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鄭州女大學生網貸欠款10多萬 一大半都是利息

"我女兒在網絡多個平臺貸款,如今還了9萬元,還欠款10餘萬元,現在不知道該咋辦?"6月20日,家住鄭州市的楚先生致電大河報稱,他22歲上大學的女兒在多個網絡平臺借貸,如今利滾利越來越大,最後沒辦法只好求助媒體。

楚先生介紹,女兒春雨(化名)去年大學讀書期間,在網上多個貸款平臺貸款,不過都是2000元、3000元、5000元金額比較小數目,用於消費,購買衣服等日常開銷。楚先生稱,女兒貸款出來的錢,有的利息都很高,後來越貸越多,往往都是拆東牆補西牆,直到最後無法償還,補不上了,才給家長說。

"我們瞭解後很生氣,但也沒辦法,女兒已經貸款出來錢。"楚先生告訴大河報記者,經過了解,僅僅知道女兒貸款的錢,已經還了9萬,還差10多萬元,可能女兒目前還沒說實話,擔心還有其他的貸款。多次問女兒具體金額總數也不說,而據楚先生估計,可能一大半都是利息。借款肯定是要還的,能夠讓孩子認識到人生觀、價值觀也是一個教訓,他還擔心網貸平臺,會騷擾孩子,此外給孩子的徵信帶來汙點。

近年來,各種網絡借貸平臺開始在各大高校流行,雖然貸款額度不高,但是手續簡單,辦理方便。有關校園借貸亂象很多,從因貸款無力償還所引發的悲劇屢見不鮮,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瞭解,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下發《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明確統籌監管,開展對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另外,由銀監會、工信部、公安部、網信辦四部委正式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出臺,“這對於校園貸等網貸形式一定會起到有力的監管和治理效果。

對此,河南舒展律師事務所黃銳律師表示,大學生群體雖然大多數已經成年,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大多依靠家長給予的生活費,沒有穩定收入來源,不適合貸款、分期付等透支消費。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涉足校園貸,應與孩子共同面對,對於正規平臺的貸款及時還清;對於高利貸平臺的高額利息(月息超過2%)果斷拒絕,如受到貸款平臺非法方式催收可報警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