诸如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之类的好事来与民同欢,朱常洛也不例外:给边防拨款百万;大赦天下;减免灾区赋税;改组党政、军政领导班子。这些事都是在短短10天内完成的,据此可见朱常洛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

八月初十,登基第十天,皇帝一病不起。八月十四,病情加重,御医崔文升以为皇上肾虚,就给开了补药,成份跟六味地黄丸一样,不过绝不会是仲景牌的。皇帝吃了之后就开始拉肚子。

拉呀拉,一直拉了半个月,到八月二十九日,皇帝召群臣晋见。问大臣:“钓鱼台(国宾馆,明朝时叫鸿胪寺,专管朝会、宾客、礼仪等事)台长来了没有?听说他那里有好药啊?”。大臣们劝道:“陛下,李可灼只是管礼仪的,他不是医生,他的药您还是不要吃的好”。皇帝不听。于是李可灼进献红色药丸一颗。朱常洛就着汤把药吃了,喝汤的时候还气喘呢,喝完汤气就顺畅了,所谓的“暖润舒畅,思进饮膳”。(《明史·韩爌传》)下午,又吃了一颗红丸,第二天,明光宗朱常洛一命呜呼,在位仅一个月。史称“红丸案”。

后世史学家认为光宗朱常洛死因有四个:1、郑贵妃阴谋。万历末年,朱常洛太子地位已定,为了讨好朱常洛,曾经牵连进“梃击案”的郑贵妃送给太子八个美女,朱常洛本来身体就不好,这下就更虚了。2、被大臣们党派之争给烦的。尤其是东林党,可谓是“成也东林,败也东林”,关于东林党的细节,看别的回答。3、操劳国事。(这条有点牵强) 4、用药不当以及误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