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考生填志愿该根据哪些条件选择方向?

维伟only_vi


  成绩(位次)是录取的依据,也是填报志愿的根本,只有通过成绩初步圈定学校范围后,才能选择方向。

  下面以一个实例说说如何根据成绩圈定学校再选择方向:

  假设广西2017年某理科考生535分,考生只能够根据自己的成绩先确定学校的层次,才能进入下一步方向的选择。过程如下:

 一、根据自己的成绩排位,换算为往年的等效分(同位分)

  上图先通过2017年理工类一分一档表查询到535分所对应的排位为9162-9391名之间(如果考生能够查询到自己的位次,直接使用位次即可),对应地9162-9391名在2016年一分一档表中最接近的分数为565分(实际上也可能是566分,为更稳妥我取低分值)。

  即2017年535分的成绩与2016年565分等效(排位相同),也称同位分。

 二、借助同位分圈定学校范围

  下图是2016年广西理科一本投档分数线表,根据考生的同位分565分,我们很容易找出考生的成绩所对应的院校范围。

  上图我们根据考生成绩(565)分将目标院校分为三个层次,投档线570—561分之间的学校,考生成绩略超或接近其投档线,可以作为冲一冲的目标(根据考生个人情况,也可以不冲);560—550分之间的院校则是比较稳当的,549分以下的院校则可以作为考生的保底院校(由于篇幅有限仅罗列540分以上学校,实际上保底学校还应适当再低些)。

 三、通过地域、行业等条件更进一步缩小目标院校范围

  前面能过简单的定位将目标院校范围大致确定后,由于目标院校数量较多,考生需要根据个人意向筛选出适合自己的院校(也就是题主所指的方向选择)。

  一是通过行业分类从综合类、医学类、财经类、师范类、农林类将不符合自己专业意向的院校排除;二是通过地域因素(东部沿海、内陆地区、南方、北方、省内省外)将不适合自己意向的院校排除。通过这种方向性的选择,我们可以将大部分不符合我们意向的院校排除,进一步缩小了目标院校的范围。

  当然通过上述操作后,考生还要对筛选出的院校进入深入分析,如对校内专业结合最近三年以上录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符合自己意向的志愿学校。

  我是从事招生考试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欢迎考生、家长朋友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