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也受到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影响,经历了新文化浪潮的冲击与“排佛毁释”的过程。因此,以“保护日本传统文化及大和民族精神”自称的日本佛教界对于探究佛教圣地、西域探险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十九世纪末开始的所谓探险时代,欧美探险家们在西域的探险活动的巨大成功与轰动、埋藏在千年沙漠底下的佛教寺院和古城遗迹的发现也刺激了日本佛教界对西域探险的欲望。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发生了著名的“大谷光瑞三次西域(中亚)探险”事件。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大谷光瑞

1898年,日本净土真宗总本山京都西本原寺第二十一世寺主明如上人的儿子大谷光瑞结束在欧洲的学习、考察活动,于1902年组织了探险队到我国西域地区进行探险。同年八月,他从伦敦出发,经过俄罗斯统治下的中亚地区,越过帕米尔,到达印度。其队员中的渡边哲信和堀贤雄二人进入喀什和莎车后返回印度。大谷光瑞本人并未进入我国境内。1903年,正在印度组织探险活动的大谷光瑞接到远在日本的父亲去世的讣告,返回日本。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大谷探险队满载盗获中国宝物离开西域

1908年,大谷光瑞派出了“第二次西域探险队”,由桔瑞超和野村荣三郎组成。同年十月,他们到达乌鲁木齐,然后到吐鲁番、焉耆等地考古、发掘,最后到库尔勒,桔瑞超和野村荣三郎兵分两路,桔氏走进沙漠到楼兰古遗迹,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到和田、莎车;而野村氏到库车,沿大沙漠北路,到阿克苏、巴楚等地探险、发掘。南北两路,过五个月之后,于1909年7月在喀什噶尔汇合。这次探险几乎涉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各绿洲和沙漠中的古代城堡、佛教寺庙遗迹,包括大量的佛经、壁画、塑像以及有关古代各种语言的写本,都“被装在柳条筐内运回日本”。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大谷探险队队员吉川小一郎在1911年与中国官员合影

1910年,大谷光瑞组织了“第三次探险”,由桔瑞超和吉川小一郎领队。1911年初,他们来到吐鲁番、库车、喀什噶尔、和田等地考古、发掘、探险之后,于1911年12月沿着塔里木盆地南道,到达敦煌。用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在敦煌拿走了六百余件文献(佛教经卷)和古写本,返回乌鲁木齐。然后,又兵分两路由桔瑞超带着“装满文献、写本和经卷的箱子”的队伍由乌鲁木齐往东北,经西伯利亚回日本;而吉川小一郎留下来,返回吐鲁番、库车等地的佛教寺院遗迹和千佛洞里发掘、收集文物,最后又到喀什噶尔、和田等进行发掘,于1914年返回日本东京。到此,结束了历时四年的“第三次西域探险”活动。

1909年日本大谷探险队的桔瑞超和野村荣三郎来到柏孜克里克时,看到大量壁画遭到破坏,又据当地人说,前来发掘的欧洲人割取了最好的壁画,而故意将剩下的加以损坏。日本人义愤填膺地说:“如果这话是真的话,以文明国家学者自命的欧洲人要独霸世界珍宝的意图,可以说比盗贼还卑鄙。”

随即他们在一个洞窟中,发现厂“绘满色彩的壁画”,有诸佛和各种姿势的菩萨,有的合十、有的散花、有的奏乐。天人的舞姿、魔鬼的凶相,“色彩、用笔都有很高的造诣。”还有泥翅佛像,“也充满生气,极精彩、华美壮观”。对欧洲人盗取壁画的方式气愤之余的日本人也取出了特制的“狐尾锯”,“切割了足以欣赏的壁画7块,获得泥塑佛像7身。”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壁画持幡菩薩跪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壁画二菩薩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壁画释迦像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壁画衆人奏楽図 柏孜克里克石窟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持幢菩薩立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佛说法图 柏孜克里克石窟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佛陀像局部 柏孜克里克石窟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菩萨头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如来头像 柏孜克里克石窟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出土:千体佛壁画断片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菩薩神将像壁画

日本大谷探险队在中国新疆盗取的壁画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出土 釈迦像壁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