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我是与声音相遇。”

———坂本龙一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坂本龙一自传的人,都会在内心里涌现出强烈的“阶级仇恨”:为什么这个家伙可以长得帅又有才华,还有钱有名?

从坂本龙一的自述中,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了。他似乎从来没有为普通人日思夜想的琐碎生活发愁过,普通人会苦恼的问题他一概没有。钱,事业,爱情,这些普通人执着求了一辈子的东西,他似乎非常轻易就得到了。老天爷对某些人格外偏爱,而他便是其中之一。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坂本龙一出生在日本一个条件不错的家庭,父亲是知名图书编辑坂本一龟,曾出版过三岛由纪夫的成名作「假面的自白」。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而他的母亲则是自由设计师,常带着年幼的坂本龙一去听现代演奏会,并且在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听从钢琴老师的建议,请来了东京艺术大学的教授松本民之助为他讲授作曲。他的作曲学习之路,可以说是非常正统和古典了,在钢琴作曲大师中,他最喜爱巴赫和德彪西。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1978-1983」YMO 时代

1978年,专辑「千刀(Thousand Knives)」预示着这注定一生不羁的开始。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要用音乐去拯救别人,是绝对做不到的事。因为它就是一群认为自己无可救药的人所创作的悲叹曲。我创作的音乐也是这样。而且我想好好地大哭大闹一场,反正无论怎样,音乐(运气)总会掉落到我的眼前。"——又是一个被太宰治荼毒的年轻人。

专辑同名曲《Thousand Knives》采样毛泽东的诗「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为 70 年代的左派青年,坂本龙一一直对革命红歌有种迷之好奇,而这种好奇也体现在了他的首张专辑和后来的作品「东风」里。

与高桥幸宏的相遇可以说是命运一般的转折。如果没有高桥幸宏,坂本龙一这一辈子可能都不会考虑组乐队,而坂本最出名的那个外号“教授”,正是高桥起的。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坂本第一次去高桥家里,就被他家豪华的宛如当代艺术馆一样的家惊呆了。很快,两人便成了每晚见面谈音乐的好友。

当高桥听说坂本是东京艺术大学作曲系研究生毕业的,便半开玩笑地问道,你学历这么高,将来会当教授吧?这个玩笑,在 YMO 组成后被频频提及,“教授”最后成了坂本龙一的外号。

1978年,出完了自己首张个人专辑的坂本龙一,被细野晴臣和高桥幸宏叫去细野家里玩。在闲谈中,坂本龙一稀里糊涂就被高桥拉进了乐队,组成了这个叫做 YMO(Yellow Magic Orchestra)的电子乐团体。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发行第一张同名专辑「Yellow Magic Orchestra」后,他们在欧美的巡演非常成功,等到他们回到日本,已经变成了名人。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以至于第二张专辑「Solid State Survivor」还没完成,就已经在日本预售出去了二十万张,而第二张专辑里,就有着后来被迈克尔·杰克逊翻唱过的那首「BEHIND THE MASK」。

我想坂本可能并没有想到,这个随便玩玩的乐队,成为了电音流行乐排名前二的乐队,仅次于德国的 Kraftwerk 。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所谓大神们的乐队,就是总有一天要解散的东西。YMO 也不可避免的走到了这一步。1983 年,YMO 在武道馆举办了万人大型解散演奏会,三个人与自己的 YMO 时期做了一个告别。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1983- 」:音乐Solo与电影

离开YMO,是一个更加狂野的继续。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可能很多人认识坂本龙一,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那首一度被他弹到厌烦的曲子「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构成了大部分人对他的第一印象,这首曲子出名到甚至被欧洲教堂拿去当钟声。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的电影发生在爪哇岛上的一间日本关押英军的战俘营。主角是来自日本和英国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方国家。

因此坂本龙一不想用双方任何一个国家的乐器去代表这部电影,反而是选择了巴厘岛的传统音乐甘美兰那种清脆的宛如铃铛一样的声音。

但并不是西方圣诞节的铃铛,而是东方的敲击声,听起来像是敲击高脚杯一样,这种声音是坂本用电子合成器合成的。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离开 YMO 的坂本龙一,并没有沉寂下去。1987 年,他迎来了自己电影配乐生涯的一个高峰。

这年,他参与表演了电影「末代皇帝」,原本只是说好作为演员的他,却突然被导演贝托鲁奇叫去为溥仪登基准备一首背景乐,于是还在长春拍戏的坂本龙一便和当地音乐者们在一台破旧的钢琴上录了第一版溥仪登基的音乐。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角色杀青后,坂本龙一觉得没啥活了,便准备去美国度假,结果被制作人打来电话,说导演对原定的配乐者不够满意,让坂本龙一临时充当配乐,在一周写好曲子。

坂本龙一此前并不了解中国乐器,于是他跑去街上把所有有二胡和琵琶的碟都买了下来,连续一周听着二胡的声音,等配乐完成,他完全被二胡听伤了,以至于很久都没碰过这几样乐器的声音。

(是不是经典到流泪呢)

不过坂本自己觉得因为导演的要求缘故,所以这首插曲过于煽情。之后他编曲过更为冷静克制的一版。

“音乐是需要和平的”

坂本龙一十五六岁的时候,巴黎、纽约、芝加哥以及日本的学生运动正在兴起,那时候读高中的他,变得非常激进,戈达尔成为他当时的偶像。在戈达尔之后,坂本龙一开始看特吕弗和费里尼,然后是贝托鲁奇和大岛渚。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我是从1992年开始思考环境问题的。”坂本龙一说,“艺术家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变化是最为敏感的。此后,这种意识开始影响我的音乐。”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坂本龙一定居纽约。“因为多样性。我是一个黑人,我是个穆斯林,我是个LGBT人群,这就是纽约。”

2001年9月11日的早上,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客机,分别撞击纽约的地标性建筑双子塔(纽约世界贸易中心),迸发出巨大声响,坂本龙一望向窗外,震惊之中,拿出相机,拍下了撞击发生之后的场景。照片中,高楼残体的侧面,有惊鸟飞过,这种对比深深震撼了他。“911事件”发生后,他一直没有在纽约听到音乐,直到事件过去一周,他才在时代广场听到有人唱《Yesterday》。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音乐是需要和平的。”坂本龙一说。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这么暴力?这让我忍不住想去探寻生命的起源。”于是,坂本龙一在2002年2月去了非洲的肯尼亚,在人们居住的河边,他产生了“只有爱能够战胜恨”的念头。2008年,他又去了北极,体会到了“随时会死”的渺小。2011年,他前往地震核泄漏的福岛探访,还在灾区,为人们演奏了那首名曲《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如今,坂本龙一还是会和日本的家人相聚一两次,但生活和工作仍然是在纽约,“我仍在关心日本的状况,不管是环境上的,还是政治、社会议题上的,因为与在美国发生的非常相似,右翼正在上升,日本五年了,在美国只是几个月而已。”

优雅地老去

2014 年,坂本龙一确诊咽喉炎,为此他停止了一切音乐活动。打算制作的新专辑也因此停工。2017 年,坂本康复后带来了一张新的专辑,但所有的曲子和想法全都改变,已经不是他停工前制作的那一张专辑了。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坂本龙一曲子的本质是人,一个人改变了,音乐也就不可避免的会被改变,所有的专辑都不能重来。他曾说二十岁时候是二十岁的音乐,六十岁时候是六十岁的音乐,那么等到八十岁呢?

他自己也在期待八十岁时候的音乐到来的那天。但同时,他也做好了认真度过每一天,这样随时走都不会后悔的准备。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我既不是反理想主义者,也不是反心理主义者,更不是机能主义者。因为我创作音乐并没有目的。我并非想着’要为了谁’而在创作音乐。我只为了自己作曲,为了’社会中的自己’,为了被登记到社会里,理由就只有这个。”

这是坂本龙一写在自己第一张专辑「千刀」上的话,四十年就这样轻易的过去了。在他这么多的音乐作品里,不管被记住的是哪一首,他应该都十分高兴吧。

“我想制作我死了以后还会有人听的音乐。”

——坂本龙一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坂本龙一|不羁地长大,优雅地老去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应内容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应内容

惘闻乐队 | 西游记 | 爱乐之城 | 唱片清洁 | 月亮代表我的心 | 经典武侠片主题曲 | 日本独立音乐 | 27岁俱乐部 | 张国荣 | David Bowie唱片清单 | 2016年离世的16位音乐人 | 我在故宫修文物 | 莱昂纳德·科恩 | 黑胶唱片订阅 | 黑胶概念馆 | 定制黑胶唱片| 杰克.怀特 | 地下丝绒乐队 | Prince | 电台司令 | Pink Floyd | 鲍勃·迪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