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从“小小罗”到“罗总裁”:五次转型造就现象级进攻利器

“国家队第85球!葡摩战罢,C罗以制胜一球加冕欧洲国家队射手王。世界杯从来群星闪耀,他却在不被看好的年纪让球迷为之疯狂。生涯5次技术转型,他在与伤病年龄的赛跑中完胜。坚毅自律、自强不息,人们爱慕他的球技,更爱他卓越的精神力量。有天赋更有勤奋,人生场上,你也可以跟他一样。 ​​​”

这是葡萄牙1-0战胜摩洛哥之后,《人民日报》赞扬C罗表现的微博。经历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从原来的边路新星到如今这个在禁区里无所不能的巨人,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至今为止经历了五次转型技术转型。不甘于现状的他,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寻求改变。他想变得更强,他要变成最强。

从“小小罗”到“罗总裁”:五次转型造就现象级进攻利器

曼联时期:从华而不实的“小小罗”到犀利突破的“C罗”

2003年,在一场与葡萄牙体育队的热身赛中,曼联主帅弗格森相中了当时只有18岁的C罗,并以1200万英镑的身价把他带到了老特拉福德。,甚至还让他穿上贝克汉姆留下的7号球衣。当时,平面媒体和比赛解说员喜欢将C罗叫做小小罗,因为当时巴西的两位“罗字辈”球星还处在职业生涯的高峰期,无论是名气还是实力,C罗暂时还不能与他们相比。

不过,刚刚加盟曼联的C罗,却总是喜欢用眼花缭乱的脚下技术与对手做不必要的缠斗,尴尬的是,很多时候那些花哨的技术并不能为自己赢得很多空间,反而让球队的进攻陷入迟滞,当时球队的几名前锋范尼、史密斯和弗兰等人都对C罗的做法颇有微词。

从“小小罗”到“罗总裁”:五次转型造就现象级进攻利器

当然,在弗格森看来,这些只不过是成长路上的插曲,弗格森授意吉格斯辅导C罗,吉格斯除了教会让C罗的技术特点更实用之外,他的自律也感染了葡萄牙人,30岁的吉格斯早就开始利用瑜伽来调节身体,他的自律让他踢到了41岁。

慢慢地,C罗的技术减少了不必要的花哨动作,而带球速率变得更快,同时,他的带球节奏还提高了整支曼联队的进攻和反击效率。2006/07赛季,C罗从右前卫转到了左边锋,他的脚下技术依然出色,但此前的花哨开始消失,变向趟过对手开始成为他的常规操作,一旦启速,C罗往往一马平川,这也是C罗职业生涯第一次转型,他也就此步入一线球星的行列。

第一个金球赛季:无限开火权和最高自由度的进攻核心

2007/08赛季,C罗在曼联迎来了职业生涯第一个最高峰,他带领球队拿下联赛和欧冠双冠王,并在年终捧得金球奖,除了下半年因“梦三”组建而开始腾飞的梅西,当年C罗的风头一时无二。

那个赛季,弗格森引进了特维斯,于是C罗、鲁尼与特维斯的三头怪进攻阵容就此完工,三人的无论从速率、脚下技术和无球跑动都是英超最顶尖的,而且三人都有恐怖的门前终结能力,加上身后有斯科尔斯、卡里克和哈格里夫斯这样的中场组织奇才,曼联的攻击力相当恐怖。

从“小小罗”到“罗总裁”:五次转型造就现象级进攻利器

在这套组合里,C罗有时从左路内切,有时游弋禁区和中路,他是三个人中进攻自由度最高的,也几乎享有无限开火权。而在强化了突破和射术的同时,又通过持续不懈的力量练习开发出了头球和任意球功夫,C罗可以全天候、无死角肆虐防线的完美巨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C罗已经开始往主打禁区的方向尝试,但弗格森认为,年仅23岁的C罗固定在中锋位置是对他身上其他技能的浪费,因此C罗在中路活动并不是这个阶段的主流

从“小小罗”到“罗总裁”:五次转型造就现象级进攻利器

皇马初期:左路刺客+坦克双修型选手

2009年夏天,C罗以当时第一身价8000万英镑转会皇家马德里,成为“银河战舰”二期的头号进攻手。由于在曼联的最后一个赛季,C罗开始受到一些伤病困扰,缺席了赛季初段和赛季后半段的一些比赛,为了延长职业生涯,他的打法也在悄悄进行改变。

这期间,C罗开始有意识地减少持球突破和边路长距离冲刺,当进攻发起时,C罗更多选择无球从左路向禁区内跑动,然后接球,在简单地几步盘带之后选择打门。他的射门次数每个赛季都在增多,而过人成功次数则在下降,而彼时的梅西继续扮演盘带过人狂魔的角色,而且在瓜迪奥拉的调教下,射门技术也在日臻完善,从C罗加盟皇马第一个赛季开始,梅罗之争就正式成了世界足坛的主旋律直至今天。

从“小小罗”到“罗总裁”:五次转型造就现象级进攻利器

然而在皇马前期,C罗的风评始终略逊于梅西,即使在联赛夺冠的2011/12赛季也是如此,而在2012年,梅西达成了惊人的年度91球成就,足坛历史第一人的呼声也日益增高。

C罗并没有放弃,他选择想办法加大职业生涯强度来与梅西抗衡,具体的方法就是进一步牺牲持球突破能力,增加核心力量,将自己的位置更加往中路和禁区靠。超强的得分能力,让他巩固了开火权,即使这样的选择挤占了队友本泽马的空间,但后者就像曼联时期的鲁尼一样,甘心给C罗打起了辅助。

数据也证明了C罗的变化,穆里尼奥在皇马的最后一个赛季,即2012/2013赛季,C罗在联赛中的过人次数由2009/10赛季的场均3.1次下降到了1.6次,而射门数则一直稳定在场均7个。而他对个人身体的打造变得更像个中锋,日常持续强化肌肉训练,“每天3000个仰卧起坐”之类的段子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传出。

皇马中期:离传统边锋越来越远

2013年,弗洛伦蒂诺以9100万欧元的身价从热刺引进了贝尔,和C罗组成了“两亿齐飞”的豪华边路组合。贝尔在边路的活跃,似乎更加坚定了C罗往中路走的决心。

这一时期,C罗继续强化无球跑动和身体核心力量。持续强化肌肉训练意味着他已经决定要以牺牲速度和灵敏度为代价,提升在禁区内的生存空间,在这个古典中锋式微的年代,C罗仿佛一股清流。强化体格带来的好处是C罗的核心力量、头球能力和禁区存在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代价则是禁区外活动和突击能力下降,有效活动区域日渐收缩。从数据上看,C罗从2014年开始,过人次数继续下降,2014/15赛季,C罗的场均过人次数只有1.5次,而到了2016/17赛季,C罗的场均过人次数更是下降到0.9次。他不再是那个过人如麻的边锋,而是一个血统越来越纯正的禁区杀手。

从“小小罗”到“罗总裁”:五次转型造就现象级进攻利器

这一时期,皇马教练席的动荡让C罗的转型过程受到影响,安切洛蒂试图将贝尔扶正一哥以讨好弗洛伦蒂诺的行为牺牲了C罗的自由度,而贝尼特斯渴望让C罗抱紧左边路的做法又让他的威胁大打折扣,直到齐达内的上台,C罗的转型之路才算拨乱反正。齐达内为皇马设计了一套一人在前场无限开火权而其他人全部有防守任务的战术,而C罗正是掌握无限开火权的那个人。

堪比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和制空能力,出色的门前感觉和位置感,对皮球运行轨迹、落点和防线空当的精准预判,均衡的双足能力和出众的腿部力量带来的射门时的脚法和力量掌控,接球衔接时的流畅和顺滑感,诸多属于顶级得分手的核心素质加成,保证了C罗作为进攻终端的高效率和稳定性。有时候,C罗是4231里面那个1,有时候,C罗是442里面2的其中之一,总之,中锋已经成了C罗更主打的位置。

此外,C罗的场外生活也丰富多彩,开始动起了商业头脑的他,参与创建内衣品牌,成为名副其实的“罗总裁”。

从“小小罗”到“罗总裁”:五次转型造就现象级进攻利器

现在:一个纯粹的射门员

2017/18赛季初期,C罗的表现堪称灾难性,他在西甲直到第八轮才打开进球账户,让人们以为他的职业生涯进入“断崖式下跌”的轨迹,但从2018年开始,C罗又坚强地从悬崖下面“爬”了上来。这次低迷也让C罗明白,那个曾经一条龙过人、突破的C罗再也回不来了,但自己的射门技术还在,预判抢点还在,既然如此,那就干脆离开边路,彻底走向禁区。

整个2018赛季,C罗的场均过人只有1.3次,而射门有6.6次,同时,C罗选择将进球留在更重要的场次中,于是,在欧冠淘汰赛赛场,人们看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C罗,一个在禁区里只要拿球就几乎肯定能得分的C罗。终于,C罗完成了转型,从一个边锋,完全走到禁区内。不仅是俱乐部,在国家队C罗的位置也在往中路移。对阵摩洛哥,C罗的鱼跃冲顶是典型的经典中锋破门方式,这样的进球,在日后也会更多地出现在C罗的进球集锦当中。

从“小小罗”到“罗总裁”:五次转型造就现象级进攻利器

从小小罗,到C罗,再到罗总裁,C罗的技术特点经历了多次变化,但始终是这个星球最强的足球运动员之一,变化的是踢法,不变的,是C罗那颗永不止步,勇往直前的进取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