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上虞有個“和事佬” 用“三顆心”做好群眾調解工作

2018-06-20 15:4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徐杭惠 記者 孫良

上虞有个“和事佬” 用“三颗心”做好群众调解工作

1958年出生的陸銀龍,有著五年的當兵經歷,退役後先後在謝橋、通明、朱巷、崧廈、永和、嶺南等多個鄉鎮工作,從嶺南鄉人武部長退任後,擔任嶺南鄉信訪幹部、區司法局嶺南鄉司法所司法助理員。由於嶺南鄉司法所工作人員少,陸銀龍主動扛起了信訪調處的“大旗”。憑著多年的政法工作經驗,小到婆媳吵嘴、夫妻不和,大到鄰里糾紛、財產分割,各類“疑難雜症”到了陸銀龍手上都變得“服服帖帖”。陸銀龍用誠心、耐心、責任心“三顆心”,埋頭做好群眾調解工作。

只要他出面,什麼糾紛矛盾都能解決好

在嶺南鄉,提起陸銀龍,鄉里人都會開玩笑說,“這個‘和事佬’調解矛盾有一套,只要他出面,什麼糾紛矛盾都能解決好。”

今年1月29日,豐樹坪村的黨總支委員就領了兩個村民上門找陸銀龍進行調解。原來兩人是隔壁鄰居,因為一堵牆發生了矛盾。村民陳敖仁將自家的房子拆了,在原來的土地上用磚堆了一堵牆,但是這堵牆影響了村民陳運來一家人的出入,由於這個牆堆的太靠近路面,讓本來就不寬的路變得更加狹小,而且另一邊也沒有護欄,走在這條路上,心裡就會特別慌兮兮。於是陳運來就去找陳敖來商量,看能不能把這堵牆推倒,陳敖來認為這是自家的土地,上面堆不堆磚,砌不砌牆是自己的事,就沒同意陳運來的提議,一來二去,兩個人就產生了矛盾,村裡也調解不好,所以就上門來找陸銀龍。陸銀龍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就提出了一個建議,讓陳敖來把牆往裡退三十公分,這個推倒重建的工作交給陳運來,陳敖來一聽,自家的牆還在,陳運來一聽,往裡退三十公分,路就變寬敞了,兩個人都覺得這個建議蠻好,就同意了,這個矛盾自然也就解除了。兩個人對這次的調解工作都心服口服。

嶺南鄉民風淳樸,但百姓間疙裡疙瘩的事情仍有發生,有時一些小糾紛沒有及時處理也會演變成大問題。為此,陸銀龍不僅對發生的糾紛給予調解,還主動走村入戶及時化解矛盾。在走村入戶中得知85歲的朱大爺要尋短見,陸銀龍和鄉政法辦主任主動找上門去了解情況。原來朱大爺的大兒子因改建房屋需要,將老父親40平方米的舊房拆除了,把一對年邁的雙親安置在村停車場旁邊的兩間小平房內。朱大爺覺得大兒子居住條件優越,自己卻住在潮溼矮小的平房內,感到十分委屈。父子倆因此事沒少發生口角,甚至鬧到村委,朱大爺還揚言要尋短見。經過陸銀龍苦口婆心的勸導,兒子終於表示願花5萬元改善老人居住條件,也打消了朱大爺輕生的念頭,父子倆重歸於好。

調解工作可能不會轟轟烈烈,卻足夠光榮和無悔

“我們每天面對的是看似家長裡短的小事,但對村民們來說卻都是大事,解決不好,他們會睡不好覺,吃不好飯,連活也幹不好。”陸銀龍常說,調解工作是個“良心活”,可能不會轟轟烈烈,卻足夠的光榮和無悔。一件或大或小的糾紛,如果不去處理或處理不好,對調解員來說可能影響不大,但對當事人來說,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每當村民碰到一些糾紛,陸銀龍總是用誠心、耐心、責任心這“三顆心”讓村民們抱著怨言來,帶著滿意回。

上虞有个“和事佬” 用“三颗心”做好群众调解工作

龍山村村委主任和四明山懸巖村的村民,發生了一件糾紛案件,屬於人身損害賠償。起因是該村委主任的一車花木側翻倒把四明山懸巖村的村民壓傷了,因牽涉到不同的區域,所以這件事情處理起來難度比較大。陸銀龍說:“當時我們考慮的是要做好對方內心思想工作,爭取互相諒解達成協議。後來他們提出要向法院起訴,那我們對他們講,既然我們是鄰居,有些事情我們可以自己解決的,我們就在當地解決。”通過陸銀龍的努力,當事人願意進行調解。最終,在鄉調解委員會調解後,確定了賠償方案,徵得雙方同意,並憑著與雙方當事人的關係,最終達成了書面調解協議,雙方也握手和好。

陸銀龍說:“在調解工作中,一定要‘辨清法理道理情理,珍惜鄉情親情友情’,意思就是給雙方當事人講清楚道理,講道理的時候儘量講一些群眾的語言,讓群眾內心接受,容易聽得進去。有些涉及法律法規方面,我們要辨清法理,從法律角度去調解,法律講清楚了那就要講道理了,道理講好了我們還要講情理,每個人都是有感情的,大的要講法理,小的要講情理,從農村鄰里關係、兄弟關係來講,我們要講鄉情親情友情。以情動人,所以我們的調解效果比較好。”

我是信訪幹部,更是黨員

2013年11月,陸銀龍同志在公務員體檢中被查出得了腎臟腺瘤,需要馬上治療。隨後,他被送往杭州浙一醫院進行手術,雖然手術很成功,但醫生建議繼續休養一段時間。當時正逢三年一度的村級組織換屆開始,他考慮到所聯繫的村情況複雜,於是主動放棄在家休養的時間,直接從醫院回到單位上班。單位領導和同事,考慮到他的年齡,及剛剛動完手術,都勸他暫時先回家休養幾天。陸銀龍說,“村級組織換屆是三年一逢的大事,是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為一名老幹部,我也沒多少次可以遇上了,希望能用我的工作經驗再為黨委政府出一份力,共同把這次換屆順利完成,為嶺南的發展做一點貢獻。”就這樣,陸銀龍來到了歷次換屆中問題最多、形勢最複雜的白龍潭村進行換屆指導工作。

在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裡,他白天走訪村民,瞭解情況,晚上同村換屆委員會一起學習換屆業務知識,分析形勢。最後,白龍潭村支委、村委、村監會、經濟合作社均一次性換屆成功,這是近幾次換屆當中都不曾見的,可以說是創造了奇蹟。鄉里的同事和村裡的群眾都說是他工作做得好,紛紛誇獎他,而他卻搖搖頭說,他只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情。然後又開始了忙碌的調處信訪糾紛的“老孃舅”生活。近四年來,陸銀龍累計調處各類信訪案件百餘件,做到事事有答覆,件件有落實,信訪滿意率達到95%以上,案件化解率更是做到了百分之百。

因為出色的調解工作,陸銀龍在擔任信訪幹部以來,多次被上虞區評為信訪先進工作者,2005年被評為“紹興市模範人民調解員”,2016年被評為“紹興市法制教育工作先進者”,2014、2017年分別被評為“上虞區先進工作者”。今年3月份,陸銀龍到了退休年紀,離開了工作14年多的嶺南鄉司法所,但他沒有離開“為人民服務”崗位。退休之後,他又到了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上班,他想要繼續把發揮自己的專長,做好“老孃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