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北京:蹄疾步穩打造營商環境“樣板城市”

北京:蹄疾步穩打造營商環境“樣板城市”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加快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近期,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初步構建起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並在全國22個城市開展試評價。

構建中國特色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開展營商環境評價是一項開創性工作,參與試評價的城市既是先行者和探索者,更是示範者和促進者,責任重大、任務艱鉅。中國改革報系列報道“中國特色營商環境評價試點城市巡禮”對北京市試點城市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最新進展、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進行了報道。

精準制定“9+N”系列政策措施,著力精簡環節、精簡時間、精簡成本、增加透明度,全力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144封感謝信,79面錦旗……自3月18日起實施尚不足百天的“9+N”系列政策,獲得了企業和群眾的高度認可,有力激發了北京市有關部門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熱情。

今年以來,北京市以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為核心,聚焦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跨境貿易、獲得電力、獲得信貸、納稅、財產登記等重點環節,精準制定了“9+N”(9項主要政策和26項配套措施)系列政策措施,精準打好政策組合拳,既精簡環節,讓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又精簡時間,大幅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和行政審批時間;還精簡費用,在去年為企業和社會減負近400億元的基礎上,繼續大力推進減稅降費工作,不斷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同時增加政策透明度,“9+N”系列政策措施中英文版全部在北京市政府及各相關部門官網發佈,進一步提高政策知曉度和應用度,主動接受企業和社會監督。

01

書記市長親自抓

優化營商環境成為“一把手”工程

上下同欲者勝。北京市堅持把營商環境改革作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市上下優化營商環境的思想認識高度統一,服務意識明顯提升,工作氛圍日益濃厚,營商環境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

2017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上指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

2017年9月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率先行動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聚焦營造更加開放的投資環境、更加便利的貿易環境、更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更加精細的人才發展環境、更加公平的法治環境,推出26項改革措施136條政策清單,被企業譽為下了一場“紅包雨”。

2018年3月18日,北京市集中發佈了“9+N”系列政策,再次加力提速營商環境改革。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市委書記蔡奇、市長陳吉寧對涉及問題親自協調、對重要任務親自部署、對政策出臺親自把關,主管市領導帶領相關部門聚焦營商環境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開展集體攻關。圍繞‘9+N’政策出臺,市領導層面召開了50餘次調度會,部門間召開了200餘次協調會,面對面聽取了560多家在京企業和中介機構意見建議。”北京市發改委綜合處處長林恩全在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第二批試評價城市工作啟動會暨培訓會上介紹說。

“主動、周到、貼心!”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給蔡奇的“上門服務”打了五星好評。今年5月,蔡奇、陳吉寧等市領導密集走訪北汽集團、中航智、京東方、聯想、小米、兆易科技、地平線科技、滴滴出行、今日頭條等企業,廣泛聽取企業在科研投入、人才引進、專利申請、稅收政策、行政審批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

北京市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建立了市領導聯繫對接企業制度,為重點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建立了市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對此,蔡奇表示,“一企一策”既要幫助解決個性問題,也要立足行業,深入企業找出共性問題,通過政策的調整和制定加以解決。

“9+N”政策出臺後,北京市領導帶頭抓政策落地實施。北京市政府成立由市長和副市長牽頭的10個督查組,專項督查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情況。陳吉寧市長多次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各區政務服務大廳開展暗訪暗查,並要求將營商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納入市政府績效考核,直接關聯各區各部門年終評價。

02

改革注重對標對錶

政策設計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

作為大國首都、國際城市,北京市堅持以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為導向,用更加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積極主動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為我所用。

為了高水平推進北京營商環境改革,蔡奇、陳吉寧等市領導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密集安排了30餘場會見,與包括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格奧爾基耶娃、普華永道全球董事長羅浩智等在內的重量級企業家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進行會談,深入瞭解國際先進經驗,認真聽取對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工作意見。

北京市與世界銀行專家開展多層面溝通對接,認真研究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方法論,對10項一級指標和47項二級指標逐項細緻研究,結合北京實際,積極吸納世界銀行關於優化我國營商環境79條短期和中長期改革建議,進一步提升做事規則的國際化水平。

北京市建設“多規合一”協同平臺、北京(天津)口岸公佈“一站式陽光價格”清單、國網北京公司實行“三零”服務等,這些得到國務院督查調研組充分肯定並在全國範圍複製推廣的改革措施,既蘊含著北京市各單位創造與智慧,也充分吸收了國際先進經驗做法。

03

簡流程減時間

新辦企業實現“3個環節、5天辦好”

營商環境就像一根扁擔,一頭擔著城市發展,一頭擔著企業未來。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

三月的春風,將營商環境改革的甜蜜吹進了新辦企業的心頭。石景山區開設獨立辦事大廳,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1小時執照快發、2小時直核發照;門頭溝區實現開業登記一窗受理,新辦企業“一日領票”;房山區新辦企業專廳推進新辦企業“只進一門,只對一窗”“免費刻章”的一站式辦理……

在開辦企業方面,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把7項辦企環節精簡合併為3項,免費提供刻制公章服務,實現新企業辦理從24天到5天、工商登記從8天到1天~3天的時間壓縮,實現工商登記線上申請當日辦結。北京各區不僅達標完成任務,更有突破創新,僅免費刻制公章一項,預計每年將減輕企業負擔6000萬元。

在辦理施工許可方面,為了進一步深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改革,北京市加快“多規合一”平臺建設,各類審批的前置條件和申報材料不再設置“兜底條款”,建立施工圖聯合審查和竣工聯合驗收的工作機制,推行施工圖“多審合一”,實現45個工作日內辦結社會投資建設項目的新突破。

在跨境貿易方面,由京津商務部門簽發的自動進口許可證、出口許可證的審批時限由原來3天~5天壓縮到1天,原產地證書審核限時2小時辦結;商務部將10種汽車零部件自動進口許可證簽發權限下放至地方,審批時限壓縮到1天。

04

小微企業專屬紅利發放

實現“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

“優化營商環境最終要體現在政策落地、環境改善和企業發展上。”蔡奇曾在不同場合提到這句話。針對小微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北京市委、市政府在此次“9+N”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中,給小微企業送上了一份誠意滿滿的“大禮包”。

在獲得電力方面,北京市有關部門精簡用電報裝資料種類和數量,取消了小微企業內部工程圖紙審核及中間檢查,使辦電環節由原來的6個減少到2個。掘路審批由串聯向並聯轉變,低壓電力接入辦理由原來的141天壓縮至25天以內。

針對小微企業所面臨的電力專業人員缺乏、成本承受力差、自身用電管理能力不足等現實問題,自2月8日起,北京市開展小微企業“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零專項服務行動,將低壓供電容量由100千瓦提升到160千瓦,供電企業全額承擔表箱及以上設備設施投資,按照2017年相關數據測算,可為客戶節省外電源投資約12億元。

同時,為進一步優化金融信貸,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北京市免收小微企業賬戶管理、現金管理等多項服務收費,並針對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制定獎勵政策,對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重點給予獎勵傾斜。

05

實現“最多跑一次”

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大幅提升

北京市有關部門不僅關注企業獲得感,同樣關注百姓獲得感。截至目前,北京市大力推廣“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實現購房資格審核時限縮短為1天,不動產登記事項時限由10天內壓縮到5天內辦結。今年4月16日,北京市地稅局、住建委、規土委三家聯合在各區不動產登記大廳內設立“一窗辦理”綜合服務窗口,當場完成簽約、繳稅、過戶等辦理環節,確保房屋交易實現“最多跑一次”。數據顯示,4月16日~5月4日辦結的2450筆業務中,2115筆實現了“一次上門,當場領證”,佔比86.3%,成效顯著。

一名工作人員在紙上寫了行數字交給納稅人,對方反覆看了兩遍,笑著道謝離開了,這是5月3日發生在北京通州區雲稅體驗中心的一幕。“這位大姐還不太熟悉咱們現在的網上報稅流程,開票的IC卡多次輸入密碼錯誤後鎖死了,我幫她解鎖後又手寫了具體流程,還為她寫下了離家最近的自動辦稅點地址。”通州國稅第十稅務所的張安心講述自己的經歷,“我們雲稅體驗中心,不僅可以讓納稅人享受到稅收業務的集成辦理,還可以幫助納稅人自助學習辦稅技能和稅收政策,提高辦稅效率,節省辦稅成本。”

記者瞭解到,目前,北京市納稅人已徹底實現“最多跑一次”“全程網上辦”,基本能全程通過網絡辦理清單事項,最多隻需要到稅務機關跑一次;住房公積金登記開戶辦理申報材料從原有6張表單簡化為1張申請表;12種稅費實現網上申報,為每位納稅人平均節省3小時。

經初步測算,北京市納稅時間由去年的207小時壓縮至160小時,納稅次數由9次減少至7次,已達到OECD高收入經濟體平均水平。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9+N’政策只是起點不是終點,需要堅持長短結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楊旭輝在今年3月18日“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示,“北京市正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3週年評估和中關村創新發展40週年為契機,研究制定北京市改革優化營商環境3年行動計劃,努力把北京打造成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和我國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排頭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